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2
摘 要 随着课改的实施,高中体育教学方式也与时俱进,呈现出新面貌。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便是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开展的一种连续性、系统性很强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旨在拓宽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更乐于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本文阐述了新课改后高中体育课实施选项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中体育选项教学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办法,以更好地将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落到实处,提高体育课选项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体育课 选项教学
一、高中体育课实施选项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需求
选项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选其所爱”,自然容易“爱其所选”,如此,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是心情愉悦的;同时,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也使学生时常怀有的挫折苦闷等不良心理情绪得以更好地宣泄,实现情绪转移,心理负担减轻,生活态度更积极。
(二)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般而言,“喜欢教师”和“受别人影响”是高中学生进行课程选项的重要理由。通过选项教学,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一种更紧密的“共承担、共分享”的“革命”友谊,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得以建立。而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活动,学生也能更正确地评价自己,有助于疏解某些消极的想法,抑制某种不良的行为,因而,高中学生的生活变得更愉快,身心也更健康。
(三)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高中体育课选项一般都设置有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拉拔河、健美操等项目,形式多以集体运动为主,体现出较高的合作性。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与对抗竞争的意识在体育课选项教学中的比赛活动和对抗训练中得到了有效地发挥。竞技PK的刺激作用,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情绪调节、抵抗压力、抵抗挫折、社会适应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有助于培养“热爱体育”的健身意识
传统的体育课程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喜爱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心理。而个性化、多元化趋势是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在教学中,学生从被动接受的一方转变成为了主动选择的一方,选课制的特点和优势使得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更浓厚,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不再是一句难以贯彻执行的口号,而是在无形中促使学生身体力行,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目前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师资有限、场地器材缺乏
选项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选项各异,涉及的项目范围较广且较分散,使得体育教师的课时量增加,而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对选项任教不能胜任等条件限制,再加上学校场地器材等设施的相对缺乏,这诸多因素使得大多数学校只能大同小异地开设篮球、排球、健美操等极少的项目,失去了选项教学的特色,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过小,起不到选项教学的积极效果。
(二)选项不均,各项目人数差异较大
学生自主选择教学项目,大家的喜好各有不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选项人数不均衡,有的项目参与人数过多,有的项目参与人数过少的现象,因此,上课难度系数增加,教学资源分配难免有偏颇,教师之间也相对容易产生某种不和谐的因素,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认识不足,选择不坚定
如果学生没有切实了解到选项的意义、目的,不同项目的特点及其锻炼价值,以及所选项目是否符合自己的特点及需要等,就容易造成选择项目时的盲目和偏颇。而对所选的项目认识肤浅,对学习的效果寄予高期望,低估学练中有可能出现的障碍或困难,这样的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比较容易遭遇挫败,他们学习的决心就很容易发生动摇,由此,选项教学的积极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四)教学思想落后,方法老套,选项教学的实效性不足
如果教师没能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缺乏对体育选项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且教学方法不更新,不与时俱进,不能正确处理好新情况下的“教”与“学”的关系,这将会大大降低了选项教学的效果。传统的组织教法很难兼顾到各个学生在技能水平、身体素质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差异情况,学习的内容、要求和练习都按照传统的统一模式去授课,很容易导致“传授与吸收不匹配”的现象发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实施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确定适宜的选项内容
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保证教学秩序良好开展的同时,也结合各学校不同的场地安排、器材设施,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基础以及教师不同的教学特色来开展选项活动。既可以开展如篮球、羽毛球、接力赛跑、游泳等传统项目;也可以开展如搏击操、街舞、跆拳道、摔跤等新兴项目。同时,项目的考核内容、标准应该在选课前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以做出更好地课程选择。
(二)加强选择项目的指导,合理调控各选项人数
在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学生是“选”的主体,但学生的具体项目,选择项目的基本依据和方式还是需要由教师协助确立,加强对学生选择项目的指导,可在选课开始阶段,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及学生实际意愿等情况来确定选项内容,可让每个学生填报三个志愿,以第一志愿为主,再根据所有报名人数和项目进行汇总统计后,进行适当地机动性调整,以此来均衡各选项人数,以利于选项教学的开展。
(三)加强思想教育,确立学生选项学习信心
