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读美国哈拂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一书,启发多多,收益匪浅。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身上的大智能有语言智能、运动智能、内省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社会智能、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现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能去探索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本质特点,探讨体校文化教育的规律,解开体校文化教育难题之迷,是不无裨益的。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对体校文化教育有着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表现为:
1、多元智能理论对体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体校工作的指导意义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从体校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三方面来说。
1、1 能帮助学校准确制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体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体育发展目标,根据体校的特殊性,积多年的办学实践,再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体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1、1、1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必须是优秀的。这是因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认为:人所具有的八种智能中,有强项和弱项之分,“在某一领域内有超长表现。并不意味着在其他领域内也会有超长表现。就好象在某一领域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不预示着在别的领域会有同样的成就。”体校的学生既是学生更是运动员,他们的智能强项是身体运动智能。他们在体育专项训练时对深奥的体育训练理论和原理有透彻的领悟;对复杂的体育运动的专项技术和技能通过反复的磨练能够掌握;对在训练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困难能敢于并善于解决。所以他们在体育领域里能有超长的表现,并能取得优异成绩,甚至辉煌的成就。当然,在基层体校的学生,还属于基础训练,通过基础训练把好的苗子源源不断地向上级体校、专业队输送,也就是说基层体校培养的是体育后备人才,且他们的身体运动智能的优势就决定了体校培养的后备人才必须是优秀。这是体校的主要目标。
1、1、2培养的初中毕业生是合格的,并且只能是合格。这是因为基层体校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属于业余训练阶段,有别于专业队训练。同时他们的年龄基本上还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接受国家赋予的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因此学习对于体校学生而言是必须的,是不能放弃的。但是由于他们的智能强项是身体运动智能,而文化学习所需要的智能,如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等,是弱项智能,再加上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智能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双重作用,造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学生文化学习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体校学生在文化上的培养目标不能定位太高。定位太高不符合实际情况,太低则失去文化学习的意义,不符合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法律规定。把体校 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毕业生,这样的定位才是合理的。
1、2、能正确制定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评价标准
鉴于体校学生在文化学习智能上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制定科学的测定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合格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文化学习的合格性。加德纳认为:“这所学校鼓励每一个学生发挥其独特的智能组合,并为之提供定期的公正的智能发展的评估。”体校学生的学习评价标准怎样制定呢?国家高考,地方中考也常常接受体校特长生参加考试。他们的录取标准是:依照同类考生的录取标準的60%。这个60%不是随便提出来的,是教育和招生部门多年来对体育特长生的调研以及多年来录取分数的周密统计而测算出来的,是科学的、合理的、公正的。因此,借鉴这个60%,作为技术处理的依据,通过我校十多年的考试实际佐证,被证明也是科学合理公正正确的。因此,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合理的制定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评价标准,是极具指导意义的。
1、3能正确选择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评价方式
鉴于体校学生在文化学习智能上的特殊性,要能正确评价学生的文化学习,除了有正确的评价标准外,还应该有科学的评价方式。现在通行的评价方式除了书面考试还是书面考试,这是不科学的,至少对体校的学生是不科学不公平的。这是因为:体校学生文化学习所需要的智能是弱项。加德纳严厉地批评了以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为基础的学校对学生的评估方式和社会上风行的智商测试:“这些象棋大师、小提琴家、世界冠军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聪明吗?如果是,为什么我们的智力测验无法测出他们的聪明和能力呢?为什么当代创建的智能概念无法解释人类的许多杰出表现呢?”国务院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里的“学生发展”除了学习成绩还应有多方面的潜能,包括学生的体育才能。因此,对体校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除了适当采用普通学校的通行的试卷考试外,还应该适当考虑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采用观察、制作、实验、实习、考察、演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就是考试也不一定非要采用闭卷形式,可以试行开卷。同时,根据体校学生有体育特长的特点,可以采用把体育比赛的成绩折成一定的分数加到各科成绩上,作为他们的文化合格依据。
2、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正确认识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特点的指导意义
