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练习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具体实践活动。只有使学生真正融入学习空间,建立起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改进学习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和知识特点的课堂练习,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敢于探究,善于突破,乐于创新。
  
  一、设计课堂练习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训练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低年级语文教学不仅仅学习、掌握标点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灵活巧妙地应用这些知识。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必须切实改变传统的靠死记硬背才能完成的叙述作业,废除机械重复练习,强化信息搜索处理、知识探究处理、知识探究过程的训练,结合生活实际,注重方法的运用,使课堂练习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让学生敢想、乐做、爱学。通过这种作业的长期训练、才能培养出具有实践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
  
  二、设计课堂练习要注重综合运用与创新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其独特规律,综合运用与创新练习有利于促进思维结构的顺利转化。过去,有些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时只考虑当堂所学内容,布置的课堂练习是本节知识的简单应用,没有考虑综合,也没有引导探究,更谈不上创新。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不能只考虑本节知识,要注重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意按排一些学生通过努力能解决的综合性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有些内容虽没有学过,也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三、设计课堂练习要注重学生自我设计、体现自主
  
  语文能力的提高,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身为教师、应该把眼光看到课外,放到学生语言积累和应用上,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完一课后,让自己拓展延伸性练习,检测知识掌握情况,这样学生的主体性被调动起来。他们会觉得自己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为了做好练习、就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温习巩固,这也能体现自主选择,掌握知识进程的差异教育和学生体验成功教育的宗旨。
  
  四、设计课堂练习要注重评价
  
  学生都有一种表现自己获取成功的欲望,这就是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也是其主体性的必然反映。我们在课堂练习中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不断肯定与鼓励他们的展示行为。在练习设计中要体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他们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让课堂练习真正成为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在评价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尽力捕捉他们迸发出来的火花,肯定、欣赏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个性化的理解,而且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形成具有乐观向上、体现强烈主体意识的积极心态,倡导自评和互评、学生互相欣赏、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五、设计课堂练习要注重兼顾全体学生
  
  全班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有一定的梯度。否则易形成“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前也有教师尝试将课堂练习分为AB类、规定成绩较好的同学做A类,基础较差的同学做B类。这样分类的练习法、容易使B类学生心理不平衡、信心不足,也有鄙视差生的迹象。教师最好准备一定坡度的必做题和选做题,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身选择,让学生有一个真正的自主作业权。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完成简单题目后也可以试一试,选择难度偏大的,一旦他们有一次做出来了,就会充满信心,既使没有完成,教师在批阅时也要加上鼓励的评语。采取这种练习法,可以让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的训练,有力地调动全体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725731陕西省旬阳县庙坪乡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开发、发展,为此促“差”比抓“优”显得更为重要、迫切。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很多,但对他们缺乏关怀鼓励等帮助是一个重要原因。要让他们尽可能进步,树立自信心,增强进取心,就要给予更多的精神营养和阳光雨露,而教师应该是“风雨婆婆”“太阳公公”,需要五心:爱心、信心、诚心、细心和耐心。    一、爱心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学生。”(
期刊
班主任的语言水平是其人格魅力之所在,更是关系其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贫乏、生硬、单调的语言是班主任语言的大忌,而新颖、鲜活、精深、宽容、幽默的语言则是班主任语言的特色所在。    一、语言要散发书卷气——让学生觉得好听    书卷气,就是带有文学性、文采性。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名人、伟人有一种崇拜、效仿的心理。同样,在学校里他们也非常欣赏、崇拜有才华的教师。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
期刊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国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革,就是以此为主要背景和现实根据。在数学教学中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然,离开了知识性教学,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就成为“无米之炊”。在现实性数学教育中,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这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知识性数学原理的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1、要在数学教学中改变传统师生关系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
期刊
我从事中职计算机教学多年了,深感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大差异。针对目前的现状,结合本人一些浅显的经验,就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制定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是为社会培养具备计算机应用型及复合型初中等技术人才服务的。因此,它既要求学生具备必需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结构,这两方面的综合是对
期刊
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应让学生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下面我谈一下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运用,促进学习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中的点滴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小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容易因新异的
期刊
一、用多媒体,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    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又可以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如通过电脑网络进行分组教学,互发信息,交流学习经验或进行讨论,争议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屏幕监控,对举手的同学进行交流辅导,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义的基础上,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期刊
有专家说,语文教育是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历史教育,历史教育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生命教育。所以必须从生命教育高度来理解语文教育。笔者认为要从语文课堂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语文教育,针对现今语文课堂缺乏思索的力度,人文的深度,主题的厚度,创新的高度,停留于知识表面的肤浅性,笔者提出要注重语文课堂文化策略,即着眼于知识积淀(智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整合,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刘濯明语),以课堂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人会自悟道、自学业、自解惑,这比光靠别人教要深刻得多。浓厚的兴趣,会使一个人不厌其烦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主动收集一切做好这件事的信息,不惜为之花费大量甚至一生的时间,可放弃一切娱乐良机,可不要功名,可放弃唾手可得的利益,象着了魔般地做这件事。尤其是难做的事更需要浓厚兴趣的支持才能做好。语文就是一个很难学好的科目,它知识零碎,系统性不强,需记忆,创新的成分多,需
期刊
坚持写日记,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观察和练笔的积极性。日记是自由作文的一种形式,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的是身边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指导学生写日记方面的点滴体会。    一、写真实事,说真实话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的“求真”是指追求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
期刊
今夜月光应如许。圆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辽阔的天空上,用它的光芒照亮了天地,点缀了人间。皎洁的月光照在我的脸颊上,无意间勾起了我的思绪。  想着低年级的同学们,他们玩得是那么的开心,那么的快乐,脸上时常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然而我们呢?初三的学习生活,压得我抬不起头来,沉重的学习压力,让我不敢面对每期考试成绩,因为我害怕,害怕别人跟我比分数,害怕我的分数没别人的高,学习成绩没别人好,因此我害怕,害怕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