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分层,共同提升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l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的一门基础学科。广大小学信息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开展了多方的教学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其中,分层教学是一种适应小学生学情及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它立足于教材,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求知需求,从而推动整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82-1
  随着信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不少小学生在家已经接触过电脑,并且初步掌握了一些基础的计算机操作。当然,也有一部分“零基础”的学生,加之,部分学校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之间,学科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日益严重。针对这个情况,分层教学为小学计算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可以高效解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在学校资源倾斜不足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以学定教,科学备课,实现高效分层教学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并根据教材特点,科学设计教案。由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必须通过上机实践才可以掌握,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一刀切”“一言堂”等,不适应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需求。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要根据学情、教材的特点,设计分层教案,从而推动学生的共同进步。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分层教学呢?笔者认为,关键点在科学备课。
  以学习《美化文档》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掌握插入艺术字以及自选图形等内容。在分层教学的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情状态,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对于有基础、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了解“艺术字及自选图形”等知识基本概念上,适当提高教学内容。比如,文档中标题的制作。除了掌握插入艺术字操作,还可以设置一些更难的教学目标。比如:字体、颜色的选择等。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只需要把精力放在基本概念及操作上面。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备好多种应急方案,避免学生因所学内容太难,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分层教学的重点在于科学备课,教师要根据教材,因人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训练,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层管理,小组合作,促使多边互动交流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分层管理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识基础、智力发育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三类。即一类是优生,接受能力強,智力突出,学习基础好。一类是中等生,接受能力一般,智力发育普通。一类是差生,接受能力差,学习有困难,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管理。并且,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求,将优中差三类学生分别组合在若干个学习小组内,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多边互动交流,相互提携进步的目的。
  以《修饰表格》这一课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多媒体屏幕,展示两份文档,并引导学生观察二者的不同之处。各学习小组很容易发现修饰过的表格更出彩,接着,引出新课知识。为了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通常抓住一个学习目标,比如,“调整列宽和行高”进行操作演示,然后,各个学习小组的学生自主操练。这个时候,优生很快就可以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后,可以帮助中等生或差生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优生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比如,根据字体的大小、颜色的具体要求进行修改等。作为优生的拔高练习题,整个过程,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给予学生帮助。因此,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分层管理,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调动每个学习小组的主动性,并且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三、分层教学,分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分层评价。分层评价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是评价的多元化,比如,口头表扬、学生表扬、物质表扬等。其次,是评价语言要精练与准确,比如,“你真聪明!表现在……。”“你是对的!问题回答好在……?”等等。有具体的说明,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与尊重。再者,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门槛。
  以《走进论坛》这一课为例,这一课是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bbs以及如何登入论坛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先通过一个小任务,即学生发一封电子邮件给老师,说说自己对班级的想法,然后,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学生的邮件,让学生互评学生的想法。接着,教师点评并提问:“刚才,同学们的评价都很好,比如,某某同学的想法,就很具有实践性。这么好的想法,有没有一个地方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呢?”从而引出新课。在新课讲解环节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学校论坛帐号注册的整个流程后,再让各小组自主完成。这个任务如果差生完成了,则需要及时表扬。但优生则还不能进行表扬,还需完成登入论坛,并发帖成功后,才能给予表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表扬不同的门槛,才可以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贴小红花,发祝贺邮件等方式进行表扬。因此,分层教学过程中,分层评价可以很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摈弃传统教学的弊端,深入了解研究分层教学模式,并且在现实教学中进行实践,从而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婷婷.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01).
  [2]林小明.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3(02).
其他文献
摘 要:良好的秩序感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教师要抓住幼儿阶段这一关键期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幼儿阶段是幼儿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对各种常规和秩序有了较深的认识却在行动上不能很好地遵守秩序,因此,教师应在幼儿餐厅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秩序感。本文主要提出了三种有效策略:优化餐厅环境创设、制定角色游戏规则、树立自觉自律意识。  关键词:餐厅;角色游戏;秩序感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情感教育是培育中学生现代人格的核心。音乐是情感培育的极佳载体,中学音乐教学必须以情感培育为基础,遵循和运用音乐长于抒发感情、激发情感的特殊手段,用音乐感染学生,使学生热爱音乐,提升审美能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58-1  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
摘要:语文教学有它自身的特点,它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采取不同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训练学生,让学生在“说”中学习语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043-1  语文教学有它自身
摘 要: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高新技术时代需要的是具有高级信息读写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适应将来的变革?本文将这对这些谈谈些许认识。  关键词:新時代;高中;信
摘要: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是阅读中的一个难题,学生能理解文字层面的内容,却很难把握文本的深层内涵。本文尝试着从作品中的意象以及作者在作品中的留白与“多余”入手,结合苏教版教材的相关内容,研究归纳文本主旨理解的技巧,以期对文本主旨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文本主旨;意象;留白;“多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43-2  阅读似乎一
摘要:新课改以来,国家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得课前预习受到了一定的重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上课老师讲,学生听,课后布置大量的练习巩固”的教学模式仍在大部分教师群体中占主导地位,使得课前预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不容乐观。而课前预习作为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前预习;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
摘 要:2004年江苏、山东地区部分学校开始使用苏教版教材,2005年大面积推广。由于使用时间较短,对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使用,许多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因此,作为语文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我们,应认真探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便理解教材,用好教材。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内涵及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 要:教学中,教学对象存在着诸多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之間的差异性,并对症下药,建设多元化的语文课堂,面对不同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恰当的引导;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因材施教,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自己独特的收获,获得发展。  关键词:差异性;因材施教;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2-019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设计必须突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及一个“活”字,一个“做”字,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从而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获得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主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102-2  我们平时的教学设计与初中数学课
摘要:“阳光课堂”主张把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主张一种个性化的教学,一种人性化的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课堂充满阳光,让学生的成长道路洒满阳光,这正是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如果说学生是花,那阳光课堂就是能“听”见“花开”的课堂。教师能真切地看到学生在课堂中的生长,犹如鲜花在阳光的滋润下,缓缓绽放,带着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