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六禽“共舞”的享受

来源 :健身气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中有六种模仿禽类嬉戏的动作,它们是凫浴、龙登、鸟伸、鸱视、雁飞、鹤舞。随着习练的深入,我渐渐体会到它给我带来的享受、快乐和健康。
  在刚开始学练时,只能根据书本和光碟的提示,机械地模仿它们的动作,没有一点生气和感觉。
  练习在一天天地进行,我的想法也在一天天地深入:“为什么编创者要起这样的名字?为什么设计这样含义深刻的动作?”“我不能为练而练,不能当只练不想的‘傻把式’、光说不练的‘嘴把式’,要做又练又想的‘真把式’。”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恍然大悟,仿佛融入到六禽之中,与它们“共舞”,享受到了它们给我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有一天,我来到洛阳市隋唐遗址植物园散步,当走到湖边时,看到湖中一群野鸭在嬉戏,它们一会儿钻进水中,一会儿又扇动翅膀猛地跃出水面,被溅起的水花刚好从它们头上淋下。它们此起彼伏地玩着。我看呆了,突然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出——“这不正是凫浴吗!”我为自己的突发想象而高兴,心中豁然开朗,多么形象的凫浴呀!它们钻进水中时,就像我们向左(右)开步一样,随后“摆臂”、“顶髋”、“后视”,最后“两掌”掀起水花从头顶上落下来。
  鉴于这样的取象方法和思考,我对龙登、鸟伸、鸱视、雁飞、鹤舞一一进行了取象比拟。
  龙登:好比一条小龙先在海底“猫”着,当听到音乐声时,霎时冲出海面,两边的胡须(手臂)向两侧展开,龙头(头)向上,身体尽量向上窜(脚跟提起)的样子。
  鸟伸:有这样一只大鹏,展开它的巨大翅膀腾空而起,一会儿向蔚蓝色有天空飞去,一会儿向下俯冲的场面。
  鸱视:一只鹞鹰蹲在树杈上窥伺着四周,它一会儿抬头仰视,一会儿俯视,时刻注视着四周,等待机会捕捉猎物的场景。
  雁飞:仿佛看见了一群鸿雁排着整齐的队列,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又排成“一”字形,跟着头雁向南飞去,渐渐地渐渐地消失在我的眼前。
  鹤舞:一只仙鹤在水边尽情地舞动它美丽的大翅膀,向人类和自然界展示它婀娜多姿的舞蹈,洁白如玉的羽毛犹如蓝天上的白云美不胜收。
  六禽在嬉戏,这是一副多么美丽的画面,我陶醉了。我尽情地享受着它一目了然的名称带给我的美好想象;享受着那优美而寓意深刻的动作;享受着悦耳动听的音乐;享受着它给我带来的舒畅心情;享受着伸展、拱背、屈蹲、提踵、展臂、顶髋、转腰等等这些动作循经导引的健身体验。
  鸱视,对我这个古稀之年又有半瘫经历的老人来说,是最困难的动作。由最初胆怯的两次平衡(前踢,勾脚,两掌在头上方并头前探)到现在从容完成这些动作。这也证明了人是有潜力的,经过努力,可以克服自身薄弱的地方,同样可以享受运动自如的生活,这就是与六禽“共舞”带给我的启示和力量。
  感谢马王堆导引术的编创者,为我们编创了这样一套古朴优美、内外兼修、抻筋拔骨、益寿延年的好功法。我会坚持习练它的,继续享受与六禽“共舞”的快乐。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快速增长诱发老年性疾病随之猛增,尤其是老年痴呆症患者逐年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已超过千万,发病率达5%左右,这种现状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和老伴都已年近古稀,而且患有高血压、脑梗塞后遗症、糖尿病慢性病,并伴有轻度老年痴呆症状。通过8年多来坚持不懈地习练健身气功,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慢性病的发展,而且病情减轻了,老年痴呆症状消失了,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头孢地尼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部患儿给予对症治疗,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服用头孢地尼颗粒,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观察组的治疗