用多元智能理论去观察分析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特点,就能正确认识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本质特点,从而为体校学生学好文化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认识到体校学生文化学习以下一些特点:
2、1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存在着困难的现实
体校学生的学习智能一般不是强项,更多的是弱项,这就决定了学生的文化学习有着困难的现实。用于学习的智能又常是组合状态,组合的智能又有相互作用的问题,如理科中概念、定义、定理、习题要求的掌握离不开语言的掌握,理科中的图形实验离不开空间智能的辅助;文科中推理、判断、结论、应用所需要以逻辑和空间智能为基础;空间智能的发展也需要语言、逻辑的帮助。总之,组合智能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联系,这使学生的文化学习状态此起彼伏,呈波浪形向前发展,总无法达到高峰,总是在中等程度上徘徊。再加上非智力因素的干扰,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存在着重重困难。这种困难的现实在短时间内无法根本扭转,因而使体校学生文化学习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
2、2体校学生文化学习落后的状况也是可以改变的,学习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体校学生文化学习所需的智能虽然不是强项优势,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只要我们工作得当,可以激发弱项智能的潜能,中项智能也可以发挥出优势的效果。例如,由于他们经常外出参加集训和比赛,与社会的接触面比较广,所以他们的认知和思维往往比较活跃,而这种活跃一旦和文化学习的有关内容相联系,往往就会碰出智能的火花,促进对这些知识和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再如,他们对体育训练和比赛的偏爱和敏感,往往对与之相关的文化学习中某些内容爱屋及乌,激发其内在的兴趣和爱好,表现出智能上的优势,学好相关的内容。学生的这种活跃和敏感,就是他们学习智能的潜能,恰当地引导、扩大,在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和一些进步。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尽管体校学生的学习所需的智能先天不足,但毕竟还是存在,没有消失,有的还能积极的发挥作用,只要我们工作扎实,保持这些智能的正常潜能,在文化学习上达到体校生文化学习的合格标准。所以说,体校学生文化学习上的落后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学习上的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九年义务教育任务是可以完成的。这一点是毋需质疑的。
3、多元智能理论对体校文化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去指导体校的教育工作
3、1应用多元智能在体校学生身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在学习上所需的多元智能的组合相互间的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去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体校学生的多元智能,身體运动智能是强项,其他学习智能不是强项。学习智能中的部分智能也强弱不等。他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协调配合,发挥在学习上的作用。要学生正常发挥各项智能的作用。加德纳认为:“这种学校不但寻求和每个学生相匹配的课程安排,也寻求与这些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纲要》也指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我们在教学实际中,要合理安排课程及课程要求。在课程安排上,体育课不开。在课程要求上,适当降低难度,只求三维目标的普及,不求其宽度和深度的拓展,努力让学生达到合格水平。
3、2正确认识学生身上的学习智能是发展变化,尽量发挥智能的最大作用,甚至极限,促进学生的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智能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条件的变化,智能的强弱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因此,正确把握学生智能发展变化的迹象和时机,如平常不太活跃的某个同学在学习某个内容突然表现出活跃、兴奋的迹象;平时学得不太好,突然对某个知识点有了领悟;平时不爱记忆的突然对某个内容记忆深刻了,等等,我们就要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总结,鼓励他再接再厉,这样尽可能地发挥其智能的潜能,各项智能的优劣互补,促进他的学习。
正确认识弱项智能的潜能,使其正常发挥。这里就要注意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例如;寻找学生已有的或固有的知识与兴趣为锲入点,进行相应知识的学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活跃性和敏感性。在他们学好这部分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外,还要因势利导,把这种活跃和敏感扩大延伸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上以扩大活跃敏感的外延,尽可能多的取得学习效果。
根据智能之间的强项可以影响弱项的相互关系的特征,把在体育训练中好的智力因素善于引导,科学嫁接到学习中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如我们学生对体育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吃苦耐劳、奋勇拼搏的精神,不怕反复、善于钻研的作风,采用了“引导法”教育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积极探索和建立有利于体校学生文化学习个性发展的机制和模式。加德纳引建议,学校教育应采取多种灵活的、目标明确的、不受限制的机制和模式,呼吁学校,“要以非学校教育的成功实例中吸取灵感,学校模仿儿童博物馆那种新奇的、,引人入胜的方式,在学校内创造一种气氛,使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探求新鲜事物。”“我认为师徒制、导师制、实习制等方法和‘大哥哥’、‘大姐姐’等人或组织可以给这类学生一个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上扮演合适的角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要有个性化的特点。那么,加德纳所建议的如小班化、师徒制、导师制、实习制等,以及类似体育训练时大姐姐、大哥哥方式的辅导制等,无疑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良好机制和模式,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探索、总结和推广。
总而言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能正确解释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现象,总结其内部独有的本质规律,有效地指导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和体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当然,多元智能理论只能从智能这一方面去阐述体校文化教育的规律,只能解决学生智能的有关问题。要想解决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所有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影响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们相信,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体校全体人员的辛勤劳动,有了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体校学生学习难的问题一定能够解决,从而促进党的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
