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在舞蹈创作运用之我见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fe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舞蹈创作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托举的概念认识进行简要概述,再通过托举动作在舞蹈作品中创作的作用及托举动作在编创中灵感酝酿、灵感碰撞、情感激发等方面进行统一的论述,得出托举动作在舞蹈作品创作中重要的意义,它为舞蹈的呈现丰富了空间,增强了舞台表演的表现力,使得舞蹈作品的内涵得以提升,为作品的形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托举;舞台表演;编创
  引言
  舞蹈是综合的艺术,它的舞台呈现是多层次的,它的空间存在是多方位的立体式的占有,而托举动作在舞蹈动作的平面上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使得舞蹈的画面得以提升,从视觉上丰富了观众的视野,并通过了托举技术提升了舞蹈形象及内涵表现,托举的运用是一项技术,亦是一门艺术。
  一、舞蹈托举的灵感与情感舞台表现
  1、注重对情感的表达
  近几年来,芭蕾舞和现代舞的编创者们在作品中越来越注重对情感的表现和把握,情感因素的介入赋予了现代舞真正的生命力。在编创过程中,有时是针对个人情感的直接宣泄,有些时候又完全是对一种民族情感的间接表达,我们会从不同的作品中看到这个民族所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比如中国的编导完成的作品《凌空飘》,整个舞蹈中,舞者大部分的动作都是凭借低空托举完成的,配合反复出现的手臂向上延伸的动作。作品巧妙得运用了呼吸和力度方向的延伸等技术方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在现实生活与虚幻的草原长空中与对真爱的期盼。舞者不仅通过肢体将这些信息传达给观众,更从内涵和灵魂上刻画了人物。
  2、强化舞蹈表现力
  在舞蹈中,节奏是舞蹈力度、感情的基础。恰到好处的处理节奏,能够极其自然的表现出相同情感的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类型的情感,而呼吸是舞蹈表演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舞蹈运动的始终。呼吸运用的妥当与否决定着舞者的肢体表现力。“格莱姆技术”就是利用地心引力的作用,以呼吸为动力,强调身体在脊背的带动下体现“收缩—放松”的动作原理,强调以躯干为主向四肢的收缩和伸展及脊柱的拧转,并创造出地面技巧开辟了舞蹈新的空间形式。通过这种训练,能更好地锻炼演员的呼与吸的能动性能,从而更好的强化舞蹈表现力。如:舞蹈《长夜行》,古典舞的创新之作,舞者表演的无懈可击,作品主要讲述男女主人公在黑夜中不畏艰险、相互扶持、勇敢前行的悲惨故事。张建民老师的编舞更是体现了双人舞托举动作的强大舞台表现力。
  二、灵感是创造托举生成的基本
  1.充足的舞蹈素材准备。
  素材是入储大脑的客观信息。在我们的舞蹈创作中,编导必须具备足够的舞蹈编创专业知识,储备大量的舞蹈素材和思维材料,才能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如傣族双人舞《遇》的创作很成功,编导老师必须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的,熟悉傣族人民的生活,居住在傣族人民生活的地方,观察傣族姑娘的种种生活细节。如果没有这样的生活感受,这样的大量舞蹈素材,是不能创作出这样的舞蹈。
  2.过硬的舞蹈技术技能。
  技能分为思维技能与动作技能两种。思维技能是指大脑带有专业性语言符号的思维方式。在舞蹈创作中,过硬的技术技能不可或缺的。因此笔者认为,灵感的出现还不是作品创作的成功,灵感必须与舞蹈技术技能相结合才能成为实实在在的东西。只有灵感而没有过硬的技术技能,那么灵感只不过是一种空想或梦想。
  三、情感的激发与托举生成
  舞蹈创作的情感不会非常难以捕捉,必须经过激发,也就是需要某一事物某一情绪的刺激,才能打开情感与灵感的阀门,使得舞蹈的创作灵感喷涌而出。
