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也随之得到显著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因此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移动支付、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金融业务更新了传统的银行业务,互联网金融自从诞生起便迅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金融服务体验。对于传统的银行业来说,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在给其带来一定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持续开来,将导致传統金融业的运行格局和经营模式的改变。虽然从短时间内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会给传统的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危机,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银行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一些优点和模式,不断对当前的模式进行创新。因此,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作用、特点、定义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从互联网金融的脱媒、定价、融资、客户渠道、战略等五大方面给传统银行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不断完善反馈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和转变银行经营模式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传统银行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1-0098-03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特点以及作用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市场前景良好的新兴领域。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依托的公司在业务承包上并没有局限于向金融企业以及机构提供技术开发以及服务运营等这几个方面,而是在近几年来的不断发展下呈现出新的业务方向拓展,以进一步整理分析在工作中所不断积累的经验以及各种相关数据为主要手段,将其中的规律以及特性进行深刻挖掘和利用,最终行成以科学信息技术以及金融资金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将业务领域延伸至金融方面等更多方面的行业。 在近几年来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相关的科学研究当中,一些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最新衍生的一种金融模式,我国主要有两种传统金融融资模式,分别是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各种形式的间接金融融资模式,以及资金资本流通市场直接进行融资交流的金融融资模式,而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是我国近几年来发展前景最为良好、潜力较大的融资模式,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1]从资本金融进行融资的这一个方面而言,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与资金资本融资模式同属于直接融资的金融模式,但是相比于传统的两种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具备更多的优势与长处,例如信息交易量大,交易形式多元化,花费时间以及其他资源较少,成本较低等多种特征。互联网金融模式成为了信息科技时代新兴力量下的金融模式的代表。该模式主要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所进行的相关于金融等方面的活动,承担了融资、转账以及支付、交易平台等责任。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特征
首先,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相关于金融资本的各种资源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可获得性。 一般而言,在金融领域,在人们的各种金融活动当中,都呈现出一种缺乏分享的精神以及状态,这种缺乏感主要表现在社会下层无法轻易地接近金融资本机构,途径渠道极为狭窄单一,并且在使用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的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困惑以及不易。而应运而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冲破了金融行业的空间时间限制,在互联网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到最为合适的金融资源以及信息,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
其次,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具备金融交易信息的沟通交流性较强,因此相互对称的信息特征。在以往的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在寻找投资资本的过程中,大型企业与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别,大型企业由于具备较广阔的人脉以及信息收集渠道,往往信息能够及时且作用较大;而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够,往往获取到的金融信息是落后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这种信息的获取与收益之间存在极其不对称的冲突。而互联网金融模式以网络进行信息的汇成以及分享,因此不论规模大小的企业或者是什么类型的个人客户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形成自己所需要的关联。在这种自主的情况下,双方进行的金融信息交易往往是及时的,对等的,任何机构以及个人都能够得到与自己收益想对称的信息收集。
最后,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也存在一种趋势,就是金融资源在进行分配的过程中更多地选择了互联网的网络平台,呈现出中介弱化的明显特征。在传统金融模式的金融资源分配的过程中,资本供求的交易双方都不对称。这就出现这样一种矛盾的情况,需要资金的一方无法高效地寻求最合适的资本投资的时刻,提供资本的一方也不能发现最中意的投资企业或者是工程。二者互不自知,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效率。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资本的供求双方不再完全依赖银行等中介金融机构,而是通过互联网网络这个平台来直接实现供求双方的对称交易,中介的作用无限被弱化。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作用
