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手机通讯业发展越来越迅速,手机辐射问题也引来大家的关注。本文以国家发行的《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为标准,参考相关文献,通过名词解释、案例分析、数据调查的方法,提出两个争论——手机辐射与手机信号的关系和手机辐射与人脑记忆。本文以我国的手机通讯发展为背景,意在从手机辐射危害人类健康的角度分析手机辐射存在的潜在危机,在进一步探讨两个争论的基础上得出虽然手机辐射不能绝对意义上损害人体健康,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健康和人脑记忆。所以要正确对待手机辐射并做好预防,本文的结尾处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关键词:手机辐射 人体健康 记忆力 潜在危机 预防
一、引言
如今,信息产业异常发达,手机由于传达信息迅速,方便易携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必需品之一。由于近些年手机产业发展迅速,我国居民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加,手机带给我们极大的便捷。回看手机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速度惊人,规模壮大,尤其是我国的手机通讯市场正在以成倍的、超常规模的、跳跃式的发展形势前进。自从1987年中国电信开办手机业务以来,我国的手机拥有量迅速增长。同时,手机产业的发展也使人们更加关注手机辐射对我们的危害。假设手机会危害使用者的健康,它将成为本世纪代表性的污染源中的一种,不管危害是小是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的健康。
事物具有相对性,在某一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另一方面就具有消极意义。移动基站是传达手机功率的中转站,手机规模的扩大,一定会增加移动基站的设置,这必将加大手机辐射的范围。当它的强度与作用时间达到一定限值时,就会对物质产生损害。人们在使用手机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它存在的电磁辐射污染,本文意在探讨手机发展的同时存在的辐射污染的潜在危机。作者运用了名词解释、案例分析、数据调查的方法提出了手机辐射与信号的关系、手机辐射与人脑记忆两个争论并得出手机辐射与手机信号有关并会影响人脑记忆的结论。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出了预防方法,并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手机辐射的相关概念
1.手机辐射
手机辐射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用来进行信息传递。手机辐射的衡量标准是SAR值—在单位时间内单位物质吸收的电磁波辐射的量。1
2.测量标准
(1)功率密度标准
功率密度是指单位面积能够接收到的辐射功率,它用于测量信号的强弱。2
(2)比吸收率标准
比吸收率(SAR)的定义是:给定的密度的体积微元内质量微元所吸收的能量微元对时间的微分值。其实就是单位时间和单位生物所吸收的电磁的能量。相比功率密度它更难操作,它需要人体来配合,数据算法也很复杂难计算。
3.手机辐射大小的决定因素
手机的辐射有很多因素造成。其中有自身的因素,例如:天线、外观等;还取决于实际应用中,例如:基站的设置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周围的地理环境等。实际上手机里激战越远辐射越大,越近辐射越小。
三、手机辐射的争论与标准
关于手机辐射的问题已经讨论很久了,手机辐射到底有多大的危害至今一直尚无定论。尽管一些实验表明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但也有一些实验表明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并无有害影响。对于此问题的争论,本文将从手机辐射影响人体健康的角度进行探析。
1.手机辐射的争论
争论一:手机信号与辐射的关系
手机辐射的强弱与手机信号强弱是否存在联系?
几年前,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手机在没电的时候接打电话辐射会比原来增加一千倍。经过证实发现,手机辐射的大小与手机电量无关,真正影响手机辐射的是手机的发射功率,由于手机的发射功率与信号强弱有关,所以也可以说,辐射大小和信号有关。
当手机信号比较强时,手机可以轻松捕捉到信号,手机只需发射较小的功率,此时辐射比较小;信号比较弱时,手机就会加大发射功率,为了接受更多的信号,同时,辐射就大。因此,在信号不好时接打电话辐射就大。
手机信号的强弱与周围环境有关,在地铁、电梯等封闭的空间里手机信号就较弱,这也是在地铁、电梯里打电话辐射较强的原因。
争论二:手机辐射对人脑记忆的影响
人们在高频度使用手机的时候往往会感到自己记忆力下降,反应比较迟钝。手机辐射真的会影响人脑的记忆力吗?
