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赞赏,如同人人都需要吃饭一样。人性中最深切的素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对思想品德要求的接受方式,而在他们个性特征中有一点是共通的、具有普遍性的,那就是他们都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鼓励和赞美。虽然每一个后进生其成长的经历和环境不同,但他们每人身上都有其闪光的一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体验,感到有一条比较重要的原则,即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三、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四、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鼓励: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确的词语,好的开头或结尾等,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当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还需用委婉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学生会更主动热情,并能更好的展现或表现自己了。以赏识的方式改变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缺点,效果明显,并能很快提高写作水平。
当然,成功教育并不排斥批评,但批评要比表扬更有艺术。当学生有错误时,就是批评,也要在批评之前先用平实的语言,毫不吝啬地肯定赞美其优点,然后就事论事,不“新账老账一齐算”,优点适当夸张,缺点尽量缩小,真正地为学生着想,把学生看作是成长中的小树,青葱可爱但枝桠横出,他们渴望阳光、雨露、空气。所以,无论学生犯什么样的错,都不要讽刺挖苦、高声呵斥,更不要把话说绝,不要让一个学生在你面前摆出垂头丧气、无动于衷、漠然置之的表情。茁壮之树怎能让他“打蔫”呢?记得我以前上课时,有位学生看课外书,我发现后,拿过书继续讲课,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课后再单独找他谈心:“我想你和老师一样都爱读书,爱看书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修养。老师也希望你以后能将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下去。但是如果你在上课的时候看课外书,许多该学到的知识就荒废了,这就好比丢西瓜,捡芝麻,岂不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吗?”听完我入情入理的话,这位学生惭愧地低下了头,然后对我说:“老师,我错了,以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看着他那张充满朝气,带着诚恳的脸,我知道虽然我们间并没有言语激烈的碰撞,但却达到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初中生就像是成长的小马驹,本就是童心未泯、好奇、好动。老师的职责就是将这群活泼可爱、无拘无束的小马驹,套上一个思想和学习的小龙套,让他们逐渐长大,逐渐成熟、强壮,成为一匹能独立识途的好马。因此,教师应用心去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美,哪怕仅仅只是星星之火,也要及时地鼓励、表扬,以促其形成燎原之势。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三、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四、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鼓励: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确的词语,好的开头或结尾等,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当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还需用委婉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学生会更主动热情,并能更好的展现或表现自己了。以赏识的方式改变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缺点,效果明显,并能很快提高写作水平。
当然,成功教育并不排斥批评,但批评要比表扬更有艺术。当学生有错误时,就是批评,也要在批评之前先用平实的语言,毫不吝啬地肯定赞美其优点,然后就事论事,不“新账老账一齐算”,优点适当夸张,缺点尽量缩小,真正地为学生着想,把学生看作是成长中的小树,青葱可爱但枝桠横出,他们渴望阳光、雨露、空气。所以,无论学生犯什么样的错,都不要讽刺挖苦、高声呵斥,更不要把话说绝,不要让一个学生在你面前摆出垂头丧气、无动于衷、漠然置之的表情。茁壮之树怎能让他“打蔫”呢?记得我以前上课时,有位学生看课外书,我发现后,拿过书继续讲课,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课后再单独找他谈心:“我想你和老师一样都爱读书,爱看书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修养。老师也希望你以后能将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下去。但是如果你在上课的时候看课外书,许多该学到的知识就荒废了,这就好比丢西瓜,捡芝麻,岂不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吗?”听完我入情入理的话,这位学生惭愧地低下了头,然后对我说:“老师,我错了,以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看着他那张充满朝气,带着诚恳的脸,我知道虽然我们间并没有言语激烈的碰撞,但却达到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初中生就像是成长的小马驹,本就是童心未泯、好奇、好动。老师的职责就是将这群活泼可爱、无拘无束的小马驹,套上一个思想和学习的小龙套,让他们逐渐长大,逐渐成熟、强壮,成为一匹能独立识途的好马。因此,教师应用心去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美,哪怕仅仅只是星星之火,也要及时地鼓励、表扬,以促其形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