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中儿童发展的精彩源自于哪里?源自于儿童对游戏内心体验!更源自于游戏中儿童轻松、愉悦的感受!因为只有让儿童投入极大热情的游戏,才能激活发展的原始动力,让他们在随心所欲中玩出发展的精彩!
关键词:游戏;儿童;发展
“游戏”、“儿童”和“发展”这三个关键词是幼儿教育必须面对和深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幼教人为之奉献专业智慧、付出专业努力的关键领域。判断一个孩子的活动是不是具有游戏的性质,不是看活动的内容(他在做什么),也不是看活动的形式(他是以什么方式做的),关键是揣摩他在内心体验。于是,“玩什么”“怎么玩”“与谁一起玩”“用什么来玩”等一切都随游戏者自己的意愿而定。
1整合多方资源,探寻游戏“精彩”源头
建立游戏库:
什么样的游戏才能让儿童投入极大的热情呢?好玩的游戏!好玩的游戏在哪里?我们从构建游戏资源库的过程中去探寻游戏“精彩”源头。
向家长们积极征集“好玩”的游戏。家长作为孩子的我们的教育合作伙伴,隐含着无穷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向每个班级的家长积极征集“好玩”的游戏,让家长在亲身参与游戏收集的过程中,了解儿童的游戏、增进亲子情感、萌发对游戏更多的兴趣和期待!
与老师们一起多方寻找身边“好玩”的游戏。我们向老师征集身边最好玩的游戏,老师们从多年执教的经验中梳理、从姊妹园观摩中借鉴、从网络、书籍中搜索……最后共同梳理出涉及小、中、大四个年龄段游戏近60个,这为我们的游戏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通过教师、家长这些离孩子最近的成人,我们不断发现丰富着我们的游戏库,更摸索着迈向游戏精彩的道路。我们希望通过“精彩”的游戏的探寻,追逐孩子更多的发展精彩,但事实上,我们发现,有了精彩的游戏库只是为儿童精彩发展提供了可能,要真正触及孩子发展的精彩,还要和儿童一起,挖掘游戏精彩的价值核心,在提升游戏品质中,不断了解、走进、解读和回应儿童。
2提升游戏品质,植入游戏“精彩”内核
2.1游园活动方案的“尘埃落地”
目标的调整。几次易稿,调整游戏活动的目标,从思想上理清并明確了本次“游园活动”的活动价值取向和目标。活动价值取向——让游戏真正成为儿童的游戏,让我们研究的游戏真正作用于儿童的发展。活动目标——是引发家长、教师收集、创新和实践游戏项目,形成游戏库;二是让家长充分感受游戏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三是支持每个家庭参与5种以上游戏,让他们在快乐游戏中感受浓浓亲子情感、培养幼儿勇敢、坚强、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
形式的调整。儿童是游戏的主任,因此所有的游戏形式都应该为儿童服务。我们从儿童的角度对整个游戏的形式进行了调整:首先了解儿童最喜欢的动漫形象,确定了我们的游戏吉祥物——小白兔,确定了我们的游戏主题曲——和快乐在一起,确定了我们的游戏开场舞——快乐舞。其次调整了进入游戏的方式,鼓励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制作自己的游戏签名卡,并预计在“游园活动”当日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盛会签到。最后我们还设计了活动投票卡,让孩子成为主宰游戏的主人,在有效结束时为自己最喜欢的游戏投上一票,选出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2.2家园共享“游园活动”
这是一个孩子们期盼已久的盛大集会,更是一个孩子和家长们盛装出席的节日。孩子们在游戏节里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也在游戏节中表现出无以伦比的智慧,更在游戏节里获得无数发展的精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自我挑战;感到了无限快乐和激情;学会了合作和分享;学会了勇敢和坚强;增长了智慧;增长了亲子情感……
家长感言:
今天真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孩子快乐,我们更快乐;游戏蕴含着大智慧,游戏节让我找回了童年,更感受到孩子生龙活虎的发展;老师们辛苦了,看得出游戏节蕴含了老师的大量智慧结晶,更看到了孩子们的快乐和成长……
3自制教玩具运用游戏
师幼共构玩教具及运用的实践研究是我园实现“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它帮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在实践探索中丰富经验,获得发展,在课程理想和教育现实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共构的玩教具制作与运用活动中,儿童是重要因素,因此,在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以满足孩子需要,作为推动活动开展的基础。
3.1观察幼儿行为——收集孩子游戏兴趣的“面”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总是自由自在地表现着自我,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表现自己的兴趣或者需要: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从我们确定的观察角度出发,我们分班级观察记录孩子们经常摆弄的玩具、受欢迎的活动区以及其中投放的材料,记录孩子们的使用方式、遇到的问题、讨论的热点……从而选择自制玩教具的内容和材料。
3.2参与幼儿表达——查询孩子游戏兴趣的“线”
听孩子随意的说,只能了解关注点,“为什么”、“怎么样”是我们在了解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它们能帮助我们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思想,确定游戏活动主题。
小班的孩子最爱好吃了,我们买来了糖葫芦,一起观察,一起制作,还商量着,做了假的就吃掉真的!孩子们搓着小泥丸,我帮助他们串起来。可是,有一位幼儿的糖葫芦只做了一颗,孤零零的,我走近他,“只有一颗啊?”他爽快地说:“我只吃一颗。”我有点好奇:“为什么?”“你很笨啊,我还没学会刷牙,吃多了糖,牙齿会痛的!”旁边的小朋友凑过来,张开嘴巴:“我的也有虫。”我把小朋友的牙齿都检查了一遍,原来很多的人牙齿都有龋齿,保护牙齿是我们需要马上去做的事情。
4结束语
游戏是儿童生命精彩的源泉,没有游戏,孩子就没有快乐、就没有自由与自主!更没有孩子生命的灵动!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价值和内涵又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强化。在《指南》的引领下,我们将会开始对游戏实践的持续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游戏;儿童;发展
“游戏”、“儿童”和“发展”这三个关键词是幼儿教育必须面对和深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幼教人为之奉献专业智慧、付出专业努力的关键领域。判断一个孩子的活动是不是具有游戏的性质,不是看活动的内容(他在做什么),也不是看活动的形式(他是以什么方式做的),关键是揣摩他在内心体验。于是,“玩什么”“怎么玩”“与谁一起玩”“用什么来玩”等一切都随游戏者自己的意愿而定。
1整合多方资源,探寻游戏“精彩”源头
建立游戏库:
什么样的游戏才能让儿童投入极大的热情呢?好玩的游戏!好玩的游戏在哪里?我们从构建游戏资源库的过程中去探寻游戏“精彩”源头。
向家长们积极征集“好玩”的游戏。家长作为孩子的我们的教育合作伙伴,隐含着无穷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向每个班级的家长积极征集“好玩”的游戏,让家长在亲身参与游戏收集的过程中,了解儿童的游戏、增进亲子情感、萌发对游戏更多的兴趣和期待!
