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如何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已经成为社会和家长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上的一些热点,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政类,激活爱国情怀;科研类,引导努力学习;社区类,懂得谦恭礼让;人物类,明晰是非善恶。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社会热点;針对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更多地停留在成绩这方面,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关注度很低,而小学阶段是他们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品德对其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利用社会热点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给予热切关注,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时政类,激活爱国情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我们可以把握这部分的社会热点对学生加以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让他们对祖国无限忠诚与热爱,激发其爱国情怀,从而让其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生信条。
例如,2017年10月18号召开党的十九大,我们可以借助这个社会热点,让学生进行学习。我用开班会的形式让他们领会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最终到强起来的一个转变,让他们领略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以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我把每四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让他们针对我国的利民举措进行交流,并对自己身边的发展变化畅所欲言,最终认识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这样,学生就会充分认识到祖国的强大,爱国情怀就会更加强烈。
通过引入时政类的社会热点,让学生对热点进行分析学习,可以让他们了解到我国的方针政策,让他们知道我们祖国正走在时代前沿,引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从而让他们以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二、科研类,引导努力学习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科研为国家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成为科研人员最基本的素养就是掌握专业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有不断探索、永不放弃的精神。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可以引用科研类的社会热点,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导他们不断努力学习。
例如,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网络普及度越来越高。网络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但是网络上的游戏对学生来说也充满了吸引力,如果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忽视了学习,将会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对于学生的发展不利。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因此,我渗透一些科研类的社会热点来促进他们进行学习。在一次主题为“学习,科研的基础”的班会上,我采用多媒体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并向他们说明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个航天工作人员的努力,而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才能为航天事业奉献终身,最后引导激励他们以航天人员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奋斗。
科研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运用科研类的社会热点,可以让学生对我国的科研成果肃然起敬,让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以及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树立好好学习、不断努力的目标,为以后的发展不断奠基。
三、社区类,懂得谦恭礼让
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懂得谦恭礼让就为德的一个重要方面。礼貌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面对陌生人时,我们更要体现出自己的素养,要懂得谦恭礼让,让文明之花静悄悄地开。所以,我们要唤醒小学生的社会意识,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谦恭礼让渐渐被人们忽视,被看作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殊不知,我们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谦恭礼让的道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古代孔融让梨的故事无不体现着谦恭礼让的道理。“谦”表示谦虚,不骄傲;“恭”表示对别人恭敬,尊重别人;而“礼让”就是“谦”和“恭”的表现所在。我们给学生讲有关谦恭礼让的故事,让他们产生深深的感触,从而反省自己的过失,最后形成一种有品德的修养,指导自己的行为,进而变成一位“智者”,继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通过引入社区类的社会热点,可以让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展现自己更加美好的一面,用良好的习惯不断传递正能量,从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好地服务社会。
四、人物类,明晰是非善恶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对身边事物模糊、分辨不清的年龄,而他们对人物的模仿能力又较强,如果在分不清的状况下对他人以及他们不道德的行为随意模仿,可能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很不利。所以,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寻找一些人物类的社会热点,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例如,雷锋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现代社会中“雷锋热”依然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引入雷锋这个人物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我主要给他们讲述了雷锋的一些事迹,他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为了人民的利益奋不顾身,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让他们认清雷锋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现代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形形色色的小偷,他们偷东西的手法五花八门,采取不正当的手法来谋财,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是一种违法的行为,那么,我们就不能向他们学习。
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是非善恶进行区分,可以让学生清楚分辨的标准,从而为以后的辨别打好基础。在明晰是非善恶之后,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对好的人物进行学习,继续发扬他们的精神,对坏的人物进行批判,以防自己以后发生此类型的错误。
总之,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与阶段。其中,需要我们教师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在抓成绩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让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社会上的多方面热点让小学生对其学习,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指导以后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常振斌.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探讨[J].学苑教育,2017(3):84-84.
[2]李靖源.结合时事热点为德育教育加温[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67-68.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社会热点;針对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更多地停留在成绩这方面,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关注度很低,而小学阶段是他们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品德对其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利用社会热点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给予热切关注,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时政类,激活爱国情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我们可以把握这部分的社会热点对学生加以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让他们对祖国无限忠诚与热爱,激发其爱国情怀,从而让其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生信条。
例如,2017年10月18号召开党的十九大,我们可以借助这个社会热点,让学生进行学习。我用开班会的形式让他们领会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最终到强起来的一个转变,让他们领略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以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我把每四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让他们针对我国的利民举措进行交流,并对自己身边的发展变化畅所欲言,最终认识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这样,学生就会充分认识到祖国的强大,爱国情怀就会更加强烈。
通过引入时政类的社会热点,让学生对热点进行分析学习,可以让他们了解到我国的方针政策,让他们知道我们祖国正走在时代前沿,引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从而让他们以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二、科研类,引导努力学习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科研为国家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成为科研人员最基本的素养就是掌握专业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有不断探索、永不放弃的精神。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可以引用科研类的社会热点,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导他们不断努力学习。
例如,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网络普及度越来越高。网络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但是网络上的游戏对学生来说也充满了吸引力,如果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忽视了学习,将会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对于学生的发展不利。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因此,我渗透一些科研类的社会热点来促进他们进行学习。在一次主题为“学习,科研的基础”的班会上,我采用多媒体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并向他们说明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个航天工作人员的努力,而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才能为航天事业奉献终身,最后引导激励他们以航天人员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奋斗。
科研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运用科研类的社会热点,可以让学生对我国的科研成果肃然起敬,让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以及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树立好好学习、不断努力的目标,为以后的发展不断奠基。
三、社区类,懂得谦恭礼让
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懂得谦恭礼让就为德的一个重要方面。礼貌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面对陌生人时,我们更要体现出自己的素养,要懂得谦恭礼让,让文明之花静悄悄地开。所以,我们要唤醒小学生的社会意识,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谦恭礼让渐渐被人们忽视,被看作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殊不知,我们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谦恭礼让的道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古代孔融让梨的故事无不体现着谦恭礼让的道理。“谦”表示谦虚,不骄傲;“恭”表示对别人恭敬,尊重别人;而“礼让”就是“谦”和“恭”的表现所在。我们给学生讲有关谦恭礼让的故事,让他们产生深深的感触,从而反省自己的过失,最后形成一种有品德的修养,指导自己的行为,进而变成一位“智者”,继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通过引入社区类的社会热点,可以让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展现自己更加美好的一面,用良好的习惯不断传递正能量,从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好地服务社会。
四、人物类,明晰是非善恶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对身边事物模糊、分辨不清的年龄,而他们对人物的模仿能力又较强,如果在分不清的状况下对他人以及他们不道德的行为随意模仿,可能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很不利。所以,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寻找一些人物类的社会热点,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例如,雷锋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现代社会中“雷锋热”依然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引入雷锋这个人物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我主要给他们讲述了雷锋的一些事迹,他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为了人民的利益奋不顾身,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让他们认清雷锋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现代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形形色色的小偷,他们偷东西的手法五花八门,采取不正当的手法来谋财,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是一种违法的行为,那么,我们就不能向他们学习。
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是非善恶进行区分,可以让学生清楚分辨的标准,从而为以后的辨别打好基础。在明晰是非善恶之后,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对好的人物进行学习,继续发扬他们的精神,对坏的人物进行批判,以防自己以后发生此类型的错误。
总之,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与阶段。其中,需要我们教师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在抓成绩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让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社会上的多方面热点让小学生对其学习,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指导以后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常振斌.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探讨[J].学苑教育,2017(3):84-84.
[2]李靖源.结合时事热点为德育教育加温[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