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LOK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有效减少患儿痛苦,以及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伤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分析对175例患儿进行静脉留置穿刺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 175例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最短1天,最长7天,无1例因应用留置针而出现感染。结论 静脉留置针是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方法。
  【关键词】 头皮静脉 留置针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205-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留置针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有效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能有效地保证输液及抢救的需要。现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75例患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0~6个月75例,6个月~1岁48 例,1~2岁 32例,3~7岁20例。入院后均采用了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
  1.2 方法
  1.2.1 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Y型Intima-Ⅱ24G静脉留置针及3M透明胶条。
  1.2.2 血管的选择
  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避开关节及静脉瓣且易于固定的血管,一般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手背静脉等较粗直的血管穿刺。[1] 1.2.3 穿刺方法
  选择血管备皮后,用0.5%的碘伏消毒穿刺局部皮肤2次,75%的酒精一次待干连接留置针与输液管排好气,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留置针柄与静脉15~30°角刺入,见回血后再进针2mm,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抽出针心,先用写好留置日期的无菌贴膜固定软管,然后再用透明贴膜固定。
  1.2.4 封管
  封管时先取下头皮针,消毒留置针接头,先抽取生理盐水5ml冲管,然后在抽取肝素液(250生理盐水加2500U肝素钠1支)5ml,边推注边退针头的封管方法夹闭留置针后拔针,对于血管较细的新生儿,推注要均匀、缓慢,封管液可以3ml封管。
  1.2.5 封管液的选择
  一般患儿为肝素溶液的封管,新生儿自然出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用生理盐水封管,生理盐水可维持细胞外液的容量及渗透压,符合生理需求,简单有效避免了病人的出血倾向,对于两次输液间隔时间短,暂停输液接受检查等可用生理盐水封管。
  2 结果
  175例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4%,留置时间最短1天,最长7天。全部病例中无感染现象。
  3 护理体会
  3.1 操作要点
  留置针进针角度以15~30°为宜,进针速度宜慢,以免过快刺破血管后壁,且应直接刺入血管。软管送入血管的长度不少于软管长度的一半。
  3.2 护理观察
  注意局部有无红肿及输液通畅情况,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宣教,做好解释工作。留置针保留时间一般为3~5天,不宜超过7天。[2]保留穿刺部位的干燥无菌,透明胶带3~5天更换一次。
  3.3 肝素液封管
  将1支肝素(12500单位)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中,每次3-5ml,正压封管,即将封管液3~5ml从肝素帽处先缓慢推入2~3ml,再边推边旋式退出针头。每8~12小时封管1次,正确掌握封管液的浓度、量、间隔时间等,防止血液倒流而出现堵管现象。[3]
  3.4 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儿科患儿活动度大,不能很好地配合,置管前强调将穿刺周围毛发剃干净,以便加强固定,减少感染因素,一旦发生渗出,局部冷敷,促进吸收。
  (2)做好宣教工作:置管前做好家长的解释工作,使其了解留置针的优点及操作过程。留置后指导家长协助保护套管针,尤其在夜间护理好患儿,减少和杜绝患儿自行拔管的危险行为,保证患儿安全。
  (3)若发生堵管,无论时间长短,勿强行通管,避免静脉栓塞的发生,应予以更换。
  (4)由于儿科用药浓度小、流速慢,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小,留置时间明显长于成年人。
  (5)擅离医院留置针易出问题:某些患儿治疗完毕后,其家长要求携患儿回家休息,虽与医生签订了离院告知书,但其离院后,留置针护理问题令人担忧。护理人员不能以为有了告知书就可高枕无忧了。离院前,护理人员要主动地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止患儿拔管危险现象的发生。
  总之,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减少患儿痛苦,减少静脉损伤,同时减少穿刺次数,减少护理工作量,便于管理。[4]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放置静脉留置针等于保留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可随时给药,对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骆媚芬. 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01):175~176
  [2] 徐艳.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优势和护理要点分析[J].淮海医药,2013,(02):173.
  [3] 孙开梅.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科输液中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704~705.
  [4]任威.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04,20,(6):465.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农村老年人患病率极高,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是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虽然各种健康理念和专业知识不断普及,但由于农村的地域环境原因,高血压及其危象的诊断、治疗仍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农村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危象特点及治疗进行有益的探讨,有助于基层医务人员对高血压及其危象的诊断及治疗有一个更进一步的理解。  【关键词】 老年性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脑病 恶性高血压
【摘 要】 要想使恶性肿瘤病人得到更好的生存质量,除了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治疗之外,针对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理护理 病人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207-01  在恶性肿瘤病
【摘 要】 本文根据临床症状,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对发热病人通过四诊进行分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发热 辩证 分型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313-01  发热,也叫低烧。临床上的体温常在37.5~38.50C之间,发热时间在一个月以上。我们从2004年起,对32例长期发热、用抗菌素治疗无效者用中医辩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喉癌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 2008-2013年在笔者所在医院院手术的喉癌患者 50 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0例经过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均痊愈,护理有效率为100%。结论:术后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确保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 喉癌 手术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6 【文献标识码】 A 【文
作为经济争胜的基本手段之一 ,销售促进强大的短期获利能力吸引了大批企业参与其中。事实上 ,由于过度依赖销售促进 ,企业间竞争以及企业自身发展越来越显得目光短浅。在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