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教学谋革新 孜孜以求育良才

来源 :天津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指出,这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建立了科学的教学质量观。《意见》也对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让每一名学生享有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天津市河西区上海道小学始建于1950年,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成就了如今的上海道小学。该校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朝着“人民满意”这一目标不懈努力,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让学生享受到有品质的教育。在长期的高效教学探索中,上海道小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课程、筑体系,强高质量教学之基
  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行课程改革,开设符合学生认知的特色校本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发展,体现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为此,该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以人为本,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巩固好教学质量这块基石。自“十三五”以来,上海道小学在“协商”课程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自主发展”为核心理念的课程体系实践研究,努力探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出“小海帆”大课程体系。在实践操作层面,该校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实验教师为引领,大胆尝试学科课程的整合与扩展,整合拓展学科课程和德育课程,深化完善文化课程,逐步优化课程体系。该校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开设了《机器人》课程,这门课程一经推出,就受到学生的欢迎,反响极为热烈。目前,该校已经完成35节教学设计和15节微课制作任务,以助力河西区校本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和开发。此外,《机器人》还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得到外省市学访团的认可。
  据了解,目前该校正在积极推动区本课程的建设。师生每学期都会参与区内开展的书法节等活动,且成绩突出。师生上交各类书法作品达3000余件,获奖达百余人次。多位教师被聘请参加河西区书法节笔会活动。在河西区第六届高效教学论坛上,上海道小学进行了校本课程展示,得到了与会领导和教师们的高度评价。此外,该校的《基于核心素养积极构建自主发展特色课程体系》论文获得了区级一等奖。2018年12月,在天津市小学学校课程体系建设高端论坛上,该校作典型发言,再次凸显了课程改革对高效教学的推进效果。
  重课堂、展特色,育高素养发展之才
  “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堂这一载体。学校必须以课堂为主阵地,在课程规划的引领下,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品质。所以,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记者,副校长王树玲说出了她对高效教学的理解。
  近年来,上海道小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协商”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协商”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为核心,探索创建了“自主、协商、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据介绍,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三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进行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真实学情,做到以学定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师生共同商定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怎么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在教学结束后,师生再共同评价、反馈学习的结果。最终,学校通过“协商约定——合作探究——自主展示——反馈评价——拓展延伸”等五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高标准、高水平的教学与服务。
  “我觉得课堂对学生而言,应是一种鼓励与信任。过去的课堂,教师更注重思考的方向;而现在的课堂,学生可以主动寻找解开疑问的钥匙。这其实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相应地,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提高。”王树玲如是说。“自主、协商、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最佳阐释。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一来,课堂才能真正契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为了深入实施“自主、协商、高效”教学模式,该校还制定了《“自主、协商、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向师生提出6个要求,即:面向全体、精讲多练、师生互动、技术运用、目标达成、课后反思。依据该标准,教师可以有序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促进学生成长。同时,教师也可以对教学工作进行客观评价,有效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由此,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充分展现了“以乐育乐,和谐共进”的办学特色。
  增师能、塑师德,创高品质教学之风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高效教学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上海道小学着眼教研培训,加强学区合作交流,形成了“博学求新,善导启智”的教风,打造了一支技艺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首先,该校坚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把教研与培训紧密结合。学科主管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引领,学科组或骨干教师参与案例交流分享。这样,不仅将校本教研做到关注教师本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不断清晰化,而且能结合典型经验进行教学方式的再改进,从而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其次,该校以河西区特级教师、学科领航教师等骨干教师为引领,在网络校本教研活动中,就教学中的问题开展培训、指导,为教师教学答疑解惑,促进骨干教师和学科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再次,组织区级学科中心组成员在学科内做教学引路课,带动学科内教师共同研究教材、研磨教法,提高教学功底。
