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攀比,区别来看待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_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或多或少爱与小伙伴攀比,想必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们都遇到过。虽然攀比行为不好,但我们可以区别看待,并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
  四种常见的攀比现象

攀比东西


  攀比东西是最常见的攀比方式。在孩子眼中好像什么都是别人的好。他们看到别人有某样东西,而自己没有时,心里就开始了攀比,也想要这种东西。
  傍晚,我带女儿下楼散步,遇到了童童,她正骑着新买的平衡车,玩得不亦乐乎。女儿觉得新奇,追着骑平衡车的童童跑了一会儿,回来兴奋地扯着我的胳膊,说:“妈妈,你也给我买一辆平衡车吧,童童都有了,我却没有。”
  其实,女儿如果喜欢,平衡车我是可以给她买的。但是,她这种攀比的说辞令我不满。我问:“为什么童童有平衡车,你就得有呢?难道你要平衡车只是为了跟人家攀比,而不是因为自己喜欢吗?”
  女儿赶紧改口:“我也喜欢嘛。”但是现在改口已晚了,她已暴露了自己的攀比心理。
  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女儿身上。她想要某样东西时,往往是这样的句式:“别人有……我也想要……”
  我也常听到身边的孩子说这种攀比句式,好像别人有的自己也必须有似的。这就是典型的“攀比东西”。

攀比行为


  攀比行为,就是当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做某件事时,他也跟风去做。这里主要指的是负面行为,也就是所谓的“随大流”。
  比如秋天,小区里很多落光叶子的树被绑上了很多假花,用来装扮居住环境。那些花看上去很漂亮,远看像真花一样。
  一天,一个胆大的小男孩拽下了一枝花,拿在手里玩,还向同伴炫耀。这时,又一个孩子也上前摘花,很快引得其他几个孩子也一起跟风。
  后来,保安来制止,抓住了其中一个孩子。他还叫冤:“是别人先摘的花,我看到他摘我才摘的。”
  这种攀比行为在孩子中也很常见。就是看到别的孩子做一件不好的事情时,明明知道不对,但也学着去做。这种攀比心理就好像给孩子壮了胆。

攀比本领


  什么叫攀比本领呢?就是孩子看到别人会,而自己不会的本领,就会触动攀比心理,拿人家的长处跟自己的短处比。
  女儿就经常跟哥哥攀比本领。比如,同样是玩拼装,见哥哥能拼一艘豪华的军舰,而她却拼不出来,她就会很失落地问我:“为什么哥哥拼得那么好,而我却拼不好呢?”
  孩子与人攀比本领时,容易只盯着事情的表面,却想不到一些客观的原因。比如自己比人家小,当然有些事不及人家做得好。孩子想不了这么深入,只会盲目地攀比。

特殊攀比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攀比都是不对的,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家长给予支持。
  记得之前有好几次,儿子曾说让我给他买一把水弹枪。他说:“别人都有,就我没有,都没法跟他们玩。”
  当时我嫌他爱攀比,又想着他有很多其他玩具枪,就没给他买。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原来那段时间小区里的男孩流行玩枪战游戏,几乎人手一支,他们分组玩枪战。
  而像我儿子这种没有水弹枪的,人家不太欢迎他们加入,或者即使加入也只是跟着瞎跑,无法参与到激烈好玩的游戏当中。
  我就赶紧给儿子买了一把水彈枪,以便他能加入小伙伴们的游戏大军。
  孩子们的世界,有时我们不太懂。他们的流行不断变换,我们跟不上。像这种攀比,我们还是需要给予孩子支持的。不然,孩子没法融入群体中,容易被孤立在圈子外。
  总之,孩子的攀比分情况,家长要区别看待。
  孩子为什么喜欢攀比
  这主要取决于三种心理:

虚荣心理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只不过相比之下,大人懂得控制自己,而孩子做不到这一点。
  见到别人有什么东西,自己也想得到,不然就眼红。虚荣心驱使孩子,自己拥有的东西,不能比别人少。所以,他就会经常盯着别人有的,而忽略自己有的。

好胜心理


  很多孩子都有较强的好胜心理,或者通俗地说就是“逞能”。看到别人做一件事,就激起了自己的好胜心,也要去试一试,暗地里与人一决高低,好像在说:“看,我不比你差。”
  这种盲目的好胜心,容易让孩子产生攀比行为。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也会使孩子产生攀比,就像前面提到的攀比本领。孩子会很有挫败感地想:“为什么别人会做这件事,而我做不到呢?”
  这种攀比会让孩子感到自卑,且深受其困扰,甚至会越来越没自信。
  过度攀比的危害

影响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童年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基础时期,孩子过度攀比,容易扭曲三观,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比如爱慕虚荣、虚伪等。

引发错误的连锁行为


  孩子与人攀比的时候,需要大人的支持和成全。如果得不到大人的成全,在虚荣心的鬼使神差下,孩子容易犯错误。
  之前听亲戚讲过一件事情。一个孩子想让妈妈给他买手机,因为很多同学都有手机。而他妈妈说什么也不给他买,后来他竟然偷了妈妈的钱自己去买手机。
  过度攀比,会让孩子产生邪念,做出过激行为。

在攀比中失去自信


  越爱攀比的孩子,内心越不自信。当比不过对方时,孩子就会陷入更深的自卑。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会越比越少。
  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爱攀比危害多多,不能听之任之,需要父母智慧地引导。
  应对攀比的方法