期刊
沁园春·健身气功  舒缓圆活,阴阳互根,三调合一。  观习练人群,气色红润;  男女老幼,气静神闲。  仿学五禽,熊经鸟申,身伴仙乐舞逍遥。  风雨天,于斗室客厅,抻筋拔骨。  功效如此奇妙,令中外民众竞折腰。  思广场劲舞,不胜烦躁;  爬山暴走,有损膝腿。  瑜伽功夫,白领喜好,还需身体条件好。  俱往矣,问养生之道,健身气功!  水调歌头·健身气功赞  才降血压高,  又觉颈椎疼。  而立之
期刊
中国传统养生修炼讲究内炼精气神,九套健身气功功法中都有桩功练习,因为站桩对精气神的增益效果是最快的。这里,我把站桩的一些体验与大家分享:  1、站桩功的养生原理  (1)强健身体  站桩时,人的形体真像一颗松树,该弯的弯,该直的直,脚下如树根抓地,巍然如雪松临风。模仿植物形态,由形似而至神似,则内在气血也如大树,深根吸允,畅行脉络。  而蕴藏体内的植物神经系统也会相对活跃。植物神经是脏腑调控系统的
期刊
“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这十六个字最早见于明朝初年冷谦《修龄要旨·长生一十六字诀》,被称为“十六锭金”。后世流传有三个版本,文字略有不同。《养生秘录》曰:“一升便提,气气归脐;一降便咽,水火相见。”《脉望》曰:“一吸便提,息息归脐,一呼便咽,水火相见。”但以《修龄要旨》版本最为常见。  冷谦《修龄要指》指出这个妙诀比较实用,随处可行,人人可练,“久久行之,却病延年”:“口中先须
期刊
28咳红(咳痰带血)导引法 《保生秘要》曰:坐定兀(wu,高突之意,指凳子一类)子上,以双手搭项(双手交叉抱颈后部),蹲身闭气三七口(憋气21次)。如气稍急,微微放之,放而又闭,日行五次。兼用运法极妙。  运功 《保生秘要》曰:艮念数日(用艮背几天),绦胸前推开(用绦法从后背命门穴运至胸前,再向四肢推开)。次运涌泉水洗心(想像从涌泉穴引肾水上升,向下淋洗心火),或封固脐凝守(意守肚脐,想像把元气封
期刊
(续2015年第6期)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循经导引”的特点奠定了它的独特性,现继续通过第三节段雁飞、鹤舞、仰呼、折阴四个动作的细化教学及收势内涵,从外形模仿,细化动作;关注细节,体会内涵;循经导引,形意相随;完整练习,内外合一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教学体会,以下四个动作的说明以左势为例。  外形模仿,细化动作。明确节分点,是学习动作姿势,模仿动作外形,掌握动作变化,弄清动作运行路线的基础。在教
期刊
最近几年,笔者在国内外传统文化(中国哲学、健身气功、古琴等)教学中,一直给学员灌输“中正平和”这条原则,用以指导学习和生活。讲的次数多了,很多外国学员甚至都能用不太正宗的中文说出“中正平和”这几个字。到底什么是中正平和?怎样才能做到中正平和?本文将在中国传统哲学背景下深入阐述这一概念,同时结合健身气功的实践,阐述这一原则在维护生命中的作用。  中正平和释义  从词汇学角度看,“中正平和”,即由正而
期刊
每年春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群结队来到武汉大学,访名校,赏樱花、领略珞珈山人文历史风采。今年早春二月,我们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国家汉办2016年度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武汉培训点学员齐聚武汉大学,他们是一群20岁左右、充满朝气的青年才俊,来自全国多个高校,学历从本科到研三不等,将在这里接受为期6周的志愿者培训。国家汉办委派我为这批志愿者培训健身气功·八段锦。我深感使命光荣,意义非凡,责任重大。我
期刊
在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和十二段锦中有赤龙搅海咽津一节,这到底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呢?  赤龙,就是我们的舌头,海,就是我们的口腔,赤龙搅海就是用舌头在口腔里搅动,磨搓上、下颚,搅舔上下里外牙龈。搅舔外牙龈时,先顺时针转3—9圈,再逆时针,与以上方向相反。搅舔上边外牙龈时,用舌面和舌尖触舔牙龈,搅舔下边外牙龈时,用舌底和舌尖触舔牙龈;搅舔上下内牙龈时,都用舌尖摩搓牙根。这么一搅,顿时满口生津,琼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