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五颗心收获一片绿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开发、发展,为此促“差”比抓“优”显得更为重要、迫切。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很多,但对他们缺乏关怀鼓励等帮助是一个重要原因。要让他们尽可能进步,树立自信心,增强进取心,就要给予更多的精神营养和阳光雨露,而教师应该是“风雨婆婆”“太阳公公”,需要五心:爱心、信心、诚心、细心和耐心。
  
  一、爱心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学生。”(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爱”如绵绵细雨,润泽差生久旱之心田;“爱”似习习和风温暖他们“长寒”之身体。
  差生因为“差“往往在家挨训斥,在校受冷遇,心灵受挫,自暴自弃,这就需要教师用爱温暖他们,唤起他们已隐蔽起来的进取心。
  如何才会真正爱他们呢?方法是:
  考虑责任法。爱他们,是教好他们的前提,是一种责任,这是毫无选择性的。
  设身处地法。设想如果他们是自己的孩子。
  归纳优点法。差生大多爱劳动,对人热情,即使毕业后,还会一直记着老师,这是最让人欣慰了。
  老师施“爱”于学生,使之受感动,“爱”才能变成进取的力量,因此,要讲究“爱的艺术”。
  (1)多肯定。人都喜爱被赞扬,差生尤甚,老师要适时肯定其进步,赞扬其成绩。
  (2)暖心话。即谈话时语调和气,充满感情,富于暖其心的力量。
  (3)手拉手。拉着手,可消除对方的抵触情绪,自然而然接受规劝或批评。
  (4)手扶肩。如果是面对面站着,手轻扶学生肩部,使之体验到一种轻松爱抚感,就容易接受教导。
  (5)常交往。找差生打打球,或进行一些其它交往活动,增加相处和了解机会,可缩短师生间距离,让学生愿意接近。
  
  二、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待事物的乐观愉快心情,对自己力量的信心,用形象的话说,就是照亮难教儿童前进道路的火光。”教师对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出现反复现象,甚至预定计划一一落实时,要坚定信心!
  树立信心有两种方法。
  先是“淘沙求金法”要善于发现差生的点滴之处,这“点滴”就是“金子”,是令人可喜的信心的源泉。
  再是“放大缩小法”。即把学生的优点放大看,缺点缩小瞧,多看优点,少挑毛病。但不是以瑕掩瑜。如原所谓双差生中,有的在音体美或劳技方面有优点,有特长,将来他们大多会因为这种特长而走上成才之路,说不定还会出类拔萃。看到这点,就有了希望和信心。
  
  三、诚心
  
  有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心”如沸腾炉火,化石烁金,炼铁成钢。只有心诚才能动之以情,使其为情所动;只有诚心才会晓之以理使其为理所服。
  教师的诚心常用的表达方式有:“替想式”就是站在对方立场上真心实意替学生着想;“交友式”即与之交真诚朋友;“向亲式”通过与学生家长或其亲友保持联系,交往成友,如此,学生会相信教师的诚心所在。
  
  四、细心
  
  细心,就是“才芽除恶草,方苗助长花”。对缺点,防微杜渐;对优点,及时鼓励。
  细心,就是眼细、耳细、心细和手细。眼细,即明察秋毫,善于发现学生中各种问题或动向。耳细,即“兼听则明”分谎言,辩虚妄,明遮掩,不听一面之辞。心细,脑里有贮着学生“档案”并富有“感知人的能力——以全身心去感受学生心灵中最细微的变化,并善于在学生眼神里看到忧伤、委屈、痛苦、不安和孤独”。
  手细,处理问题细致,周到,灵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轻重缓急分别处理。
  
  五、耐心
  
  “只要你始终如一,坚持不懈,耐心,细致,那么,难教儿童的思维就总有一天会豁然开朗。”
  在差生的转化过程中,耐心,是达到目的的保证。学生年龄小,无主见,大多能较快转变,但又易“旧病”重犯。有的则有所进步,就停下了脚步,认为:我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有的屡教屡犯,给人的失望比希望多;有的病症还相当顽固,常将老师的希望一一粉粹,叫人头痛、沮丧,因此,耐心,是转化差生的又一不可或缺的法宝。
  耐心,需要珍惜学生每一点进步或进步的苗头,及时鼓励他们不断进取,点滴长处,日积月累才会最终成功。
  耐心,要求学生“螺旋式”上升,允许前进中的后退,因为使差生成才,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而在前进中“反复”,反复中前进。
  塑造心灵,好比治理沙荒,要将后进生心里的“沙荒”变成“绿洲”,就要求教师一株“树”一棵“草”,不懈地种植,培育。播下满腔热情,播种五颗心,才能绿化其心田,最终达到绿满天下,桃李芬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之要求!
  (作者单位:054800河北省临城县教文体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有的学校片面地强调了教学质量,使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一部分师生的头脑里被淡化。  要怎样做好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面对新形势,笔者就怎样做好班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以“小组”帮助人,以“小组”关爱人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教师与学生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组成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没有
期刊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世界的奥妙,探求新发现、新思路、新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呢?我认为要着重研究和解决好六个环节。    一、提高教师创新的能力    数学教师
期刊
“不求人人成材,但求人人成人”是笔者从教以来一直的追求。笔者认为,爱心和尊重是培育学困生成人的最好方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在一家名叫仁和的超市遇到一位正在闲逛的中学生。眼看下午上课的时间快到了,他还痴迷地端详着各种好看的玩具,迟迟没有去上学的意思。我走上前去,催促他说:“你怎么还不上学?”他看了看我,瓮声瓮气地说:“早就上课了,我不去”。“你怎么能不去呢”。我心里直替他发急,走上前去劝他说:
期刊
学校是塑造青少年儿童灵魂的主阵地,教师是青少年儿童灵魂的塑造者。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可见道德的重要性。由于社会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存在着先进和后进之别。但后进也是相对而言的。如何将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呢?首先要分析产生后进的原因。产生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学生因受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其二,学生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够
期刊
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体会到,对于有缺点和犯错误的学生,要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多给他们一些宽恕和包容,是做好这部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凡人孰能无过?小学生不懂事,犯错误是难免的,也是经常的事。班主任会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大多数学生一旦犯了错,都不会主动承认错误或不敢承认错误。其主要原因
期刊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是实施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我在几年从事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选择合适的教育,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育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信心是成功之源。学生学习成绩差,除先天智力低下外,还有许多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学习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挥,而学习潜力的
期刊
教育的根本在于“人”,“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最基本、最响亮、最深入人心的理念。“为了一切学生”,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学习优差,不歧视后进生,立足使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健康成长。  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常常会被不负责任的老师所冷落、抛弃。这些学生就是那些潜力未被开发、学习成绩或品行暂时落后的学生,常常被人们称为“后进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呢?在此我想结合自己工
期刊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爱创新。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新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语文课堂中首先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新。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
期刊
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绘画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五年级《墨荷飘香》一课,先安排10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画出各种不同的草图,有的学生一口气画出五六副,有的画出三四副,无论多与少,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的画所见、所想、所感,
期刊
新课程所倡导的思想方法对班主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学校教育活动的多样化使班主任在学校中担当的角色越来越多。班主任应正确、深刻而又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职责,树立“多角色意识”,加强自身修养与能力的培养,这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工作的成败。在此,我结合自身当班主任的多年经验,谈一谈班主任应担当的角色。    一、做知心朋友    班主任热爱、关心和理解学生,成为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