  “刚来上海道小学时,我很担心自己因为缺少实践经验在工作中出现纰漏。幸运的是,学校非常注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教研培训的机会,我因此得以与众多的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改进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提升。”青年教师刘洋介绍说。此外,她还参加了该校组织的“我与学生共成长”青年教师展示课暨徒弟汇报展示活动。在活动中,她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教学基本功,收获很多。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落实高效教学的思想武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厚度。因此,该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塑造师德师心,凝聚精神力量。该校“海帆”青年研究会在领衔人王树玲的带领下,多次前往蓟州区公乐小学、宝坻区运家庄小学等开展送课下乡活动,进行教学交流,指导、提升当地教师的专业能力。谈及此,王树玲不无自豪地说:“教师们有的上研究课,有的指导朗诵、国学、英语剧、数学故事等,让学生们耳目一新。”这样的送课下乡活动是有意义的,它不仅使本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和爱岗敬业精神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为薄弱地区的教育提供了指導,为天津市的均衡教育作出了贡献。
  近两年,该校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了河西区第十六届青年教师创优课暨第十一届中年教师优秀课活动,共有13名中青年教师在评比中取得佳绩,其中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在天津市“双优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的佳绩,充分展现了该校教师的风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不仅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是家长、社会的关注点。实现高效教学,正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点所在。在上海道小学,高效教学不仅是一个共识,而且充分体现在教学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未来,该校还将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校本化理念的指导和支撑下,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走出一条内涵发展的道路。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学生‘品格锤炼’工程,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锤炼学生必备品格为达成目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出发,在聚焦真实教育场景、关注切实问题导向、引领积极价值建构的基础上,着力于夯实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文化基础;着力于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的自主发展;着力于提高学生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社会参与。”在1月14日召开的天津市河北区中小学生“品格锤煉”工程启动会上,河北区教育局党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讀到毛主席的这句诗词,我不由得想起那数千里之外的雪乡美景,想起那年寒假我们全家的哈尔滨之旅,心中的那份眷恋又增添了几分……  大巴缓缓行驶在亚雪公路上,这条公路素有“最美赏雪旅游交通线路”之称。看,窗外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阳光缓缓洒落,一片晶莹剔透,如水晶般梦幻,令人目眩神迷!是什么如此美丽,与阳光载歌载舞?啊,是雾凇!它是这世上一等一的奇观!雾凇的形成对自然条
本刊讯(记者 徐德明)3月29日,由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和平区教育局共同主办的天津市特殊教育孤独症论坛在第二十一中学举办。论坛上,和平区培育学校、河西区启智学校、南开区育智学校、红桥区培智学校、东丽区明强特殊教育学校、北辰区特殊教育学校分别介绍各自实施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过程中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孤独症兒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艳虹对专题发言进行点评,并作“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特
本刊讯(记者 徐德明)5月29日,河西区“迎接少代会争做好队员”主题队日活动在疫情防控特殊形势下,通过线上云端开展,以视频形式隔空连线,共同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开始,播放了由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讲述战疫故事的VCR。随后,少先队员代表向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致敬献礼,并展示了少先队员的手抄报、绘画作品。该区6所学校的队员代表隔空连线,共同回顾了美好而难忘的入队时光。基层辅导员代表从少代会的
学校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全方位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将知识传授和铸魂育人融为一体,从思政课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  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全科育人。学校以党建为引领,党委书记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党建带团建,学校共青团始终把学生思政建设放在首位,成立“锋向标青年理论学习班”,组织召开“学习习近平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原有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越发凸显,因此亟需从自身出发,进行改革。本文以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分别从输入端、衔接端、输出端入手,重新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框架。最终提出了完善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对措施;加强职业倾向测试和职业指导;进一步明确中高职院校培养定位;改革现有中职升高职职业技能考核部分;构建中高职
梅花香遮掩了使人不安的消毒水味,我背着书包一头扎进医院,心狂跳不止。而你被推出来的瞬间,我笑了,是一种没来由的放松:是了,是你,我的妹妹。你安安静静地睡着,我激动不已,心中充满怜爱,想摸一下你又不敢。你动了动,娇憨地“嘤咛”一声,顿时安抚了我颤动的心。我甩下书包,靠近你,仿佛嗅到了春的气息。  你一百天时恰逢立春。大家站在阳台上赏花,除了母亲你谁也不让碰,就是父亲抱你,你也哭着挣扎着不肯。可当我轻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习近平首先代表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和中央军委,向一切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功勋的革命先辈和烈士们,表示深切的怀念,向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爱国同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记得初发的心意,才可以善始善终。  李娜,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十中学教师,现任八年级年级组组长、教务副主任、区初中数学兼职教研员。2015年区级新长征突击手、2016年区级十佳班主任、2017年区级师德先进个人、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国家级优课、2016年“双优课”区级一等奖、2016年“学国学、诵经典”市级优秀辅导员、2017年天津市文艺展演市级指
写在前面的话:   2020年5月1日,《天津教育》迎来创刊70周年。在这个特殊节日,记者谨以此文与多年来关注并支持《天津教育》的读者一道重温曾经历的美好时光,回顾那些看似平凡实则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让我们知何来、明何往。   1950年5月1日,《天津教育》创刊。   70年来,《天津教育》与广大教育工作者携手并进,共同描绘了教育发展雄奇壯阔的画卷;   70年来,《天津教育》以引领教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