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占螯头 情动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c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儿童对语言是天生敏感的。让学生在朗读中“得他滋味”,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语言,将课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个性体验和多元解读能力,读出“意境”“情趣”“文气”,让学生充分地读,不断丰满和滋润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朗读;诵读;美读;创造力;丰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读是四大语言技能之一,它既是学习内容,又是学习手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从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受到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一、朗读是对个体创造力的释放
  通过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得他滋味”,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语言,将课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个性体验和多元解读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在读中寻求一种解读之法,获得一种终生的启示。
  (一)朗读,让学生的心颤动
  教学《白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说说应该用怎样的情感基调去读“外形图”“钓鱼图”“望图”“低飞图”。
  生:“外形图”应读得俏皮,“钓鱼图”应读得悠闲,“  望图”应读得神秘,“低飞图”应读得悠然。
  生:“外形图”应读得活泼,“钓鱼图”应读得欢快,“望图” 应读得平静,“低飞图”应读得轻柔。
  ……
  (二)朗读,让花香沁入学生心扉
  1.导读,传出缕缕清香
  教学《花瓣飘香》,上课伊始,出示图片,让学生读中体会对花儿的爱。一边是要送花给生病的母亲,让母亲高兴,而且听父亲的话;一边是爱花舍不得掐花。使我们闻到了一股花香从小女孩的心里飘出。
  2.品读,让教室飘满花香
  师:听了小朋友们的朗读,教师感受到小女孩那颗爱心还够炽热。可以想象一下:妈妈生病了,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看到的是白色的床单和墙壁,听不到百灵的歌声,此刻妈妈心情怎样?
  生:无聊,寂寞。
  师:此时小女孩是怎样做的?读读小女孩的话。
  (生很投入地读小女孩的话)
  师:花摸上什么感觉?妈妈会想些什么?
  生:仿佛看到了花园里月季花盛开,到处飘着淡淡的清香。
  师:再读小女孩的话,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生有感情地朗读小女孩的话。
  师:再读小女孩的另外两段话,看有何感受。
  ……
  师:读了课文,文中那个富有爱心的小女孩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再来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想一想,花瓣飘香会飘到哪儿?
  生:飘到小女孩的妈妈的身边。
  师:妈妈闻着淡淡的花香感受到的是什么?
  生:小女孩对妈妈的爱。
  师:作者感受到的是什么?
  生:小女孩的爱心。
  师:深情地读一读课题,让花香飘到你的心里。
  (生投入地缓慢地读“花瓣飘香”。)
  师:就让这迷人的花香飘满教室,飘进我们每个人的心思,让这醉人的花香伴随每个小朋友慢慢长大!
  二、诵读是对天赋之门的叩启
  为了推销“阅读”这一特殊产品,如果朗读是广告的话,那么诵读,无疑是广告中的精品。
  (一)诵读,对语言敏感的葆有和培养
  儿童对语言是天生敏感的,是这种敏感性使他迫切要求成人为他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连续性是教育的第一原则。我们今天的教育行动,既要着眼于孩子的过去,也要着眼于孩子的将来,这样我们的活动才有可能是完整的有效的。
  让孩子每天10分钟,习惯成自然;连续反复的活动,是对天赋之门的叩启。《儿童诗歌》、《神奇的窗子》、《用绳子牵着月亮》。让孩子背唐诗,每周三首唐绝句,两段泰戈尔的《飞鸟集》。宋词啦、元曲啦、世说新语、语选啦……
  (二)诵读,还母语教学以简单朴实,还童年以轻松快乐
  基本取消家庭书面作业。还在一年级,我的语文课,除了识字、写字,全做朗读指导。
  诵读和教学形成良性循环。我给予孩子的诵读材料是童趣盎然的、浅显好玩的。如果背诵材料是远离儿童趣味和儿童生活的,是艰深晦涩的。
  三、美读是对学生的心灵的丰盈
  (一)整体感知是美读的基础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设计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感知状态,提高感知效果。学生只有在初步感知得到的一定的言语信息单位后,能与头脑中已有的意识经验相符合,进行“深度加工”。所以“整体感知”是“有所感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有所感悟是美读的有力保证
  感悟,顾名思义,“感”是感触,“悟”就领悟。读中感悟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经过感受、揣摩、联想、体味等复杂心理活动过程,对信息材料产生的新的感触和领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沟通、融合的过程。
  (三)培养语感是美读厚重的积淀
  语感是人们经过长期阅读和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比较直接且迅速感悟、领会语言材料的综合智能,包括对多种材料(书面的、口语的、聆听的等)内涵的情感体验。培养语感,重在投入大量的阅读实践,在读中感悟作者的表情达意。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迅速地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换成具体的声音、图象、人物、事件、哲理等信息,积淀厚重的语感,逐步养成运用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情感的熏陶是美读的最高境界。
  在读中“整体感知”时,学生对信息材料产生“相认”之情,处于“察情、知情、体情”的感知起始阶段;在“有所感悟”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品读词句,诵读全文,揣摩意蕴,走进了作者和人物的心灵,读中动情,悟中融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学生再次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的感情朗诵,心领神会,心驰神往,语言文字的情感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得到了陶醉、体验和升华,由信息材料的情感肩膀跃进了一步,“熏陶”了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形成自身的、新的、高尚的审美情感。
  情感是更高层次的语感,是语感积演储备基础上的升华。我们要善于创设引发学生情感的情境地,来启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培养语感”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信息材料的情感方阵区域和情感源头支点;要善于点拨和融合作者、教者、读者之音感情,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不断丰满和滋润学生的心灵。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阳山实验小学校)
其他文献
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变化,展现了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探讨了在此办学定位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围绕新的办学定位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管理、服务的对策。
注浆堵水和岩土加固技术是预防和治理水灾及稳定岩土的重要手段。介绍了工作面预注浆及壁后注浆的施工工艺、所采用设备及相关技术参数、技术要求等。
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但是,其效果并不必然是有效的.其效果具有潜在性、局限性,为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就注意其延伸性和有机性.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高中地理教学来说,注重和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全体地理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在自主学习视角下探究了高中地理教学,以期对提高高中地理学习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地理;教学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是指以学生为学习主题,在教
为实现自我价值,职校文化课教师塑造个人魅力尤显必要。文化课教师个人魅力的塑造对于学生的言行具有很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砝码,有利于职校教师队伍的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那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生物教师如何提高生物课堂的生命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生物课的科学价值,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意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物课堂;生命力;教学方案;实验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个性的主阵地。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还是从实际需要看,我们都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生物科学教育,尤其是必须加强中学生物科学教育。中学生物
导致学生学业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不健康非正式群体等外因和学生自身的智力、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基础等内因,为此教师应当根据民主平等、鼓励性、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