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的探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始终是高中教育的难点,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只重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解题过程的关注,这就无法实现对学生的反思能力的充分培养.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扭转自身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更充分的反思空间,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及合理地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如此才能够实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过程;反思能力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变得日益多元化.高中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充分地培养高中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需要积极地采取灵活的手段,加强高中生的知识反思能力.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能够借助数学解题过程,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对于广大高中生而言,反思能力的培养具备多方面的价值,对其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因此,有必要积极研究高中生数学知识反思能力的内涵以及价值,探究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强化高中数学教师对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视程度以及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实践参考.
  一、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内容和价值
  进入高中阶段之后,数学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点,而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内容
  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学生无论是在知识积累层面还是在思维能力方面,都已經具备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因此,积极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反思能力已经成为可能.
  第一,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首先体现在他们对具体的题目的反思上.进入高中阶段之后,数学习题的难度在不断增大,也正是因此,高中生出现数学解题错误的概率也在不断地提升.通过教师的讲解,高中生知道正确的答案以及解题思路之后,需要对自己的错误进行积极的反思,也就是积极地思考自己究竟在哪一个步骤上出现了错误.
  第二,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还应该涉及对数学知识体系掌握情况的反思.高中生在解题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所运用的不是某一个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一旦出现解题错误的情况,就应该充分反思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情况,借助这种手段能够实现对自身素养的充分提升.
  第三,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还体现在对知识点的探索层面上.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高中生不仅应该掌握一系列的客观解题思路,同时还需要具备对知识的大胆质疑精神.也正是因此,要想借助高中数学解题过程积极地培养高中生的反思能力,还需要引导学生多问一个为什么,也就是能够培养学生多元化看待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价值
  受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影响,积极地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价值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认可.
  第一,借助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高中数学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有着空前的难度,很多高中生单纯依靠机械的解题训练,往往难以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充分掌握,而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点更为深入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二,通过对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引导他们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有机串联,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更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相关的知识点展开反思,对高中生的数学知识点的串联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而借助这一形式,能够有效地培养高中生更为宏观的知识思维,从而夯实高中生的知识基础.
  第三,引导学生展开解题过程中的数学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养成也具备较为积极的价值.在高中阶段,很多题目的解决方案是多元化的,通过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索能力的养成,借助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实现对学生知识素养的充分提升,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更为迅速的进步,尤其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更为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这对学生的终身成长具有积极的价值.
  二、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在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价值已经受到了较为普遍的关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手段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这些教学不足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培养学生反思的积极性
  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学生的学习压力会陡然增大,尤其是对于数学这一学科而言,学生每天需要面对大量的作业题目.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生因为任务压力过大,所以在具体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往往更侧重于机械性地完成解题任务.也正是因此,学生反思的积极主动性就会遭到扼杀.而教师要想充分培养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反思能力,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客观学习情况,然后充分培养学生的反思积极性.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规避对“量”的依赖,转而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反思空间.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规避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的书山题海教学策略,改变单纯注重以解题数量取胜的教学理念.但是,教师通过对学生数学习题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放任不管,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也有时间展开充分的思考.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可以为学生的反思能力养成提供更多的客观保障.
  其次,教师在针对学生展开反思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针对学生制订客观的学习计划.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解题活动并非完全无法进行反思,但是依靠学生个体的力量,所能够展开的反思活动存在着零星化、碎片化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借助解题过程实现的反思效果就不是特别明显.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为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反思计划,比如,教师可以让每一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一个“解题反思本”,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把自己的点滴反思记录下来,实现水滴石穿的效果,帮助学生实现更为长远的知识成长.   (二)转变传统教学的思路
  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更为偏重于对学生的知识点渗透,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高中生的解题过程往往也会一味地追求答案的正确,而忽视了对知识点背后的逻辑反思.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侧重于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因此,未来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着重阐述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的反思.
  比如,在解决绝对值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渗透给学生的思路方法包括分类讨论法、零点分段讨论法、两边平方法以及几何意义法等多种思维模式.借助这种解题方法的渗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知识思维,从而在解题的过程中,实现对自己解题思路的更为深入的反思.
  (三)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
  要想充分培养学生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反思能力,教师除了积极地给予学生更为自由灵活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思路之外,还需要充分地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很多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因循守旧,因此无法实现对学生的质疑精神的有效培养.所以,在对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培养的大主题背景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从而实现对自身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反思.
  第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一题多解的题目进行大胆的质疑.在高中阶段,很多数学题目的解法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一题多解现象.为了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效率充分提升,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会将所有的解题思路都介绍给学生.但是,教师在课后安排作业引导学生解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反思更多的解题思路,借助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更为充分的提升.
  第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讨论,从而实现更为高效的反思效果.高中数学题目存在着客观的解决困难,很多学生单纯依靠自身的能力往往无法实现更为理想化的反思效果.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开展过程中,还应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由此让不同学生的反思成果得到汇集,从而让学生集思广益,共同成长.
  第三,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共同参与解题,以此助推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结成学习小组,大家共同解题,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实现思维碰撞,从而推动自身的反思能力.
  (四)合理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高中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反思能力之所以无法得到充分的提升,其中一个较为核心的原因在于他們的知识视野受限,在没有对比的背景下,学生要想进行对相关知识的反思无疑也存在着客观的困难.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比如,教师在展开相关定理的教学介绍的过程中,还应该全方位地介绍某一个知识点的形成背景和推论过程.借助这种多元化的知识渗透形式,引导学生回溯数学知识的本源,由此可以为学生的反思能力的提升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接受能力,自由地涉猎一些课外知识,借助这种形式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高中生反思能力的提升.
  总之,高中数学解题练习是高中生所接受的较为频繁的日常训练,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很多教师单纯关注学生的解题准确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反思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无法得到充分的提升.未来,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扭转自身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更充分的反思空间,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及合理地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如此才能够实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给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实践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晓燕.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读写算,2020(29):103-104.
  [2]吴秋华.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探究[J].求学,2020(28):43-44.
  [3]郑波.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培养反思能力“三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0(15):77-78.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主要侧重传授学生数学学科知识,对于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数学课程中的策略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结合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基于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学生情境体验、注重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等策略,树立了全员思政、全时思政的教学过程,为高中数学的课程思政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  【关键词】情境认知学习理论;高中数学;课程思政  一、引言  情境认知
【摘要】有些教师表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尚未完全养成,在教学过程中,其往往难以实现对题干信息的充分理解,继而不利于学生有效利用相关知识合理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从数学教师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如何在解题过程中合理运用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知识进行解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旨在有效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与变革,从而有效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教育;
【摘要】数学抽象素养是通过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素养.数学抽象经历了简约阶段、符号阶段、普适阶段,同时具有实物抽象、半符号抽象、符号抽象和形式化抽象四种表现形式.高中函数概念在高中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数学抽象素养的角度分析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函数概念的抽象.本文将从数学抽象素养的内涵及水平划分、阶段及表现形式、各表现形式在人教A版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