  1.模仿法。创作中的第一步是模仿,模仿是灵感激发的一种重要途径,不仅是在舞蹈编创中,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艺家都采用过:《金瓶梅》是将《水浒传》中一段情节加以扩充而成;莎士比亚的许多剧本也多承袭前人剧本的故事情节。所以美国文学家福克纳说:“每一个作家都是贼,只要能偷的,连你母亲的也要偷。”[ Gcorge M.Whitcsidcs. 自动组合材料[J].科学.1996.1]吕艺生老师在《舞蹈家:智能结构的选择》一文中对模仿有着独到的解释,他认为:“模仿力对一切人来说都是缺少不了的。任何一个出生在人间的娃娃,除了先天的生理躯体和朦胧的心理之外,一切后天的本领均从模仿开始。到了有自觉意识之后,模仿也伴随着人生。他模仿别人,别人也模仿他。当然模仿对舞蹈家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人们认为,一个孩子有艺术天才, 首先因为它有惊人的模仿力。虽然,艺术家最高的成就标志是创造力,但创造力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以模仿为基础基石的,也就是说,创造是高峰,而模仿却是达到高峰的阶梯。”[吕艺生.舞蹈家:智能结构的选择[J].北京:舞蹈.1988.4]由此我们得出:模仿——创新——再模仿——再创新……是激发舞蹈编导创作灵感乃至作品创作成功的基石与阶梯。
  托举动作的生成也是如此,从最初的模仿,到现在创新。都是通过不断的模仿学习得来的,这些模仿来自于舞蹈作品间的学习,更来自于其他学科交叉式的模仿学习,例如花样滑冰、国际标准舞、花样游泳等各种体育比赛,都是可以模仿的对象,时至今日,编导家们已经打开了自己的视野,能够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学习,将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接触到所感所想,借鉴到托举动作的编创。
  2.开拓模仿法。此方式是变化模仿的另一种形式。在舞蹈创作中它表现为将一种已经非常成熟的编创理论、编创手法或创作思想,转移或借用到另一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创作中,从而激发出编导别具一格的创作思路,最后取得预期的编创效果。
  科学的发展遵循正确——错误——正确的规律,舞蹈创作也遵循雏形——加工——成功的规律。编导们创作出的作品经展演、比赛的考验后,难免出现令人遗憾之处,而另一些编导者则可以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激发创作灵感,寻觅出另一种创作方法,加快自己创作成功的速度。通过不断地开拓创新式模仿,使得最终呈现的模仿也变成了一番新的摸样,此时的模仿已经不再是模仿,是更高境界的创新。
  3.反向法。就是把看问题的方式或角度扭转, 另找路子试一试。当编导在创作的顺势思维或前人已形成模式化了的传统编舞方法中不断转圈圈而无法脱身時,不妨采取与之唱反调的方法,来激发出舞蹈创作托举的灵感。在此之中就是要形成自己的优势,自己的个性,即开拓创新。在所有的舞蹈创作中,笔者认为开拓性创编是最为艰难和伟大的。说它最艰难,是因为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依托和借鉴,只有靠编导自己去发现、创造和设计;说它最伟大,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创新性:它能代表舞蹈创作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尽管它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有缺陷和不完美之处。
  托举动作的创作一定不能在既定的现有的模式上去进行,反向法就是让编导们学会逆流而上,不随波逐流,在创作的点滴中找到新的运动方式和轨迹,从而提升作品的整体实力。
  结语
  综上所述,托举在舞台创作中的运用,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编创出良好的托举动作不仅提高舞蹈作品的水平,强化舞台表现力使得强化了舞蹈表现力。通过本文的论述,舞蹈托举动作依托了灵感的碰撞和酝酿、情感的激发使得托举动作的编创变得有法可依。然而,托举的创作和表演是不能完全分开的,托举的最终完成者在于演员,编导纵有再好的想法仍需舞蹈演员严密的配合和高能的身体素质,编导在创作托举动作同时必须考虑演员的承受能力,这样才能够为舞蹈作品形成良好的支撑,真正为一部好的舞蹈作品做出应有的担当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4.28-29.
  [2] (法)卡琳娜·伐纳著 郑慧慧译.舞蹈编创法[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75.
  [3] 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2009.154-169.
