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改革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sunn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首先阐述了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最后较系统地论述了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教育 体育 教学改革
  在现实初中体育考试制改革下,新教师如何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如何改变自己,对新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作为新教师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改革,重视和加强创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是摆在新教师面前的难题,也是我们新教师必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家长及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有所不同,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
  1.学校体育的实施,由于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很多学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4)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2.忽视学校体育教育。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忽视了“身体第一”。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训练和作用。
  3.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要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人们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耍,而没有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体育教学的认识,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情操和审美观念,从而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
  2.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1)动员鼓励中学生积极报考体育院校,不断充实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积蓄后备力量。(2)积极组织或参加市、县、乡运动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与体育教师工作水平。(3)关心广大体育教师生活,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4.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应大力推广体育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努力做到德、智、体有机结合、全面发展。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从单向教学目标向多项目标转化;从单调体育向愉快体育转化(以游戏性方式);从微观的体育教学管理向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向转化,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2.主体性原则。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过去的“放羊式”教学转化为愉快的开放性、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
  3.普遍性与指导性原则。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要符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所获得的效果要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所以在选择方法与手段上,要有针对性,实效性,简单易学,锻炼效果好,课堂练习密度合理,运动量适宜,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4.完善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各项都全面发展。
  认真分析和思索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发展局面。
  总之,我们现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考虑的应该是“把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质作为重点”,就像我们语文书上学的“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我们学生的体质才能提升上来。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透过语言文字去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多途径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竞争机制,评选语文学习积极分子,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每日组织一位"小老师"领读,既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经过一段
【摘 要】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发生深刻变化与全面转型的时期,无时无刻不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行着重大的冲击。本文从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出发,分析了社会转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应当创新和改进工作思路。  【关键词】社会转型 思想政治工作 困惑 对策  引言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高速发展时期,一方面,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
【摘 要】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疑惑和难题,本文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归纳整理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分析理解与记忆相结合法、诵读法等方法,明确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方法 高中  广东高考语文科试卷从 2004 起由本省命题。从试卷各题的情况看,近年广东考生及格率都偏低,特别是文言文翻译的成绩。以 2006 年为例,第四大题古文断句与翻译平均得分接近及格(题分 21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老师总是感觉课程内容太简单,在教学中总是感觉枯燥,没有内容可讲,在多数学生心目中,思想品德课不是主课,而且其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于是在课堂上出现
前言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初中政治教学要更加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要从三方面进行思考,即培养学生的优质人格、科学思考方法、创造性思维三个方面。人文精神的熏陶不仅能够净化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优质人格、科学思考方法、创造性思维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