首先,互联网金融模式具备平台作用。以科学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各种金融企业以及个人客户的不断进驻以及信息的不断完善,来实现自身的平台作用。在这个互联网平台当中,个人金融客户可以自由地、不受限制地寻找自己最为中意的金融产品以及服务,在选定之后,就可以通过网上支付的方式,方便快捷地完成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的购入和使用,节省了很多精力以及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具备强大的对相关于金融的各种资源的配置作用。简单来说,互联网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交易双方的直接沟通以及交流,在这种模式的运行下,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及需要来查询与之交易的对方的信息以及往年的诚信记录,并可以针对这些数据来制定高效有用的防范措施,将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对自己以及对方的信息进行比对整合来寻求最佳合作路径。这也就是与互联网金融模式同时兴起并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自金融”模式的产生缘由。
再次,互联网金融模式还承担着支付的作用。也就是说,金融交易双方之间所涉及的资金交易都是由第三方平台来实现的,这种交易模式也更加快捷高效,深受广大金融客户的喜爱与信任,这也对我国传统的支付平台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以及影响。 最后就是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于金融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深度分析的能力都是极为强大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是在“云计算”的基础之上,将不匹配的金融信息进行压缩使其更标准合理,大大提高了对于数据的利用率。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一)促使传统银行业调整金融发展战略来顺应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发展,金融发展战略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调整为最佳的状态,来实现互联网金融业与传统金融业的共同发展,互利互赢。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发展壮大为那些规模比较小、流动金融资本较少的微小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能够使它们在与大型银行竞争过程中有着一争之力,而不是一味处于弱势的地位。如果一些中小银行能够借此良机,不断创新自身的经营模式,推出优质实惠的金融服务,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本的累积,拥有能够与大银行相抗衡的竞争力,形成银行金融业的新生力量。新生力量的出现必然会打破银行业内大型银行对与金融事业的垄断局面,改变一成不变毫无竞争活力的银行业竞争格局,有利于银行业进一步向前发展,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事业的成长。[2]除此之外,一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金融公司已经将金融业务从单一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领域拓展到金融供应链以及对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投资或者是信用贷款等金融业务等众多领域,这种发展趋势既有可能对传统银行业的金融业务形成巨大的冲击,削弱传统银行业的功能以及作用,从而进一步迫使传统银行业做出在金融规划方面战略的调整甚至是颠覆,转变自身的经营以及盈利的手段。
(二)进一步拓展银行业务客户潜在市场以及方式
传统商业银行开展所有金融业务的基础是银行金融客户的存在,没有金融客源,那么一切的金融业务都是泛泛而谈,毫无用处,因此,在发展银行金融事业的过程中,最大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拥有且不断挖掘稳定的金融客户。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挖掘潜在金融客户市场比传统金融模式下更加容易和方便快捷。一系列的互联网数据显示出这样一个总体趋势,从2012年世界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20多亿人,我国则达到了将近6亿人,网购人数就占据了三分之一,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目。因此,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传统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从稳定拉近长期客户以及挖掘新客户两方面出发,实现最大程度的客户拓展。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下,银行的传统目标客户市场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被要求。微小企业以及个人金融客户也更加趋向于互联网这个平台来进行金融活动。因此,传统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以及产生利润的手段都必须发生变化,顺应互联网的趋势,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拓展更多数量以及各个阶层的客户群体,为其提供更加高质实惠的金融服务,完成自身价值的最终实现,而不被时代所抛弃。
(三)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用以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难题
由于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所有对于金融等方面的数据以及信息都有极为强大的处理计算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微小贷款等技术是互联网企业具备的最基本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互联网金融企业全方面立体化地了解与之接触并进行交易的金融企业以及个人客户的交易信息、交易诚信等级,并在这些信息基础上构建一个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库以及信用系统,用来作为在金融双方进行交易的过程中的数据参考以及支持,将不必要的风险降到最低,维护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稳定以及安全。在这样的较为健全的体系下,中小金融企业以及个人客户都具备着大型企业等不能比拟的优点和长处。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将人力物力资源降低至最低,配置所需成本也会大幅减少,将这些节省下来的资源用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进一步加快实体金融事业的发展步伐。
(四)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