让孩子说出想要的理由


  当孩子看到别人拥有一样东西,而自己也想要时,首先我们要纠正孩子一贯的攀比说法:“那谁谁谁都有什么,我也想要一个。”
  告诉孩子,你想要一样东西,不能是因为别人有你就得有。我可以满足你,但不是为了让你攀比,而是因为你有更充分的理由。
其他文献
对肥西来说,经过15年的培育,特别是走过2003年的拐点,不管是与“市”俱进还是“江汽效应”,不管是“借牌”还是冲刺百强,肥西正在发现数字裂变背后的“密码”,也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个性”。    4月26日,一场普通的新闻发布会搅动了肥西人的神经。历时半年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选址尘埃落定,一个备受皖人瞩目的大型机场项目最终“花落”肥西县高刘镇。从正在全面发力的肥西县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可以毫不夸张
联词:智慧,脚步,默默,母亲节,憧憬,奉献,视频,如数家珍  妈妈一直为我默默 奉献,去年母亲节前,我想送她一个节日礼物表示感谢。我仔细地想,妈妈到底喜欢什么呢?哦,有了!妈妈最喜欢看我小时跳舞的视频和图片了,每次看时她都如数家珍,兴奋得热泪盈眶!  母亲节那天,我踏着喜悅的脚步走到了妈妈面前,把下载视频的U盘送给她。妈妈十分高兴,夸我是个智慧女孩。她说:“妈妈一直在憧憬你的未来,期待你将来考上一
失败的家庭教育各有各的原因,但共同点是,亲子之间缺乏有效交流,父母对孩子没有价值观教育,以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给孩子提供富裕的生活环境,就算是尽到责任了。这样的教育,要么培养出“巨婴”,要么培养出“路人”,孩子与父母除了金钱往来外,没有任何感情。  晨宇的故事并不复杂,父母离异,他由奶奶照顾。奶奶对孙子百般呵护,父母离异后对孩子也很好,要什么给什么。不少离异家庭都有这种情况,父母、祖辈带着补
1    妈的,老子该离开这里!  我飞快地想,干脆找老虞去,大不了闹他一场!  但我知道这是笨招,因为它除了能把我和老虞都惹成纠纷中的笑料之外,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我不后悔离开综合处,但我开始后悔自己当初一头扎进了资料室。我觉得自己真是没用,10年了,真正能派得上用场的人脉一个都没经营。  这天,丁宁突然来感谢我。之前,他老婆姐姐的孩子想转校,我老婆在省教委工作,托人替他办了这事。  这是丁宁
那个被妈妈高声呵斥的小男孩  那天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个小男孩。他四五岁的样子,正是不老实的“多动年龄”,在座位上一点都不安分。他的妈妈就盯着他,他一有点小动作就大声呵斥,整个车厢都听得清清楚楚。  小男孩用脚踢前排的座椅,妈妈训斥道:“不是给你说不能踢了吗?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知道吗?”妈妈的声音很大,引来好几个人的目光。  小男孩见大家都在看他,妈妈也在瞪着他,不悦地噘起嘴。他不踢座椅了,改用小
flag原本是旗帜的意思,“立flag”就是把目标当成一面旗帜立起来,然后朝着旗帜前进,最后拔掉它,实现目标。  刷朋友圈,我发现一个奇迹:韩翰被全省排名第一的高中提前录取,还受聘成为本市某成人滑板营的金牌教练。  韩翰曾是我投资的一个培训机构的学生,那时他常把他爸气得脸红脖子粗,把他妈气得眼泪汪汪的。  我很好奇是什么让这个孩子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于是联系了韩翰妈田姐。田姐几乎没有犹豫地告诉我:
读初二的女儿郁郁寡欢  一天下午,我到学校接读初二的女儿萌萌。往常女儿看到我,都是一脸灿烂地飞奔过来,这次却一脸阴云,无精打采。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孩子肯定遇到问题了。  回家的路上,我笑着问女儿:“身体不舒服吗?看你情绪有些不对劲儿。”萌萌掩饰道:“没事儿,妈妈,我自己能处理。”听女儿的口气挺自信,我松了口气,心想,孩子读初二了,即使遇到些事情,相信她自己能处理好。  接下来的几天,女儿的情绪
以观察者的角度切入,选择洛阳、宜昌、株洲、九江、芜湖、大同,一方面剖析六座“榜眼城市”背后的“公共关系学”,展现正在演绎的财富故事;另一方面,更期待这些“榜眼城市”,能够成长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榜样城市”。    如果要选一座城市代表一个国家,它们不会是一号种子;各式各样的城市排行榜中,它们也占据不了头名,那是留给北京、上海和香港的。但它们是城市竞争中杀出的黑马,用自己的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为什么有的孩子是高高兴兴去上幼儿园,而有的孩子却是哭哭啼啼去上幼儿园?一定程度上,跟父母的接送方式有关。  那么,接送孩子上幼儿园有哪些禁忌,需要我们了解并积极规避呢?  送孩子上幼儿园的3点禁忌  ◎忌野蛮  早上送女儿上幼儿园,看到一位爸爸把儿子夹在腋窝下,像押送“犯人”似的把孩子押送到幼儿园,任凭孩子大哭大叫,拼命挣扎,爸爸也不理会。来到幼儿园门前,爸爸把孩子丢给老师,扭头气呼呼地走了。  
2018年1月,浙江省衢州市的一家美术展览馆,举办了汪玉婷的大型绘画展。展品中,她的多幅仕女图让观众们流连忘返,叹为观止:清丽的面庞、飘逸的衣衫、灵动的眼神,甚至仕女头上的簪子与头花,都勾勒得极为细致。  谁也想不到,画出这些美轮美奂作品的汪玉婷居然是一个重症肌无力患者。她全身处于“冰冻”状态,只有右前臂可以在10厘米范围内缓慢移动。可就是在这样巴掌大小的空间中,汪玉婷创造了常人也难以企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