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维度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icious_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第三章第三节专门讨论改革创新。作为中国精神的当代特点,这一节的教学维度,需要厘清改革和创新这两个概念在同一个术语中的关系。通过对教科书的分析发现,创新是这一节教学内容的主要阐述理路。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也作为一个息息相关的因素被引入。在这一教学维度下,最终使得坚持改革创新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创新和科学技术的结合——“科技创新”,最终在第三节中与“改革”处在引擎和点火系的关系之中,推动了教科书对于改革创新当代精神的论述。
  关键词:教学论;思想政治课;科学技术;创新精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开设思想政治课程的五门课程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具有奠定学习者的共产主义品德的基本地位。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进行教育的主要教学课程。
  整本教材共六章。其中,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紧随第一章的人生观教育和第二章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之后,并承接着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章道德及其本质、第六章法律基础。
  本章共三节,这三节的结构为直观的总分结构,即,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从宏观的层面,论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的要义,指认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此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二节是耳熟能详的爱国主义一节,作为中国精神的民族精神部分。第三节是“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是中国精神的世代精神一节。
  2015年版的教科书中,这一节的名称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本文認为,2015年版与2018年版的教科书对于改革创新精神的表述,有着侧重观点方面的不同。对于改革创新这一概念,当然有着直觉的理解方式,也就是把改革和创新相提并论,然而,二者是并列关系还是偏正关系,或者具有某种更为深刻的内在逻辑,这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把握的方面。对此概念的改革创新的理解方式,将导致教学方面的不同方式和不同效果。
  其中,2015年版教科书对改革创新的阐述方式是并列式的。第57页和第58页,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世代精神”的提法的前后,对改革进行了各一个段落的介绍。
  与此相比,2018年版教科书则开宗明义,直接在第66页此节的导读段里指出,“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
  2018年版教科书的第一目标题是“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其中,第一段总论了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第二段简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有一个细节数据的展示,体现了在改革创新叙事中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侧重:“资料显示,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的重要内容。其中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以及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教科书第117页指出,“科学技术…会引起…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由此在这个意义上是第一生产力。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改革创新的叙事这一节的创新概念本身,也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得到明确的定义。在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这个讨论认识论和实践观的章节里,有一节专门介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第101页给出了一个关于创新概念的定义,创新,是“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模式、旧做法,在继承历史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更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创新,提供了双重的理论基础,其一是实践观中的创新概念的定义,其二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概念所包含的科学技术。现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三章第三节这里,创新和科学技术既然已经都得到了来自基本原理方面的概念规定,那么,其展开的具体方式也就可以继续得以进行讨论了。
  据前所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科书里,不仅我国古代就有着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取得了世界上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而且,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于,近代以来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的重要原因,就是“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
  进一步地,在第三节第二目“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中,教科书向学习者重点指出,“在等待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这一目有三个要点,分别是,第一,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第二,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第三,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这些都让创新与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或者说,只有把创新和科学技术同时纳入到教育教学的视域之中,只有学习者理解了这一维度,才能真正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三章第三节。
  正是由于创新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和禀赋,且由于与创新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前几次错失,导致了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中的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接纳与探索。正是由于创新和科学技术在现当代世界上所体现的成果、所造成的国际国家间的实力强弱的事实,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我国人民,需要迎头赶上,夯实基础,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积极实践,积极创新创造,认真严肃地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科书中对创新和科学技术的论述。
  教科书第69页更是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就看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这也是为什么坚持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的重要原因之一。教科书本页的下一段则进一步直接将“科技”和“创新”结合起来使用,也就是“科技创新”这一概念术语。并且,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在教科书的体系中,“科技创新”恰恰是在第三章第三节的这个地方,开始与这一节的“改革创新”术语里的“改革”,进行了理论关系上的阐述的,这个阐述采用了一个生动的、需要得到学习者重视和仔细理解的比喻:“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以上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第三章第三节的“创新”与“科学技术”教学维度的一个纲领性的介绍。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林航(1983-),男,汉族,福建莆田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珠海)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原理。
其他文献
摘要: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主题语境的创设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而是将主要的精力聚焦在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考试成绩之上,这种教学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小学生英语能力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小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实际运用,所以为了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应该在主题语境的创设方面多下功夫,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主题语境的创设路径  引言 
期刊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实践教学是重要方法,能有效适应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求。小学体育教师通过游戏化教学方法能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育团队意识以及合作观念,全面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成效。基于此,以下对试论游戏化教学对小学体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体育;影响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已经成为小学教学体系内重要
期刊
摘要:写好“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最佳的写作方法是,“就事论事,依事说理,一事一议,同类拓展。”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现象类作文;写作思路;误区  “现象类”作文试题,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生活,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代表着高考的命题方向。笔者结合多年的执教经验,给出的观点是:写好“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最佳的写作方法是,“就事论事,依事说理,一事一议,同类拓展”。  “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思路:  第一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国家对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能力发展和培养的需求,因此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是必需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并探究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进行的方法。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  在很多学生的印象里,历史学科都是比较枯燥的,其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死记硬背,而造成学生这种学科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重要任务,因此要加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以此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应该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来进行着手,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潜力,不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
期刊
作为一个教书的人,不爱书是难以想象的,不读书是不可思议的,不作书则是缺少了提升自己的宝贵机会,魏书生不但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他当之无愧地成了我们教师的楷模。因此,我特地去看了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下面就谈谈我在读这本书时的一些感受。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是个平凡的人,但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
期刊
摘要: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中的基础课程,也是十分重要的课程。《基础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同时也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及其他有关会计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的基础,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但目前很多学校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形成,本文主要分析该课程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期刊
摘要:高中教育作为学生们整个学习生涯最为重要的教育阶段,能够让学生们通过高效的教学模式提升他们整体的学习能力。学习语文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整体的阅读理解能力,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文化气质。阅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是占有非常关键的部分,而整本书阅读更能够让学生们全方面的去理解感受中心思想感情,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水平。并且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们的整体思维逻辑能力,有利于更好的学习语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高中阶段是我们的学生面临高考的重要时期,各门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来说都有着不小的力量。高中地理作为高中文科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占据着一定的比例,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和认识高中地理教学。高中地理的地图插图对于地理的学习来说有着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地理知识的学习就是建立在地图上的,因此,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插图在选取的过程中要符合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理念和程度。本研究中
期刊
1引言  天文学家开普勒说过:“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是几何学的两个宝贝,前者如黄金,后者如珍珠”。勾股定理是建立数形结合的桥梁,其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几何学、数学、物理学等理工学科,同时在计算、几何以及测量方面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因此,勾股定理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勾股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无处不在。通过列举勾股定理在实践生活方面的应用,并提出勾股定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对增强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