手机辐射损伤机制。人体本身是一种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活动包括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它们对电磁波很敏感,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它们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
非热效应是指人体本身就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弱磁场,外界电磁波干扰后,原本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机体的功能就遭到了破坏。虽然人体被手机辐射后, 体温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本来的自身磁场已经被打乱了,影响了人体的循环、免疫、等功能。
累积效应是指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同时作用于人体,二种双重伤害同时产生,前者还未恢复,后者又进行侵袭。此刻,造成的伤害会发生累积,时间久了就形成一种病,危害人体健康。长期辐射环境下生活的人群更是这样。[1]
综上所述,手机辐射在长时间内对人类机体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能确定在短期内是否也具备此影响。所以,对于手机辐射是否会影响人脑记忆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和验证。
2.标准制定的难度
由于手机辐射问题受到各方关注,因此近年来,各国开始制定本国的标准。我国《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中规定的“任意10g生物组织、任意连续6min平均比吸收率(SAR)值不超过2.0W/kg”。
每个国家采用的手机辐射标准根据本国需要而定,手机辐射标准之所以难以取得一致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手机辐射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客体对手机辐射的反应程度不同;手机作为辐射体本身因其不同型号不同强度等内在原因不同而不同;人们作为它的使用者因为年龄、体质不同而不同。当前,缺少确切的案例来证明手机辐射对人体危害极大,因此,想要判断手机辐射的结果导致手机使用者患病是较为困难的。
(2)由于时间的问题,短期的检测和实验无法证明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手机辐射本身就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验数据至少要五年以上。
(3)现在对于手机辐射还没有确切的标准,国际上还尚无定论。[2]
四、手机辐射的预防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对于手机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常识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手机辐射产生的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
手机存在辐射问题众所周知,但是,真正了解它的人却不多。本篇论文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了解并关注到这个问题,知道它的严重性,从而减少它对我们人群造成的伤害。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意建,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引起大家的共鸣:
(1) 降低玩手机的时间。尽量避免使用手机。
(2) 电话接听之前,使手机远离头部,接通后几秒再移至耳边位置。
(3) 接听电话时,避免用听筒,尽量使用耳机接听。
(4) 夜晚睡觉前,将手机远离身体和头部。
(5) 不要在手机充电时使用手机。
(6) 避免将手机放在胸前和腰间,要放在包里。
(7) 不要边走边打电话,固定在一个地方打完再继续做事。
注释:
1. 引自百度百科
2. 引自百度百科
3. 引自《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
参考文献:
[1]钟廷,赵冉冉,张文华. 手机辐射对学习记忆的影响[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1(4):281-283.
[2]高志前.刘彦. 移动电话辐射标准之争[J].科技导报,2001,(2)
[3]盖洛特调查机构. 手机辐射调查报告[EB/OL].www.51diaocha.net.
关键词:手机辐射 人体健康 记忆力 潜在危机 预防
一、引言
如今,信息产业异常发达,手机由于传达信息迅速,方便易携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必需品之一。由于近些年手机产业发展迅速,我国居民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加,手机带给我们极大的便捷。回看手机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速度惊人,规模壮大,尤其是我国的手机通讯市场正在以成倍的、超常规模的、跳跃式的发展形势前进。自从1987年中国电信开办手机业务以来,我国的手机拥有量迅速增长。同时,手机产业的发展也使人们更加关注手机辐射对我们的危害。假设手机会危害使用者的健康,它将成为本世纪代表性的污染源中的一种,不管危害是小是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的健康。
事物具有相对性,在某一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另一方面就具有消极意义。移动基站是传达手机功率的中转站,手机规模的扩大,一定会增加移动基站的设置,这必将加大手机辐射的范围。当它的强度与作用时间达到一定限值时,就会对物质产生损害。人们在使用手机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它存在的电磁辐射污染,本文意在探讨手机发展的同时存在的辐射污染的潜在危机。作者运用了名词解释、案例分析、数据调查的方法提出了手机辐射与信号的关系、手机辐射与人脑记忆两个争论并得出手机辐射与手机信号有关并会影响人脑记忆的结论。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出了预防方法,并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手机辐射的相关概念
1.手机辐射
手机辐射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用来进行信息传递。手机辐射的衡量标准是SAR值—在单位时间内单位物质吸收的电磁波辐射的量。1
2.测量标准
(1)功率密度标准
功率密度是指单位面积能够接收到的辐射功率,它用于测量信号的强弱。2
(2)比吸收率标准
比吸收率(SAR)的定义是:给定的密度的体积微元内质量微元所吸收的能量微元对时间的微分值。其实就是单位时间和单位生物所吸收的电磁的能量。相比功率密度它更难操作,它需要人体来配合,数据算法也很复杂难计算。
3.手机辐射大小的决定因素
手机的辐射有很多因素造成。其中有自身的因素,例如:天线、外观等;还取决于实际应用中,例如:基站的设置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周围的地理环境等。实际上手机里激战越远辐射越大,越近辐射越小。
三、手机辐射的争论与标准
关于手机辐射的问题已经讨论很久了,手机辐射到底有多大的危害至今一直尚无定论。尽管一些实验表明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但也有一些实验表明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并无有害影响。对于此问题的争论,本文将从手机辐射影响人体健康的角度进行探析。
1.手机辐射的争论
争论一:手机信号与辐射的关系
手机辐射的强弱与手机信号强弱是否存在联系?