体育教师要对该项目的相关知识多做介绍,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通过思想教育加深学生对体育项目功能、技能要求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更坚定自己的项目选择和学习的信心,培养“热爱体育、享受运动”的健身观,积极锻炼,健康成长。 (四)改进教学能力,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改后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要求体育教师拥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和组织教学能力,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势在必行。由于具体项目特点、教学条件、学生基础水平各有高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也要相对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更有针对性,讲授方式要简明易懂,并且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争优,探索更佳的选项教学模式,使学生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要转变以往传统的不合时宜的体育教学方式,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变得更自主,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对资优生强调“指导其自学”;对一般的学生强调“带领其学习”。如此不同层次的引导方法,更有利于学生不同水平的提高。即便同一练习,也要按方法、按数量、按难度,分层次地进行专项技术教学,促进专项教学效果的提高。
(五)改变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的评价往往过于强调素质和技能的评定,学生无法自主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学习兴趣得不到充分地调动,体育课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必须适宜地改变考核评价方式,坚持“以过程评价为主,以结果评价为辅”,突出评价的反馈作用与激励作用。以自评、互评、师评、专项技能考核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对不同起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适宜的评价标准,如此才能得出准确的评价,也由此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锻炼的热情,活跃体育课堂的氛围,让体育课变得更有吸引力。
四、总结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热爱体育、享受体育”的健身意识,进一步提升其运动技术水平,强健其体魄,促进其身心健康,是新课改后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实施的主要目的。要做到正确、合理、有效地进行选项教学,这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踏踏实实地实践,认真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把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做得更深入实际、更富有成效,为学生创造更多元的学练形式,更有价值的学练内容,切实发挥体育选项教学的优势与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文奎.对高职体育选项教学实施过程中所存问题的探究[J].科技信息.2010(21):292.
[2] 董玉良.如何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J].科技信息.2011(6):315-316.
[3] 王德义.新课程下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策略初探[J].体育世界.2013(5):89-102.
[4] 胡北.高中体育实施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研究[J].体育世界.2011(11):90-105.
[5] 徐景山.浅谈如何搞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J].才智.2011(29):139.
摘 要 随着课改的实施,高中体育教学方式也与时俱进,呈现出新面貌。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便是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开展的一种连续性、系统性很强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旨在拓宽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更乐于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本文阐述了新课改后高中体育课实施选项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中体育选项教学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办法,以更好地将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落到实处,提高体育课选项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体育课 选项教学
一、高中体育课实施选项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需求
选项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选其所爱”,自然容易“爱其所选”,如此,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是心情愉悦的;同时,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也使学生时常怀有的挫折苦闷等不良心理情绪得以更好地宣泄,实现情绪转移,心理负担减轻,生活态度更积极。
(二)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般而言,“喜欢教师”和“受别人影响”是高中学生进行课程选项的重要理由。通过选项教学,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一种更紧密的“共承担、共分享”的“革命”友谊,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得以建立。而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活动,学生也能更正确地评价自己,有助于疏解某些消极的想法,抑制某种不良的行为,因而,高中学生的生活变得更愉快,身心也更健康。
(三)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高中体育课选项一般都设置有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拉拔河、健美操等项目,形式多以集体运动为主,体现出较高的合作性。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与对抗竞争的意识在体育课选项教学中的比赛活动和对抗训练中得到了有效地发挥。竞技PK的刺激作用,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情绪调节、抵抗压力、抵抗挫折、社会适应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有助于培养“热爱体育”的健身意识
传统的体育课程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喜爱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心理。而个性化、多元化趋势是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在教学中,学生从被动接受的一方转变成为了主动选择的一方,选课制的特点和优势使得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更浓厚,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不再是一句难以贯彻执行的口号,而是在无形中促使学生身体力行,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目前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师资有限、场地器材缺乏