1、多元智能理论对体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体校工作的指导意义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从体校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三方面来说。
1、1 能帮助学校准确制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体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体育发展目标,根据体校的特殊性,积多年的办学实践,再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体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1、1、1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必须是优秀的。这是因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认为:人所具有的八种智能中,有强项和弱项之分,“在某一领域内有超长表现。并不意味着在其他领域内也会有超长表现。就好象在某一领域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不预示着在别的领域会有同样的成就。”体校的学生既是学生更是运动员,他们的智能强项是身体运动智能。他们在体育专项训练时对深奥的体育训练理论和原理有透彻的领悟;对复杂的体育运动的专项技术和技能通过反复的磨练能够掌握;对在训练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困难能敢于并善于解决。所以他们在体育领域里能有超长的表现,并能取得优异成绩,甚至辉煌的成就。当然,在基层体校的学生,还属于基础训练,通过基础训练把好的苗子源源不断地向上级体校、专业队输送,也就是说基层体校培养的是体育后备人才,且他们的身体运动智能的优势就决定了体校培养的后备人才必须是优秀。这是体校的主要目标。
1、1、2培养的初中毕业生是合格的,并且只能是合格。这是因为基层体校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属于业余训练阶段,有别于专业队训练。同时他们的年龄基本上还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接受国家赋予的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因此学习对于体校学生而言是必须的,是不能放弃的。但是由于他们的智能强项是身体运动智能,而文化学习所需要的智能,如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等,是弱项智能,再加上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智能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双重作用,造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学生文化学习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体校学生在文化上的培养目标不能定位太高。定位太高不符合实际情况,太低则失去文化学习的意义,不符合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法律规定。把体校 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毕业生,这样的定位才是合理的。
1、2、能正确制定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评价标准
鉴于体校学生在文化学习智能上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制定科学的测定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合格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文化学习的合格性。加德纳认为:“这所学校鼓励每一个学生发挥其独特的智能组合,并为之提供定期的公正的智能发展的评估。”体校学生的学习评价标准怎样制定呢?国家高考,地方中考也常常接受体校特长生参加考试。他们的录取标准是:依照同类考生的录取标準的60%。这个60%不是随便提出来的,是教育和招生部门多年来对体育特长生的调研以及多年来录取分数的周密统计而测算出来的,是科学的、合理的、公正的。因此,借鉴这个60%,作为技术处理的依据,通过我校十多年的考试实际佐证,被证明也是科学合理公正正确的。因此,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合理的制定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评价标准,是极具指导意义的。
1、3能正确选择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评价方式
鉴于体校学生在文化学习智能上的特殊性,要能正确评价学生的文化学习,除了有正确的评价标准外,还应该有科学的评价方式。现在通行的评价方式除了书面考试还是书面考试,这是不科学的,至少对体校的学生是不科学不公平的。这是因为:体校学生文化学习所需要的智能是弱项。加德纳严厉地批评了以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为基础的学校对学生的评估方式和社会上风行的智商测试:“这些象棋大师、小提琴家、世界冠军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聪明吗?如果是,为什么我们的智力测验无法测出他们的聪明和能力呢?为什么当代创建的智能概念无法解释人类的许多杰出表现呢?”国务院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里的“学生发展”除了学习成绩还应有多方面的潜能,包括学生的体育才能。因此,对体校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除了适当采用普通学校的通行的试卷考试外,还应该适当考虑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采用观察、制作、实验、实习、考察、演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就是考试也不一定非要采用闭卷形式,可以试行开卷。同时,根据体校学生有体育特长的特点,可以采用把体育比赛的成绩折成一定的分数加到各科成绩上,作为他们的文化合格依据。
2、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正确认识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特点的指导意义
用多元智能理论去观察分析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特点,就能正确认识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本质特点,从而为体校学生学好文化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认识到体校学生文化学习以下一些特点:
2、1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存在着困难的现实
