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隧道的施工,除了质量非常重要,安全也同样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既会直接的影响到隧道的施工,又会为国家、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正是因为这样,必须加强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 隧道安全管理施工
  一、隧道安全事故的起因
  (一)地质灾害
  工程地质灾害所引发的事故非常多,这是我们在不清楚前方不良地质情况下,仍沿用不变的施工手段,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造成的。如突水突泥、涌水、瓦斯等情况。
  (二)开挖方法不当,支护不及时,监控量测不到位
  根据隧道围岩级别,合理确定开挖方法非常重要。全断面开挖、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等方法的选用是区别于不同的工程地质的,如果选用不当,也会导致塌方。但施工中图方便,求进度,而扩大开挖断面,扩大进尺,各工序间盲目的拉大施工距离,封闭不及时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奥法施工要求以监控量测作为辅助手段,对围岩和支护变形,应力变化作动态的量测,对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理,监控量测流于形式,编造数据的情况还大量存在。
  (三)偷工减料,减弱支护强度
  隧道围岩压力主要由围岩本身的结构自承力,超前支护加固层、初期支护层、最后是仰拱和二衬围成的拱圈所承载。隧道支护设计是通过计算围岩压力确定支护参数的,但施工中往往会出现:一方面钻爆控制不好,破坏了岩层,致使围岩结构承载能力降低;另一方面超前支护、初期支护施工少放锚杆、钢筋、钢架等材料,施工不规范,降低了支护的强度。最终导致支护不足以承载上部围岩压力时,引发隧道塌方事故。
  二、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要点
  (一)改进施工方法与工艺
  过去对不良地质断层破碎带施工中常用先拱后墙的方法。高在现阶段,随着超前支护与初期支护由顶向下施作,二次初砌先墙后拱整体式砌筑,无论是结构安全度还是防水优势幸免较明显。同时,二次衬砌采用程控式混凝土搅拌,泵送混凝土以及整体式模板台车施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做好施工缝和防水层的质量控制公路隧道衬砌防水工程质量控制做好衬砌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是保证隧道不漏不渗的关键,在具体施工中,应特别做好施工缝和防水层的质量控制。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防水带,施工中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加强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在固定止水带和灌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防止止水带偏移。
  (二)采用先进检测仪器
  采用先进的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技术与方法是很重要的。目前,一些企业已逐渐采用地质雷达综合测强等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对已完工的公路隧道进行了检测。地质雷达能探测衬砌厚度,衬砌层背后存在空洞或回填不密实以及衬砌存在裂缝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隧道施工初期就应该配置地质雷达等先进仪器进行综合检测。例如,根据地质雷达及综合测强检测结果,对拱部衬砌厚度不足,拱部衬砌背后存在空洞或不密实,出现衬砌开裂或强度不足的隧道均采取了注浆,衬砌补强等措施进行处治,这对控制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做好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就是明确目标,找出哪些因素可能会对项目产生损失。这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前提。整个识别过程包括确定目标、明确最重要参与者、收集资料、风险形势估计、识别出潜在风险因素、编制风险识别报告。通过风险源识别,得出各种因素组成的集合,还可根据事件之间的支配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划分所有因素的层次,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风险评估: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由隧道施工风险估计和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两部分内容组成。隧道施工风险估计是对隧道施工各个阶段的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出现的后果、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影响范围的大小进行估计,为分析整个工程项目风险或某一类风险提供基础,并进一步为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评价、确定风险应对措施和实施风险监控提供依据;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是对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估算出各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项目的关键风险,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为如何处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风险应对:它是在隧道施工风险发生时实施风险管理计划中预定的措施。风险应对措施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在风险发生前,针对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以消除或减轻风险,具体措施包括風险规避、缓解、分散等。另一类是在风险发生前,通过财务安排来减轻风险对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风险自留、转移和保险等。
  (四)隧道施工质量控制
  不管是什么工程的隧道施工,铁路或是公路,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主要通过下列方法来控制质量。加强施工前的研究隧道前期工程地质勘察重视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工作及专题研究。隧道工程的地状况,不可能在前期工作中全部查清,隧道设计称为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情况和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不断地变更设计,选用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法及支护形式,这也称为信息化施工。因此,在隧道旌工中应重视和加强施工地质勘探工作,而对于那些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长隧道不仅要重视施工地质,还要开展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专题研究。
  三、总结
  总之,安全管理没有捷径可走,核心在于预防。搞好隧道施工安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除了上述方法的预防,还要增强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健全应急措施。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撤出工作人员,待险情排除后再继续施工,以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其他文献
超宽带通信技术,是一种使用超宽的带宽、通过微弱的脉冲信号进行通信的无线技术。目前,由于其设备结构简单、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功耗少、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已成为
扩频(Spread-Spectrum)信号由于具有工作信噪比低、强抗干扰性、低截获率、能够抑制多径效应等优点,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而与之对应的扩频通信对抗技术也成为通信对抗领域急
短波通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通信方式,特别是在军事通信领域。但是由于作为短波通信传输介质的电离层信道的时变色散性以及多径传播效应,会引起信号衰落和ISI(码间干扰),使数据
随着立体视觉技术的发展,多视图匹配问题成为其中一个研究热点,在很多方面和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广泛研究立体匹配算法的基础上,本文对多视图匹配算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
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资源的传播经常面临着侵权和盗版,而在产品中嵌入数字水印可以有效地控制其通过非法途径传播。数字水印技术融合了图像识别、信号处理、电子商务、密码学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是由两台摄像机在不同角度对同一物体进行拍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立体匹配以获取物体的三维几何信息的技术。该技术近年来得到不断地研究,并在运动估计、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程度日益提高,网络、通信、金融、保险和信息等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高效、安全、方便的个人身份识
有限集合污损汉字字符识别是汉字识别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它在汽车牌照字符识别、身份证件字符识别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完整的印刷体汉字识别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但
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以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软切换发射功率低、信道的传输速率高等优点代表了新一代移动通信,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必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但
探月计划的成功作为中国深空探测的第一步,促进了我国未来深空探测的发展。因此,为了实现我国下一步的深空探测计划,我们需要开展深空网络方面的研究。深空骨干网由于具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