与老师们一起多方寻找身边“好玩”的游戏。我们向老师征集身边最好玩的游戏,老师们从多年执教的经验中梳理、从姊妹园观摩中借鉴、从网络、书籍中搜索……最后共同梳理出涉及小、中、大四个年龄段游戏近60个,这为我们的游戏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通过教师、家长这些离孩子最近的成人,我们不断发现丰富着我们的游戏库,更摸索着迈向游戏精彩的道路。我们希望通过“精彩”的游戏的探寻,追逐孩子更多的发展精彩,但事实上,我们发现,有了精彩的游戏库只是为儿童精彩发展提供了可能,要真正触及孩子发展的精彩,还要和儿童一起,挖掘游戏精彩的价值核心,在提升游戏品质中,不断了解、走进、解读和回应儿童。
2提升游戏品质,植入游戏“精彩”内核
2.1游园活动方案的“尘埃落地”
目标的调整。几次易稿,调整游戏活动的目标,从思想上理清并明確了本次“游园活动”的活动价值取向和目标。活动价值取向——让游戏真正成为儿童的游戏,让我们研究的游戏真正作用于儿童的发展。活动目标——是引发家长、教师收集、创新和实践游戏项目,形成游戏库;二是让家长充分感受游戏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三是支持每个家庭参与5种以上游戏,让他们在快乐游戏中感受浓浓亲子情感、培养幼儿勇敢、坚强、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
形式的调整。儿童是游戏的主任,因此所有的游戏形式都应该为儿童服务。我们从儿童的角度对整个游戏的形式进行了调整:首先了解儿童最喜欢的动漫形象,确定了我们的游戏吉祥物——小白兔,确定了我们的游戏主题曲——和快乐在一起,确定了我们的游戏开场舞——快乐舞。其次调整了进入游戏的方式,鼓励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制作自己的游戏签名卡,并预计在“游园活动”当日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盛会签到。最后我们还设计了活动投票卡,让孩子成为主宰游戏的主人,在有效结束时为自己最喜欢的游戏投上一票,选出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2.2家园共享“游园活动”
这是一个孩子们期盼已久的盛大集会,更是一个孩子和家长们盛装出席的节日。孩子们在游戏节里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也在游戏节中表现出无以伦比的智慧,更在游戏节里获得无数发展的精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自我挑战;感到了无限快乐和激情;学会了合作和分享;学会了勇敢和坚强;增长了智慧;增长了亲子情感……
家长感言:
今天真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孩子快乐,我们更快乐;游戏蕴含着大智慧,游戏节让我找回了童年,更感受到孩子生龙活虎的发展;老师们辛苦了,看得出游戏节蕴含了老师的大量智慧结晶,更看到了孩子们的快乐和成长……
3自制教玩具运用游戏
师幼共构玩教具及运用的实践研究是我园实现“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它帮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在实践探索中丰富经验,获得发展,在课程理想和教育现实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共构的玩教具制作与运用活动中,儿童是重要因素,因此,在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以满足孩子需要,作为推动活动开展的基础。
3.1观察幼儿行为——收集孩子游戏兴趣的“面”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总是自由自在地表现着自我,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表现自己的兴趣或者需要: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从我们确定的观察角度出发,我们分班级观察记录孩子们经常摆弄的玩具、受欢迎的活动区以及其中投放的材料,记录孩子们的使用方式、遇到的问题、讨论的热点……从而选择自制玩教具的内容和材料。
3.2参与幼儿表达——查询孩子游戏兴趣的“线”
听孩子随意的说,只能了解关注点,“为什么”、“怎么样”是我们在了解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它们能帮助我们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思想,确定游戏活动主题。
小班的孩子最爱好吃了,我们买来了糖葫芦,一起观察,一起制作,还商量着,做了假的就吃掉真的!孩子们搓着小泥丸,我帮助他们串起来。可是,有一位幼儿的糖葫芦只做了一颗,孤零零的,我走近他,“只有一颗啊?”他爽快地说:“我只吃一颗。”我有点好奇:“为什么?”“你很笨啊,我还没学会刷牙,吃多了糖,牙齿会痛的!”旁边的小朋友凑过来,张开嘴巴:“我的也有虫。”我把小朋友的牙齿都检查了一遍,原来很多的人牙齿都有龋齿,保护牙齿是我们需要马上去做的事情。
4结束语
游戏是儿童生命精彩的源泉,没有游戏,孩子就没有快乐、就没有自由与自主!更没有孩子生命的灵动!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价值和内涵又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强化。在《指南》的引领下,我们将会开始对游戏实践的持续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