体校学生的学习智能一般不是强项,更多的是弱项,这就决定了学生的文化学习有着困难的现实。用于学习的智能又常是组合状态,组合的智能又有相互作用的问题,如理科中概念、定义、定理、习题要求的掌握离不开语言的掌握,理科中的图形实验离不开空间智能的辅助;文科中推理、判断、结论、应用所需要以逻辑和空间智能为基础;空间智能的发展也需要语言、逻辑的帮助。总之,组合智能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联系,这使学生的文化学习状态此起彼伏,呈波浪形向前发展,总无法达到高峰,总是在中等程度上徘徊。再加上非智力因素的干扰,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存在着重重困难。这种困难的现实在短时间内无法根本扭转,因而使体校学生文化学习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
2、2体校学生文化学习落后的状况也是可以改变的,学习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体校学生文化学习所需的智能虽然不是强项优势,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只要我们工作得当,可以激发弱项智能的潜能,中项智能也可以发挥出优势的效果。例如,由于他们经常外出参加集训和比赛,与社会的接触面比较广,所以他们的认知和思维往往比较活跃,而这种活跃一旦和文化学习的有关内容相联系,往往就会碰出智能的火花,促进对这些知识和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再如,他们对体育训练和比赛的偏爱和敏感,往往对与之相关的文化学习中某些内容爱屋及乌,激发其内在的兴趣和爱好,表现出智能上的优势,学好相关的内容。学生的这种活跃和敏感,就是他们学习智能的潜能,恰当地引导、扩大,在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和一些进步。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尽管体校学生的学习所需的智能先天不足,但毕竟还是存在,没有消失,有的还能积极的发挥作用,只要我们工作扎实,保持这些智能的正常潜能,在文化学习上达到体校生文化学习的合格标准。所以说,体校学生文化学习上的落后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学习上的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九年义务教育任务是可以完成的。这一点是毋需质疑的。
3、多元智能理论对体校文化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去指导体校的教育工作
3、1应用多元智能在体校学生身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在学习上所需的多元智能的组合相互间的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去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体校学生的多元智能,身體运动智能是强项,其他学习智能不是强项。学习智能中的部分智能也强弱不等。他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协调配合,发挥在学习上的作用。要学生正常发挥各项智能的作用。加德纳认为:“这种学校不但寻求和每个学生相匹配的课程安排,也寻求与这些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纲要》也指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我们在教学实际中,要合理安排课程及课程要求。在课程安排上,体育课不开。在课程要求上,适当降低难度,只求三维目标的普及,不求其宽度和深度的拓展,努力让学生达到合格水平。
3、2正确认识学生身上的学习智能是发展变化,尽量发挥智能的最大作用,甚至极限,促进学生的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智能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条件的变化,智能的强弱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因此,正确把握学生智能发展变化的迹象和时机,如平常不太活跃的某个同学在学习某个内容突然表现出活跃、兴奋的迹象;平时学得不太好,突然对某个知识点有了领悟;平时不爱记忆的突然对某个内容记忆深刻了,等等,我们就要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总结,鼓励他再接再厉,这样尽可能地发挥其智能的潜能,各项智能的优劣互补,促进他的学习。
正确认识弱项智能的潜能,使其正常发挥。这里就要注意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例如;寻找学生已有的或固有的知识与兴趣为锲入点,进行相应知识的学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活跃性和敏感性。在他们学好这部分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外,还要因势利导,把这种活跃和敏感扩大延伸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上以扩大活跃敏感的外延,尽可能多的取得学习效果。
根据智能之间的强项可以影响弱项的相互关系的特征,把在体育训练中好的智力因素善于引导,科学嫁接到学习中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如我们学生对体育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吃苦耐劳、奋勇拼搏的精神,不怕反复、善于钻研的作风,采用了“引导法”教育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积极探索和建立有利于体校学生文化学习个性发展的机制和模式。加德纳引建议,学校教育应采取多种灵活的、目标明确的、不受限制的机制和模式,呼吁学校,“要以非学校教育的成功实例中吸取灵感,学校模仿儿童博物馆那种新奇的、,引人入胜的方式,在学校内创造一种气氛,使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探求新鲜事物。”“我认为师徒制、导师制、实习制等方法和‘大哥哥’、‘大姐姐’等人或组织可以给这类学生一个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上扮演合适的角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要有个性化的特点。那么,加德纳所建议的如小班化、师徒制、导师制、实习制等,以及类似体育训练时大姐姐、大哥哥方式的辅导制等,无疑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良好机制和模式,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探索、总结和推广。
总而言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能正确解释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现象,总结其内部独有的本质规律,有效地指导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和体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当然,多元智能理论只能从智能这一方面去阐述体校文化教育的规律,只能解决学生智能的有关问题。要想解决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所有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影响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们相信,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体校全体人员的辛勤劳动,有了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体校学生学习难的问题一定能够解决,从而促进党的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