其他文献
【摘要】:音樂在人的性格塑造、情商陶冶、身心健康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在音乐的学习过程当中,个人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音乐教育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试图谈谈笔者关于音乐在人格发展中作用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音乐;素质教育;人格发展;探析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音乐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很多学者也意识到音乐在个人品格塑
期刊
【摘要】:广西民间传统戏曲从生成发展至今拥有独特的地域特色、艺术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背景下,广西民间传统戏曲面临了市场化、科技化和多元化等冲击,在传承发展中面临新挑战。活态传承是适于新时代下提出的传承模式,也是达到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戏曲的最佳路径。本文从民间传统戏曲传承人、内容剧情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等角度进行思考,以求达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期刊
【摘要】:在现代学术领域,艺术设计的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学界都在研究艺术的本体,让艺术和生活区分开来。但是依据我国的现状,艺术设计在实践中会渗透日常生活,影响人们的审美判断。如果不能把握艺术的本体和艺术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容易使后者失去美学标准,因此,相关学者应当对艺术设计展开审美反思,促进艺术设计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艺术设计;日常生活;审美批判  引言:在艺术设计的最初阶段,是以“艺术
期刊
【摘要】:光影艺术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在舞台造型设计、城市设计、建筑和景观设计和摄影中应用广泛,它光影是刻画造型烘托空间气氛并引发独特视觉体验的一种艺术手段。  【关键词】:美学;光影;建筑;形象;空间;意境  1 认识光影之美  1.1光与影的美学释义  人类对美的认知除了受到物化形态的影响之外,更多的是一些非物质的要素对视觉、听觉乃至心理带来的冲击。在西方,人们对建筑以及宗教文化的热爱、探索,逐
期刊
【摘要】:凤凰县这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处于湖南省西部边缘,在这神奇的土地上湘西人民通过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出许多让世界震惊的文化。而凤凰纸扎艺术就是其中一种风格独特带有浓厚湘西民族地域特点的民间工艺,这种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丧俗、巫俗、节庆和庙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情感的抒发,它体现了湘西人民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消费者对精神与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渴望更加舒适放松的生活环境。因此,具有艺术特色的软装设计也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人的首选。本文首先对软装设计的概念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对硬装与软装的区别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软装设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并对设计原则做出了简要的介绍,最后对未来软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做出探析。  【关键词】:室内设计;软装设计;发展趋势 
期刊
其一:《西大的夜色》  楼下行人没有匆匆的脚步/萌萌的雨蒙蒙的/每一盏灯下感受都不同/那个风光似无意的安排/映衬着厚厚的如掌的菩提叶/温馨的蜡黄撩拨开是光亮/雅思特门口开树的花/大的不知叫啥/还是那个晶钻/还是那个座位/可以写个一百首/如果写诗西大的夜/《夜色撩人》看王千源余男的表现吧  2017年3月10日于广西大学专家楼  其二:《蝶恋花·西大游学》  烟花三月春烂漫,集中二班,再聚,商学院。
期刊
【摘要】:为了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总政歌剧团在2005年9月退出了全新版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具有史诗性的军事题材歌剧作品,以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波澜壮阔的全民抗战图景,有力的弘扬了我们顽强的民族精神。本文主要对歌剧中“杨母”的人物形象塑造及主要唱段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杨母;人物形象;唱段分析  1、杨母人物形象分
期刊
【摘要】:在近代欧洲文学复兴的道路上,狄更斯作为文学复兴道路上的巨擘,其文学作品的情感艺术为欧洲文学的理性精神的复兴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因为狄更斯的文学作品既有在社会现实角度的人物情感体现,也有着关于社会革命背景下的人文理性的塑造。他运用富有理性情感的文字,从社会现实角度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文学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是借助人物形象的社会背景描述来讽刺和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号召人们学会理性,从人文理性
期刊
【摘要】: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但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发学生学习心智,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校园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不断的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以高度的学习热情积极的参与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中。中职学校是我国以培养职业型人才为主的学校,相对于高中来说它的生源来源比较广、且质量较低,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不想学习或者是成绩达不到当地中考分数线,所以才会选择到中职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