几年前,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手机在没电的时候接打电话辐射会比原来增加一千倍。经过证实发现,手机辐射的大小与手机电量无关,真正影响手机辐射的是手机的发射功率,由于手机的发射功率与信号强弱有关,所以也可以说,辐射大小和信号有关。
当手机信号比较强时,手机可以轻松捕捉到信号,手机只需发射较小的功率,此时辐射比较小;信号比较弱时,手机就会加大发射功率,为了接受更多的信号,同时,辐射就大。因此,在信号不好时接打电话辐射就大。
手机信号的强弱与周围环境有关,在地铁、电梯等封闭的空间里手机信号就较弱,这也是在地铁、电梯里打电话辐射较强的原因。
争论二:手机辐射对人脑记忆的影响
人们在高频度使用手机的时候往往会感到自己记忆力下降,反应比较迟钝。手机辐射真的会影响人脑的记忆力吗?
手机辐射损伤机制。人体本身是一种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活动包括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它们对电磁波很敏感,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它们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
非热效应是指人体本身就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弱磁场,外界电磁波干扰后,原本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机体的功能就遭到了破坏。虽然人体被手机辐射后, 体温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本来的自身磁场已经被打乱了,影响了人体的循环、免疫、等功能。
累积效应是指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同时作用于人体,二种双重伤害同时产生,前者还未恢复,后者又进行侵袭。此刻,造成的伤害会发生累积,时间久了就形成一种病,危害人体健康。长期辐射环境下生活的人群更是这样。[1]
综上所述,手机辐射在长时间内对人类机体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能确定在短期内是否也具备此影响。所以,对于手机辐射是否会影响人脑记忆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和验证。
2.标准制定的难度
由于手机辐射问题受到各方关注,因此近年来,各国开始制定本国的标准。我国《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中规定的“任意10g生物组织、任意连续6min平均比吸收率(SAR)值不超过2.0W/kg”。
每个国家采用的手机辐射标准根据本国需要而定,手机辐射标准之所以难以取得一致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手机辐射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客体对手机辐射的反应程度不同;手机作为辐射体本身因其不同型号不同强度等内在原因不同而不同;人们作为它的使用者因为年龄、体质不同而不同。当前,缺少确切的案例来证明手机辐射对人体危害极大,因此,想要判断手机辐射的结果导致手机使用者患病是较为困难的。
(2)由于时间的问题,短期的检测和实验无法证明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手机辐射本身就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验数据至少要五年以上。
(3)现在对于手机辐射还没有确切的标准,国际上还尚无定论。[2]
四、手机辐射的预防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对于手机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常识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手机辐射产生的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
手机存在辐射问题众所周知,但是,真正了解它的人却不多。本篇论文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了解并关注到这个问题,知道它的严重性,从而减少它对我们人群造成的伤害。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意建,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引起大家的共鸣:
(1) 降低玩手机的时间。尽量避免使用手机。
(2) 电话接听之前,使手机远离头部,接通后几秒再移至耳边位置。
(3) 接听电话时,避免用听筒,尽量使用耳机接听。
(4) 夜晚睡觉前,将手机远离身体和头部。
(5) 不要在手机充电时使用手机。
(6) 避免将手机放在胸前和腰间,要放在包里。
(7) 不要边走边打电话,固定在一个地方打完再继续做事。
注释:
1. 引自百度百科
2. 引自百度百科
3. 引自《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
参考文献:
[1]钟廷,赵冉冉,张文华. 手机辐射对学习记忆的影响[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1(4):281-283.
[2]高志前.刘彦. 移动电话辐射标准之争[J].科技导报,2001,(2)
[3]盖洛特调查机构. 手机辐射调查报告[EB/OL].www.51diao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