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够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来以一个较为客观的角度阐述出在金融市场中交易双方的心理预期价格,这种客观的反映能够有利地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3]金融互联网平台能够为进行资本投资或者是小微贷款的一方根据其个性化的需求以及条件寻找最为合适的投资或者是贷款对象,也可以为寻求资本投资或是进行借贷的一方来根据其条件来报出一个最为合适的心理预期价格,交易双方再进行下一步的接触,并最终达成协议,这整个交易过程都是由市场的需求来调控,市场化程度大大增加。并且由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央银行所提供的基本利率标准已经不能成为金融机构调整自身金融活动的唯一依靠,金融机构应该从市场的角度着手,通过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基本利率标准。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就为金融机构从市场角度确定基本利率标准提供了一个极为方便和快捷的平台。在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相互刺激下,甚至可以形成以市场为绝对主导的基本利率,让利率完全市场化,使贷款业务进一步成熟稳定。
(五)进一步推进金融脱媒的进程
传统银行在进行各种金融业务活动以及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主要是扮演了金融资本中介的角色。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会加快金融脱媒的进程,让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的金融资本中介的作用不断弱化,不再成为银行业务中的核心业务,而顺利地实现转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为资本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安全保密交易的平台,其在这里充当的角色不再是资金中介,而是转化为资金资本信息的中介平台。交易双方不再需要资金中介的环节,而是在通过互联网达成協议之后,资金交易环节自行完成,大大降低资金流失以及中介环节繁琐等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趋势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从近几年来的互联网金融数据来看,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宏观角度上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且增长速度惊人,但是由于起步晚且金融基础资本较少,不能够实现质的飞越,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以及盈利手段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以及冲击。因此,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互联网金融领等领域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金融领域应该以国家法律法规为行动的原则和标准,绝对不能通过打法律“擦边球”来实现金融业务以及服务的拓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以金融实体经济为发展基础,这样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第二,互联网金融公司应该保持积极的状态,不断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不断开发出高质且价格合适的金融产品,赢得广大金融客户的支持以及信任,形成稳定的客户消费群体。第三,互联网金融行业应该不断加强金融交易过程中的安全工作,构建一个完善的安保系统。
商业银行应该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紧密关注互联网金融行业不断发生的变化,积极地调整自身的经营方式以及战略。除此之外,商业银行更应该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点与传统金融事业的优势相结合,在商业银行的基础核心业务中,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来不断进行优化和升级。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扩展出新型的金融产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在机遇与挑战中不断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丽娟,何风隽. 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12):67-71.
[2] 宫晓林.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05):86-88.
[3]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评审会暨第64 期“双周圆桌”内部讨论会纪要. 圆桌 :互联网金融模式与未来金融业发展[J]. 新金融评论, 2012(01):23-30.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传统银行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1-0098-03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特点以及作用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市场前景良好的新兴领域。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依托的公司在业务承包上并没有局限于向金融企业以及机构提供技术开发以及服务运营等这几个方面,而是在近几年来的不断发展下呈现出新的业务方向拓展,以进一步整理分析在工作中所不断积累的经验以及各种相关数据为主要手段,将其中的规律以及特性进行深刻挖掘和利用,最终行成以科学信息技术以及金融资金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将业务领域延伸至金融方面等更多方面的行业。 在近几年来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相关的科学研究当中,一些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最新衍生的一种金融模式,我国主要有两种传统金融融资模式,分别是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各种形式的间接金融融资模式,以及资金资本流通市场直接进行融资交流的金融融资模式,而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是我国近几年来发展前景最为良好、潜力较大的融资模式,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1]从资本金融进行融资的这一个方面而言,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与资金资本融资模式同属于直接融资的金融模式,但是相比于传统的两种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具备更多的优势与长处,例如信息交易量大,交易形式多元化,花费时间以及其他资源较少,成本较低等多种特征。互联网金融模式成为了信息科技时代新兴力量下的金融模式的代表。该模式主要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所进行的相关于金融等方面的活动,承担了融资、转账以及支付、交易平台等责任。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特征
