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s63712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正实现课的导入“生活化”——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生活化”—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活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其他文献
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已有3.84亿网民,网络成为现时代的宠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背后,其实未必表明我国网络发展形势的一片大好、花团锦簇,它不可避免的
2005年5月10日下午,中国石化董事长陈同海、副董事长王基铭在五洲皇冠假日酒店共同为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分公司揭牌,酝酿已久的化工销售分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
三项全能混合动力概念自行车INgSOC别具一格,由英国设计师爱德华?金、本尼?塞莫和斯蒂芬?穆拉联手研发。他们表示,虽然自己的设计不一定就能超过其它款式的自行车,特别是概念自
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育人的关键在“用心”。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人格素质,重要的是“诚”字,诚是正直的基础,是心灵美的核心。俗话说,“心诚则灵”,教师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把自己滚烫的心交给学生,作到真诚奉献,才能与学生“心贴心”,通过心灵的交流把真理的种子播入学生的心田。教师要教书育人,必须对学生“关心——知心——交心——贴心”。教师要善于把自己融入于学生群体中,与他们打成一片,既当先生,又当学生,既做
如何培养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一直是困扰小学教育语文界的难题。过去,学生作文内容有的不真实,说假话;有的不具体,说空话;有的缺乏自己的思想感情。说套话。这种为了应付考试的“应试作文”是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因此,近几年来,小学语文界许多有识之士以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提出了许多建议和主张。小学教育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有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做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所产生效能的重
教材依据:国标本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课rn设计理念:随文识字,“读”字当先,抓住主脉,若重若轻.rn教学目标:rn1、读熟读好诗歌,尝试背诵课文.rn2、随文认识生字,理解生词.rn3
根据不同的标准,股票有不同的分类。以下从不同方面稍加阐述:  1、股票可以根据股东所享有的权利划分为:(1)普通股,即享有股东的基本权利而无特别利益的股份,它是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股份,是构成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基础。(2)优先股,是指在分配股息、红利、公司清算时之剩余财产等方面享有特别利益并优先于普通股实现的股份。其特别利益表现在其分配比例是事先确定的。只要有盈余就要按照这一比例分配,不因公司经营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
连续三年,特纳奖都被  苏格兰人拿了    特纳奖在英国波罗的海当代艺术中心颁出,格拉斯哥艺术家马丁·博伊斯获奖。  “金属质地的树木、散落一地的纸质落叶,这是一个具空气感的,静谧的,富有诗意的又有深秋气息的,雕塑般的装置作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惆怅的城市公园。”以上这段极为繁复却也生动真实的描述,来自于《卫报》对马丁·博伊斯(Martin Boyce)作品《词语确实可以发出声音》(Do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