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分析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主要是为了全面提升玉米产量及质量,其在全面应用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限制,所以当前要选取科学规范的措施,对玉米种植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关键词: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总量较大,随着人口总量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玉米种植质量与产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通过应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1   玉米种植土地管理技术
  玉米种植整地技术的应用在不同季节存在较大差异。在春季,要采取规范化的整地技术,在土地前茬农作物收获之后对农作物的茬进行合理处理,并深耕20 cm。在夏季进行整地,玉米需要提前播种,所以可以随耕随播。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重点在于施肥,要结合玉米生长现状对需肥量进行分析,采取科学规范的施肥技术。在施肥操作过程中,要对单位面积的整体产量及计划产量进行分析,考虑营养吸收量等。正常情况下,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通过施肥能将复合肥与有机肥等均匀混合,全面提升土壤肥力,为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提供良好的肥力基础。
  2   玉米种植种子管理技术
   种子管理技术应用是全面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种植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种子选择与种子处理。种植管理人员要结合玉米种植区域的土壤条件及气候条件选取对应种子,需要其具有良好的种植适应能力、抗逆性较强、生长周期较短等特点,这样能全面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其次,在种植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规范化处理,去除受到病虫害侵袭以及发霉变质的种子,提升种子生长的有效性。最后,要依照种子大小选取对应的玉米种子,在相同种植区域要保障种子大小没有较大差异。然后将玉米种子进行适度晾晒,这样能提升种子内部酶活性,有助于提升种子发芽率[1]。
  3   玉米种植播种管理技术
   在玉米播种管理技术应用中,要对播种时间、播种形式、播种量以及具体播种深度进行控制。当前玉米最佳的播种时间是在春秋季节,在春季播种过程中,要对播种温度进行控制,在播种之前要对5~10 cm的土壤温度进行测量。如果土壤温度值较低,则需要应用地膜种植,这样能全面提升玉米种子发芽率。夏季播种时需要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后及时开展。玉米播种时合理选取播种形式也至关重要,当前大多是选取垄作、平作与畦作。正常情况下,应用平作播种方式进行玉米点拨,对玉米种植行距与株距进行控制,合理控制栽培密度,避免对玉米生长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当前可以将行宽和行距控制在60 cm范围内。玉米播种量受到玉米品种颗粒、发芽率以及播种方式等方面影响。依照规范行距与株距进行点播时,各个点播穴可以保持在2~3粒,这样能有效提升玉米种子发芽率。其次,有部分地区依照玉米千粒重来拟定播种量,需要相关种植人员对玉米种植区域的总面积进行计算与统计。最后,玉米播种深度需要依照土壤条件以及土质情况进行判定,如果土质较黏、土壤墒情足,可以选取浅播;土壤墒情不好、土质沙化严重,可以适当加深播种深度。播种之后如果土壤整体湿度较大,需要对种子采取镇压措施,提升玉米種子生长发芽率[2]。
  4   玉米苗管理技术
   玉米种植阶段受到较多因素影响,会导致玉米发生少苗和缺苗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检苗和补苗,提升玉米整体产量。正常情况下,玉米检苗与补苗都是在玉米生长到2~3叶时进行,补苗过程中要将玉米苗与泥块同时进行移植,避免玉米移植过程中发生死亡。补苗结束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浇水灌溉,要结合实际长势适度补充浇水量,提升移植成活率。另外,需要在玉米苗生长幼小阶段进行检苗与补苗,此时玉米苗根系尚未发达,在土壤中扎根不深,此阶段移植能提升玉米苗根部的完整性。
  5   玉米种植管理技术
   玉米播种结束之后,在出苗之前需要采取化学除草的方式,将适量水与乙草胺乳油进行配比,对种植区域进行喷药和规范化除草,为玉米种子生长提供稳定环境。在玉米种植生长过程中,若植株较高,容易产生倒伏问题,对其要及时进行处理。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生长情况采取适时施肥,为玉米高效生长提供充足的肥力支持,观测玉米叶片颜色变化情况、植株生长态势,及时补充肥料。在生长旱季要及时进行补水,若自然雨水较多需要开沟排水。玉米采收时节合理控制至关重要,提前采收会导致玉米穗粒不饱满,产量降低;延迟采收,会导致玉米穗粒疏松,降低种植质量。
  参考文献:
  [ 1 ] 李庆飞.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4):153-154.
  [ 2 ] 吴珠.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玉米种植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7(13):219.
其他文献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2-0046-01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要注重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种植和栽培,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针对玉米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帮助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及时地解决所遇到的种植问题,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使农户在种植时更加具有便捷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摘 要:大豆也称黄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植物,原产地在中国,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巨大。虽然大豆在植物营养与应用方面占据优势,但我国传统的大豆种植技术和方法生产出的大豆产量普遍过低,不足以满足国内市场的大豆需求,导致生产进入瓶颈期。而大豆密植技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为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大豆产量、减少进口量提供了重要价值。结合大豆生长规律,介绍了大豆密植技术的概况、操作内容与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9-0065-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玉米营养成分较高,有助于人体消化,香甜可口,在销售市场中占有重要位置,受到大多数消费者喜爱。玉米也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产量与质量对种植经济效益影响较大。首先,广大农民要在玉米不同生长时间段选取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来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其次,还要因地制宜选取病虫害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2-0047-01 中圖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就北方的春玉米来说,提高其栽培技术、使用高新科技非常重要,能够为春玉米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积极意义。为此,就北方春玉米栽培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其中包含选种、种子处理及科学种植环节。  关键词:北方;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 玉米种子的选择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
摘 要:试验采用邹平长山细毛山药零余子为材料,将大小作为单一变量,选取1~6 g零余子若干,分成6组对照试验,每组相差1 g。其他园艺措施一致,采用常用山药高产栽培模式,栽种时间略作调整。结果测得,零余子越重,山药产量越高;3 g以上零余子对山药产量提高明显;4 g以上零余子对山药产量提高作用趋缓。  关键词:零余子;大小;山药;生长产量;影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
摘 要:阐述了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的优点,重点介绍了该技术的种植环节和未来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  1 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   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实现了我国种植技术的一些创新,该技术的基本理念是实现农田的有效利用,实现产量和质量的提升。该技术坚持植株之间分布的均匀性,同时为每株小麦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将以往种植过程中小麦苗过于集中的形式转变为每株独立的空
摘 要:介绍了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系H3015-S的选育、特征特性、主要优点、适宜种植地区及栽培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系;H3015-S;特征特性;栽培要点  宁夏引黄灌区属西北春小麦生态类型区。小麦是宁夏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以上。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以及节水、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粮食安全问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之一,人们对其有着很大的需求量,对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的要求较高。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食物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如何发展农作物种植业及提高作物产量,是当下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玉米;增产增效;栽培技术  从全世界整体种植业来看,我国是玉米种植第二大国,每年的种植面积仅低于水稻。粮食问题一直是关系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玉米是我国最
摘 要: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各个材料(品种)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如产量、品质、抗性等,在各个方面优于对照,从而确定其具有推广价值和适宜推广区域。区域试验是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科学有效的试验结果可以使好的品种尽快投产并产生效益,避免盲目推广品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认真分析区域试验误差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很有必要。  关键词: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误差;原因;对策  文章编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为了农民的收入与利益颁布了许多粮食生产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农民没有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没有费用购买先进的机器,在生产过程上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以目前连云港市的小麦为例,由于气候和土质的原因,小麦多处于晚播早熟,产量不高且技术水平较差,在种植管理上也比较混乱,限制小麦的稳定发展。针对连云港市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