首先,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相关于金融资本的各种资源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可获得性。 一般而言,在金融领域,在人们的各种金融活动当中,都呈现出一种缺乏分享的精神以及状态,这种缺乏感主要表现在社会下层无法轻易地接近金融资本机构,途径渠道极为狭窄单一,并且在使用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的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困惑以及不易。而应运而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冲破了金融行业的空间时间限制,在互联网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到最为合适的金融资源以及信息,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
其次,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具备金融交易信息的沟通交流性较强,因此相互对称的信息特征。在以往的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在寻找投资资本的过程中,大型企业与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别,大型企业由于具备较广阔的人脉以及信息收集渠道,往往信息能够及时且作用较大;而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够,往往获取到的金融信息是落后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这种信息的获取与收益之间存在极其不对称的冲突。而互联网金融模式以网络进行信息的汇成以及分享,因此不论规模大小的企业或者是什么类型的个人客户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形成自己所需要的关联。在这种自主的情况下,双方进行的金融信息交易往往是及时的,对等的,任何机构以及个人都能够得到与自己收益想对称的信息收集。
最后,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也存在一种趋势,就是金融资源在进行分配的过程中更多地选择了互联网的网络平台,呈现出中介弱化的明显特征。在传统金融模式的金融资源分配的过程中,资本供求的交易双方都不对称。这就出现这样一种矛盾的情况,需要资金的一方无法高效地寻求最合适的资本投资的时刻,提供资本的一方也不能发现最中意的投资企业或者是工程。二者互不自知,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效率。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资本的供求双方不再完全依赖银行等中介金融机构,而是通过互联网网络这个平台来直接实现供求双方的对称交易,中介的作用无限被弱化。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作用
首先,互联网金融模式具备平台作用。以科学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各种金融企业以及个人客户的不断进驻以及信息的不断完善,来实现自身的平台作用。在这个互联网平台当中,个人金融客户可以自由地、不受限制地寻找自己最为中意的金融产品以及服务,在选定之后,就可以通过网上支付的方式,方便快捷地完成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的购入和使用,节省了很多精力以及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具备强大的对相关于金融的各种资源的配置作用。简单来说,互联网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交易双方的直接沟通以及交流,在这种模式的运行下,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及需要来查询与之交易的对方的信息以及往年的诚信记录,并可以针对这些数据来制定高效有用的防范措施,将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对自己以及对方的信息进行比对整合来寻求最佳合作路径。这也就是与互联网金融模式同时兴起并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自金融”模式的产生缘由。
再次,互联网金融模式还承担着支付的作用。也就是说,金融交易双方之间所涉及的资金交易都是由第三方平台来实现的,这种交易模式也更加快捷高效,深受广大金融客户的喜爱与信任,这也对我国传统的支付平台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以及影响。 最后就是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于金融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深度分析的能力都是极为强大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是在“云计算”的基础之上,将不匹配的金融信息进行压缩使其更标准合理,大大提高了对于数据的利用率。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一)促使传统银行业调整金融发展战略来顺应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发展,金融发展战略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调整为最佳的状态,来实现互联网金融业与传统金融业的共同发展,互利互赢。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发展壮大为那些规模比较小、流动金融资本较少的微小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能够使它们在与大型银行竞争过程中有着一争之力,而不是一味处于弱势的地位。如果一些中小银行能够借此良机,不断创新自身的经营模式,推出优质实惠的金融服务,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本的累积,拥有能够与大银行相抗衡的竞争力,形成银行金融业的新生力量。新生力量的出现必然会打破银行业内大型银行对与金融事业的垄断局面,改变一成不变毫无竞争活力的银行业竞争格局,有利于银行业进一步向前发展,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事业的成长。[2]除此之外,一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金融公司已经将金融业务从单一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领域拓展到金融供应链以及对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投资或者是信用贷款等金融业务等众多领域,这种发展趋势既有可能对传统银行业的金融业务形成巨大的冲击,削弱传统银行业的功能以及作用,从而进一步迫使传统银行业做出在金融规划方面战略的调整甚至是颠覆,转变自身的经营以及盈利的手段。
(二)进一步拓展银行业务客户潜在市场以及方式