选项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选项各异,涉及的项目范围较广且较分散,使得体育教师的课时量增加,而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对选项任教不能胜任等条件限制,再加上学校场地器材等设施的相对缺乏,这诸多因素使得大多数学校只能大同小异地开设篮球、排球、健美操等极少的项目,失去了选项教学的特色,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过小,起不到选项教学的积极效果。
(二)选项不均,各项目人数差异较大
学生自主选择教学项目,大家的喜好各有不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选项人数不均衡,有的项目参与人数过多,有的项目参与人数过少的现象,因此,上课难度系数增加,教学资源分配难免有偏颇,教师之间也相对容易产生某种不和谐的因素,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认识不足,选择不坚定
如果学生没有切实了解到选项的意义、目的,不同项目的特点及其锻炼价值,以及所选项目是否符合自己的特点及需要等,就容易造成选择项目时的盲目和偏颇。而对所选的项目认识肤浅,对学习的效果寄予高期望,低估学练中有可能出现的障碍或困难,这样的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比较容易遭遇挫败,他们学习的决心就很容易发生动摇,由此,选项教学的积极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四)教学思想落后,方法老套,选项教学的实效性不足
如果教师没能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缺乏对体育选项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且教学方法不更新,不与时俱进,不能正确处理好新情况下的“教”与“学”的关系,这将会大大降低了选项教学的效果。传统的组织教法很难兼顾到各个学生在技能水平、身体素质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差异情况,学习的内容、要求和练习都按照传统的统一模式去授课,很容易导致“传授与吸收不匹配”的现象发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实施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确定适宜的选项内容
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保证教学秩序良好开展的同时,也结合各学校不同的场地安排、器材设施,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基础以及教师不同的教学特色来开展选项活动。既可以开展如篮球、羽毛球、接力赛跑、游泳等传统项目;也可以开展如搏击操、街舞、跆拳道、摔跤等新兴项目。同时,项目的考核内容、标准应该在选课前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以做出更好地课程选择。
(二)加强选择项目的指导,合理调控各选项人数
在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学生是“选”的主体,但学生的具体项目,选择项目的基本依据和方式还是需要由教师协助确立,加强对学生选择项目的指导,可在选课开始阶段,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及学生实际意愿等情况来确定选项内容,可让每个学生填报三个志愿,以第一志愿为主,再根据所有报名人数和项目进行汇总统计后,进行适当地机动性调整,以此来均衡各选项人数,以利于选项教学的开展。
(三)加强思想教育,确立学生选项学习信心
体育教师要对该项目的相关知识多做介绍,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通过思想教育加深学生对体育项目功能、技能要求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更坚定自己的项目选择和学习的信心,培养“热爱体育、享受运动”的健身观,积极锻炼,健康成长。 (四)改进教学能力,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改后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要求体育教师拥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和组织教学能力,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势在必行。由于具体项目特点、教学条件、学生基础水平各有高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也要相对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更有针对性,讲授方式要简明易懂,并且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争优,探索更佳的选项教学模式,使学生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要转变以往传统的不合时宜的体育教学方式,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变得更自主,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对资优生强调“指导其自学”;对一般的学生强调“带领其学习”。如此不同层次的引导方法,更有利于学生不同水平的提高。即便同一练习,也要按方法、按数量、按难度,分层次地进行专项技术教学,促进专项教学效果的提高。
(五)改变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的评价往往过于强调素质和技能的评定,学生无法自主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学习兴趣得不到充分地调动,体育课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必须适宜地改变考核评价方式,坚持“以过程评价为主,以结果评价为辅”,突出评价的反馈作用与激励作用。以自评、互评、师评、专项技能考核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对不同起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适宜的评价标准,如此才能得出准确的评价,也由此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锻炼的热情,活跃体育课堂的氛围,让体育课变得更有吸引力。
四、总结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热爱体育、享受体育”的健身意识,进一步提升其运动技术水平,强健其体魄,促进其身心健康,是新课改后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实施的主要目的。要做到正确、合理、有效地进行选项教学,这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踏踏实实地实践,认真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把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做得更深入实际、更富有成效,为学生创造更多元的学练形式,更有价值的学练内容,切实发挥体育选项教学的优势与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文奎.对高职体育选项教学实施过程中所存问题的探究[J].科技信息.2010(21):292.
[2] 董玉良.如何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J].科技信息.2011(6):315-316.
[3] 王德义.新课程下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策略初探[J].体育世界.2013(5):89-102.
[4] 胡北.高中体育实施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研究[J].体育世界.2011(11):90-105.
[5] 徐景山.浅谈如何搞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J].才智.2011(2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