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s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混凝土强度、高层建筑的测量、安全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对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措施,以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技术 控制措施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健康西路以北,西安路以东,军营路以南淮师文华苑住宅小区。本工程地上为高层住宅楼,地下为一层整体机动车库,其中二标段建筑施工五栋,分别为7#楼27层、9#、10#、11#楼33层、12#楼31层,总面积为113526M2。
  1 高层建筑的指混凝土强度控制
  1.1 配比的选定(1)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配比的试验, 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能及时调整, 如5 m m~40mm石子, 粒径小于2.3细砂做一组,5mm~40mm石子,粒径不小于2.3中粗砂做一组等等。
  (2)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在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砂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
  1.2 严格养护制度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 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 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 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 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 其强度比, 全湿养护28d∶全湿养护3d∶空气中养护28d为2∶1.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1.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当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测试大于设计强度时, 是否就是强度评定合格了,不尽然。GBJ 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 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 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2 高层建筑“三线”控制
  2.1 垂直度的控制(1)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 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 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 立模、加支撑, 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 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 拉直线, 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2)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铅垂仪进行测设定位。用激光铅垂仪首先在首层面层上做好平面控制, 选择四个合适的位置作控制点, 在浇筑上面的各层楼面时必须在相应的位置预留200mm×200mm与首层层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小方孔, 保证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
  2.2 轴线的控制(1)轴线传递。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 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2层及以上施工时,以1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mm×200mm方洞,采用激光铅垂仪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 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2)过程线的控制。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 这是过程线控制的关键。浇筑剪力墙, 宜用18mm厚优质胶合夹板, 外墙外围组合固定大模, 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模板编号。这样墙体平整度得到了保证,但更要注意的是墙体的垂直度。
  2.3 标高线的控制(1)在每层预控轴线上至少设置四个200mm×200mm洞口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 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2)这其中对四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 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 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12的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3)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辅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
  3 沉降和变形观测——沉降、位移、倾斜和裂缝等变形观测控制
  3.1 设计措施(1)“放”的措施: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2)“抗”的措施: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 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对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120mm与墙等宽的混凝土腰梁; 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 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3)“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合理设置后浇带, 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
  3.2 施工措施(1)“放”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7d,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2)“抗”
  的措施:a.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 降低水泥用量(宜小于450kg/m3)。b.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c.在施工工艺上,应避免过振和漏振, 提倡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尽量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d.现浇板中的线盒置于上、下层筋中间,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 沿预埋管线方向增设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3)“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 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
  4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
  4.1 基坑支护(1)基坑开挖前,要按照土质情况、基坑深度及环境确定支护方案。(2)深基坑深度h≥2m时,周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且距坑槽1.2m范围内不允许堆放重物。(3)对基坑边与基坑内应有排水措施。(4)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坑壁的监测,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2 脚手架和防护(1)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应经充分计算,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编制脚手架方案并应附计算书。(2)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二步三跨,刚性连接或柔性硬顶。(3)脚手架与防护栏杆:施工作业层应满铺,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4.3 模板工程(1)施工方案:应包括模板及支撐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模的施工程序, 同时还应针对泵送混凝土、季节性施工制定针对性措施。(2)支撑系统:应经过充分的计算,绘制施工详图。(3)拆除模板应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 先支的后拆, 先拆非承重部分, 慢下轻放保护成品。拆除时要设警戒线, 并设专人监护。
  5 结语现代高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大批先进的仪器和施工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施工中, 这对设计、施工、监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强度、三线、沉降和变形观测、安全都是些门类科学, 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其他文献
摘要:混凝土作为房屋结构的主要材料,在确保工程质量以及结构调整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现今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对混凝土调配技术进行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调配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本文就工程中C60高强超高泵送混凝土、地下室外墙超长抗裂抗渗混凝土等,对混凝土调配技术进行探究与分析。  一、混凝土调配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从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特点出发,从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措施等方面阐述了转换层大梁的主要施工技术、安全与质量控制要点、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高大梁;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随着高层建筑的多功能、综合用途的发展,下部需要为较大柱网空间(如商铺、办公),上部则需要小开间剪力墙轴线布置房间
摘要:在建筑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幕墙工程由于良好的采光、通风及独特的建筑装饰效果,而被广泛用于公用建筑及工业厂房建设工程中。  关键词:石材幕墙;施工质量;质量监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作为监理单位,如何控制其工程质量,是监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单位重视的监理内容,  一、石材幕墙的施工特点  1、石材板块在被加工后,板块之间在外观上没有任何接缝,
摘要:格宾石笼和雷诺护垫作为柔性支护结构,已经在水利工程、道路工程、水土保持和高边坡防护等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我公司在大岗山水电站工程中的施工经验,介绍了格宾石笼及雷诺护垫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格宾石笼;雷诺护垫;施工方法;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大岗山水电站桃坝渣场位于坝址下游约 4.5km处的大渡河右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是需我们注意的,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和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因素,探讨了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施
摘要:由于中国复杂的地形,导致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对其施工的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 地基施工; 重要性;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房屋建筑中,地基基础工程是其基础性工程,也是至关重要的施工环节。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就是提醒人们在建筑房屋时,注重地基的施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