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冷链物流作为“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领域,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但其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短板。运用数据对比法剖析冷链物流人才短缺等发展短板。结合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实际情况提出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冷链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培养智能化冷链管控能力等对策建议,为推动冷链物流在“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参考。
【基金项目】
: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21ZD009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冷链物流作为“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领域,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但其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短板。运用数据对比法剖析冷链物流人才短缺等发展短板。结合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实际情况提出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冷链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培养智能化冷链管控能力等对策建议,为推动冷链物流在“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参考。
其他文献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全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和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健康中国战略下人们保险意识日益增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作为医保与商业健康险相互衔接的一部分得以爆发式增长。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在业内俗称“惠民保”,是由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指导、商业保险公司运作、衔接基本医保的补充医疗保险,是适应当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发展需要的新探索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4年来坚持探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并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政策,创新运用矩阵管理模型在长三角区域建设公立医院党建联盟。通过深度访谈、文献研究等方式确立涵盖组织架构、沟通机制、长效合作机制以及资金保障机制的基本模型及应用策略。在党建联盟中开展党委会“保落实”督办机制项目合作研究、创新廉洁建设工作模式项目合作研究等,并将研究成果在党建联盟中分享运用,取得一定成效。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规模、网点数量、盈利水平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已逐渐成为中国新兴的金融机构,但由于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资本充裕程度不高、信息系统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其风险控制水平相对滞后,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还主要集中在信贷和市场方面。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强监管”的大环境下,因为操作风险原因导致的金融案件频发,加之监管处罚力度的加大,城市商业银行在
按照党二十大报告的要求,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势在必行。作为根植地方的职业院校将在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独特优势。通过总结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帮扶钓鱼村的实践和经验,提出基于“党建+专业+课程”的乡村振兴服务模式,通过以驻村干部为链接点,促进村、校党组织的联合建设;以产业与专业融合为主线,发挥专业促产业的作用;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发挥师生在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提出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激发师生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AIGC等技术的普及,科技公司加快扩张,逐步进入金融领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形成冲击,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压力。如何转变为数字思维,建立优秀的技术体系,成立高效的数字金融机构,是银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本文基于G银行进行分析,主要对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G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本文首先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其次,分析金融科技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政策的调整,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阶段,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社会难题。与此同时,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和LPR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利差逐渐缩小,竞争日趋激烈。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才能在动荡复杂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赢取发展机遇。本文创新地选取农村商业银行这一扎根县域经济的法人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农村商
为进一步厘清高职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密切关系,更好发挥高职院校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等方面的问题。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应在优化人才培养、精准产教融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技能培训、大力宣传引导等方面综合施策,更加精准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把人才和人才工作放到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是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最重要的一个层级,企业能否最大化的调动发挥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决定了是否可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进而影响公司愿景的实现。近年来面临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以及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压力,G公司对中层管理人才的要求正在由量向质转变。G公司中层管理岗位的主要职责是去努力推动、落实、执行企业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2021年3月13日,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分别降低13.5%、18.0%的目标。中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明确:“十四五”时期,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5%,万元产值二氧化碳下降18%。到2030年,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中央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整体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总体健康需求日益上涨,国民健康意识进一步提升,有着越来越强烈的健康保健需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三章《战略目标》中明确:健康产业规模到2023年要实现显著扩张,健康产业体系建设要保证结构体系完整与健全,相关大型企业需要具备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发展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九章《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中指出:注重中药非药物疗法的发展,将其对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