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sml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和成熟,为居民享受稳定、优质的电力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电力供应稳定、安全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市场需求增长的大环境下,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得到发展,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阔的应用,为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向,值得电力方向研究人员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深度研究。本文从电气自动化技术入手,分析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电力系统进一步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047-02
  1 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子技术、遥控技术、仪表检测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融合的产物,能够在电力控制、工业制造、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1]。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技术,是我国电力系统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辅助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开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融合,借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电力系统设备的远程遥控,有效降低电力工作过程中对人类劳动力的消耗,提高电力建设和维护工作的效率,将电力系统故障率降到最低,为人们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电力服务。
  2 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 現场总线技术应用
  在电力系统运营过程中,执行系统、控制器、智能电表都离不开现场总线技术的协调和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现场总线处于终极地位,是电力系统每一部分作用发挥到极致的重要指挥系统,是电力系统各部分组成完整整体的重要基础;电力系统中,现场总线技术通过对电力系统系统各部分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进行汇总和分析,根据这些分系统传输回的信息进行判断和指挥,这种数据的传递、计算和智慧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系统的运营效率,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场总线技术是常见的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对电力系统系统各部分的分散管理实现对电力系统系统整体的加速管理,通过现场总线技术进行传输的数据能够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性[2],为电力系统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营提供技术支持,符合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需求。
  2.2 自动补偿技术应用
  低压无功补偿技术是传统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一种,通过对三相电容器和单一信号的采集来实现低压无功补偿,虽然这项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时间长且范围广,但缺陷较为明显,即对于单相负荷的用户来讲,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容易导致三相不平衡,出现补偿不足或过度补偿的现象,导致该部分电力系统系统的运行不稳定,容易导致电力故障。现代自动补偿技术是低压无功补偿技术的升级版本,通过对三相电容器等数据的汇总和分析,进行动态补偿对低压无功补偿的补充,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节补偿的量,最大限度避免补偿不足或过量补充的情况,保证补偿技术的工作精确度和有效性。总而言之,自动补偿技术是维持电力系统系统运行稳定的重要技术基础。
  2.3 数据库技术应用
  在电力系统系统运营中,建立电力数据库是我国电力系统系统智能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识,数据库技术主要通过不断的收集、整理、电力系统中运转的数据,并根据针对服务的对象进行计算和分析,然后电力系统系统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高效、自动化的处理。电力系统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在电力系统运转中人力操作可能造成误差或错误的可能性,用数据库技术模拟人类思维和行动,使电力系统的运转拥有智能化特点,能够实现较人类工作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指令发布,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系统中数据处理的速度,为电力系统系统更高效、稳定的为人们提供电力服务铺平了道路。
  2.4 电调度技术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对能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是一个行业是否踏入现代化、智能化发展轨道的重要标志,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帮助电力系统系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电调度技术是当代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一个分支,是电力系统系统整合资源、综合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电力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调度软件查看辖区内电力管线运行状态,一旦发现超负荷运转的电力线路,工作人员可通过电调度技术对超负荷运转线路进行及时的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系统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程度,提高电力系统系统故障解决速度,为我国电力系统进入可持续、高效发展提供帮助。
  2.5 故障诊断技术
  整个电力系统系统中,同一时间运转的部件和设备非常多,一旦某一线路上的部件、设备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对整个电力系统系统的稳定运营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成为电力系统预判和解决故障问题的中啊哟手段。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与传统电力故障解决技术不同,故障诊断技术在发现电力系统系统故障时自动切断电源,这一方式有效避免电力系统出现更多损失[3]。除此之外,故障诊断技术还能够为电力维修人员提供确切的故障出现位置,并根据断电前电力系统系统运行数据为维修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帮助故障维修人员进行初步判断和设备准备,有效加快电力系统系统问题的维修速度并提高维修质量。因此故障诊断技术还为电力系统故障维修传递数据、信息,为加速故障解决速度,为电力系统系统恢复运行提供巨大帮助,是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4]。
  2.6 自动化控制技术
  随着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融合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成为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系统中各仪表、控制器实现自动操作的技术途径,通过对电力系统中机械部分、电力部分的控制,有效实现对电力系统系统远程遥控的终端操作,有效降低人力劳动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也为可远程遥控电器进入千家万户做好技术准备。
  3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1)保护和控制一体化趋势保护和控制一体化趋势是电气自动化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目前,我国的电气化控制系统主要通过相对独立的方式对监控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工作。而将保护和控制工作进行统一结合,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重复配置的情况,增加技术的合理性,从而达到降低工作量的目的。
  (2)国际化趋势国际化趋势是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主要的发展趋势。目前,国际通用的是IEC61850标准,该标准能够使不同型号和规格的IED设备实现信息之间的有效交流,从而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4 结束语
  在未来,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引领我国电力系统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人们提供更加稳定、安全的电力服务,提高故障发现、解决的速度,使电力系统系统的运营和管理实现人工智能,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积善.浅析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中国高新区,2017(23):121+123.
  [2]刘勇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185~186.
  [3]张 吉.试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6(21):188~189.
  [4]朱泽宇.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06):34+37.
  [5]陈如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刍议[J].硅谷,2014,7(24):68+65.
  [6]罗小明.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0):44~45.
  收稿日期:2018-11-5
  作者简介:朱乐天(1983-),男,湖南娄底人,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
其他文献
一、教材简析  此内容为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特产”单元的笔下生花内容之一。此次习作要求写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不但要写出特产的特点,更要写出“我”对这种特产的观察和体验,突出“我爱”。可以仿照《我爱故乡的杨梅》。本单元是一个开放单元,学生通过单元内设计的各项语文活动,了解家乡的物产,丰富相关知识,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次习作练习需要在“开卷有益”“初显身手”“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完成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  二、设计思想  (一)指导思想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全文溢满了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在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二)设计理念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教
在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影响下,社会各界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此背景影响下,建筑行业开始扭转传统管理形式,在绿色发展观念引导下进行发展.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了绿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节的第三部分,要学习两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团和锋。气团是认识锋的基础,先要让学生了解气团的概念、分类及气团控制下的天气。需要强调的是,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是晴朗的。气团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所以此处不必花太多时间。锋是本节课的重点,应该让学生掌握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的形成和对应的天气特点。教师可用动画来演示说明。在演示动画时,尽可能让学生多
期刊
一、教材依据  小學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二、设计思路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因此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放手由学生自主地数小正方体。让学生通过操作感悟到数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的意识。更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数数的方法和规律。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数
教师寄语:——我始终为你喝彩,我的喝彩,一定会托起你的自信!  ——你的参与,就是你的成功,你的成功,就是你人生中的历史丰碑!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
摘 要:历史教学生成问题具有偶发性、忽然性。考验教师的水平、能力、智慧。平时积累,不断反思,是解决生成问题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生成问题 智慧 积累 反思 途径  我讲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龚奇柱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11月2版,2012年11月第1次印刷,第115页至118页),第二小栏目航天技术,该栏目有两个核心知识点。  1、1970年,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