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新生儿黄疸临床诊断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同期、同例数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新生儿动脉化毛细血管碳氧血红蛋白(COHb)以及血清总胆红素(STB)含量。结果:溶血组以及颅内出血组患儿COHb及STB含量均显著高于其相应对照组(P<0.05),复发性母乳黄疸组患儿ST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COHb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黄疸患儿的临床检测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可作为一项重要检测指标,判断黄疸中胆红素含量是否增加,为新生儿黄疸病因的确定以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碳氧血红蛋白;新生儿黄疸;临床诊断;
作为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疾病,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多样,且危害性较大【1】,因此,在发病早期进行准确诊断及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体内一氧化碳(CO)的主要来源是血红素的分解。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有国外学者提出内源性CO可作为检测体内胆红素产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对新生儿黄疸病因诊断以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意义【2】。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报道不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碳氧血红蛋白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病因检测的实际临床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16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其中男104例,女60例,体重2450-4370g。排除母亲吸烟患儿。根据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分为ABO溶血组,54例、颅内出血组,53例、复发母乳性黄疸组,57例。选择同期入院的164例无病理性黄疸患儿为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无窒息缺氧史、血气分析正常,其中男102例,女62例。观察组16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如胎龄、出生体重、日龄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同时取新生儿黄疸患儿及对照组新生儿动脉化毛细血管血100?l,仪器使用800系列全自动生化血气分析仪附加的270-血氧仪(德国拜耳公司生产),作血气分析,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以其占总血红蛋白百分比(%)表示。利用CXX生化自动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生产)测定新生儿黄疸患儿以及对照组新生儿静脉血STB含量,以mol/L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18.0软件来进行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取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BO溶血组
2.2 颅内出血组
2.3 复发性母乳黄疸组
3 结论
新生儿黄疸常见病因包括溶血、感染、出血以及母乳等【3】。目前认为,高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含量增加以及胆红素结合减少。临床实践发现,母乳性黄疸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含量高出正常值很多,但其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几率很小,而新生儿溶血或其它原因导致的胆红素含量短期内的迅速增加则很容易导致黄疸的发生,致残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在黄疸早期,确定高胆的发生原因对于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164例黄疸患儿体内ST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在溶血组中,54例黄疸患儿的COHb为(3.73±0.74)%,对照组新生儿(2.12±0.21)%,增加最为显著,表明如果患儿发生血管内溶血,胆红素含量增加是导致高胆的重要原因。在颅内出血组中,出血组患儿COHb水平较对照组增加,但增加程度低于溶血组,表明血管外溶血所导致的胆红素产量增加程度不如血管内溶血,当然,这还可能与出血量存在关系,有待深入研究。在母乳组中,黄疸患儿COHb水平较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原因并不是胆红素产量的增加。因此,CHOb测定可以作为一项反应新生儿溶血状况以及总胆红素含量的指标。
综上所述,COHb的升高多与溶血有关,可以作为总胆红素的测定指标。而母乳等所导致的黄疸患儿其体内COHb水平并没有明显增加。因此,具体病因的诊断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
[1]刘俐.我国新生儿黄疸诊治现状和面临的挑战[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04:198-202
[2]丁媛媛,杨可达,杨金慧.新生儿黄疸诊疗的若干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09:132-134+41
[3]陈继.探讨新生儿黄疸诊疗新进展[J].中外医疗,2011,03:174-175
关键词:碳氧血红蛋白;新生儿黄疸;临床诊断;
作为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疾病,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多样,且危害性较大【1】,因此,在发病早期进行准确诊断及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体内一氧化碳(CO)的主要来源是血红素的分解。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有国外学者提出内源性CO可作为检测体内胆红素产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对新生儿黄疸病因诊断以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意义【2】。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报道不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碳氧血红蛋白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病因检测的实际临床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16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其中男104例,女60例,体重2450-4370g。排除母亲吸烟患儿。根据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分为ABO溶血组,54例、颅内出血组,53例、复发母乳性黄疸组,57例。选择同期入院的164例无病理性黄疸患儿为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无窒息缺氧史、血气分析正常,其中男102例,女62例。观察组16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如胎龄、出生体重、日龄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同时取新生儿黄疸患儿及对照组新生儿动脉化毛细血管血100?l,仪器使用800系列全自动生化血气分析仪附加的270-血氧仪(德国拜耳公司生产),作血气分析,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以其占总血红蛋白百分比(%)表示。利用CXX生化自动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生产)测定新生儿黄疸患儿以及对照组新生儿静脉血STB含量,以mol/L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18.0软件来进行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取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BO溶血组
2.2 颅内出血组
2.3 复发性母乳黄疸组
3 结论
新生儿黄疸常见病因包括溶血、感染、出血以及母乳等【3】。目前认为,高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含量增加以及胆红素结合减少。临床实践发现,母乳性黄疸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含量高出正常值很多,但其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几率很小,而新生儿溶血或其它原因导致的胆红素含量短期内的迅速增加则很容易导致黄疸的发生,致残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在黄疸早期,确定高胆的发生原因对于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164例黄疸患儿体内ST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在溶血组中,54例黄疸患儿的COHb为(3.73±0.74)%,对照组新生儿(2.12±0.21)%,增加最为显著,表明如果患儿发生血管内溶血,胆红素含量增加是导致高胆的重要原因。在颅内出血组中,出血组患儿COHb水平较对照组增加,但增加程度低于溶血组,表明血管外溶血所导致的胆红素产量增加程度不如血管内溶血,当然,这还可能与出血量存在关系,有待深入研究。在母乳组中,黄疸患儿COHb水平较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原因并不是胆红素产量的增加。因此,CHOb测定可以作为一项反应新生儿溶血状况以及总胆红素含量的指标。
综上所述,COHb的升高多与溶血有关,可以作为总胆红素的测定指标。而母乳等所导致的黄疸患儿其体内COHb水平并没有明显增加。因此,具体病因的诊断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
[1]刘俐.我国新生儿黄疸诊治现状和面临的挑战[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04:198-202
[2]丁媛媛,杨可达,杨金慧.新生儿黄疸诊疗的若干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09:132-134+41
[3]陈继.探讨新生儿黄疸诊疗新进展[J].中外医疗,2011,03: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