传统商业银行开展所有金融业务的基础是银行金融客户的存在,没有金融客源,那么一切的金融业务都是泛泛而谈,毫无用处,因此,在发展银行金融事业的过程中,最大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拥有且不断挖掘稳定的金融客户。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挖掘潜在金融客户市场比传统金融模式下更加容易和方便快捷。一系列的互联网数据显示出这样一个总体趋势,从2012年世界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20多亿人,我国则达到了将近6亿人,网购人数就占据了三分之一,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目。因此,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传统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从稳定拉近长期客户以及挖掘新客户两方面出发,实现最大程度的客户拓展。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下,银行的传统目标客户市场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被要求。微小企业以及个人金融客户也更加趋向于互联网这个平台来进行金融活动。因此,传统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以及产生利润的手段都必须发生变化,顺应互联网的趋势,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拓展更多数量以及各个阶层的客户群体,为其提供更加高质实惠的金融服务,完成自身价值的最终实现,而不被时代所抛弃。
(三)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用以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难题
由于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所有对于金融等方面的数据以及信息都有极为强大的处理计算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微小贷款等技术是互联网企业具备的最基本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互联网金融企业全方面立体化地了解与之接触并进行交易的金融企业以及个人客户的交易信息、交易诚信等级,并在这些信息基础上构建一个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库以及信用系统,用来作为在金融双方进行交易的过程中的数据参考以及支持,将不必要的风险降到最低,维护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稳定以及安全。在这样的较为健全的体系下,中小金融企业以及个人客户都具备着大型企业等不能比拟的优点和长处。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将人力物力资源降低至最低,配置所需成本也会大幅减少,将这些节省下来的资源用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进一步加快实体金融事业的发展步伐。
(四)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
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够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来以一个较为客观的角度阐述出在金融市场中交易双方的心理预期价格,这种客观的反映能够有利地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3]金融互联网平台能够为进行资本投资或者是小微贷款的一方根据其个性化的需求以及条件寻找最为合适的投资或者是贷款对象,也可以为寻求资本投资或是进行借贷的一方来根据其条件来报出一个最为合适的心理预期价格,交易双方再进行下一步的接触,并最终达成协议,这整个交易过程都是由市场的需求来调控,市场化程度大大增加。并且由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央银行所提供的基本利率标准已经不能成为金融机构调整自身金融活动的唯一依靠,金融机构应该从市场的角度着手,通过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基本利率标准。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就为金融机构从市场角度确定基本利率标准提供了一个极为方便和快捷的平台。在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相互刺激下,甚至可以形成以市场为绝对主导的基本利率,让利率完全市场化,使贷款业务进一步成熟稳定。
(五)进一步推进金融脱媒的进程
传统银行在进行各种金融业务活动以及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主要是扮演了金融资本中介的角色。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会加快金融脱媒的进程,让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的金融资本中介的作用不断弱化,不再成为银行业务中的核心业务,而顺利地实现转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为资本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安全保密交易的平台,其在这里充当的角色不再是资金中介,而是转化为资金资本信息的中介平台。交易双方不再需要资金中介的环节,而是在通过互联网达成協议之后,资金交易环节自行完成,大大降低资金流失以及中介环节繁琐等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趋势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从近几年来的互联网金融数据来看,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宏观角度上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且增长速度惊人,但是由于起步晚且金融基础资本较少,不能够实现质的飞越,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以及盈利手段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以及冲击。因此,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互联网金融领等领域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金融领域应该以国家法律法规为行动的原则和标准,绝对不能通过打法律“擦边球”来实现金融业务以及服务的拓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以金融实体经济为发展基础,这样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第二,互联网金融公司应该保持积极的状态,不断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不断开发出高质且价格合适的金融产品,赢得广大金融客户的支持以及信任,形成稳定的客户消费群体。第三,互联网金融行业应该不断加强金融交易过程中的安全工作,构建一个完善的安保系统。
商业银行应该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紧密关注互联网金融行业不断发生的变化,积极地调整自身的经营方式以及战略。除此之外,商业银行更应该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点与传统金融事业的优势相结合,在商业银行的基础核心业务中,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来不断进行优化和升级。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扩展出新型的金融产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在机遇与挑战中不断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丽娟,何风隽. 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12):67-71.
[2] 宫晓林.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05):86-88.
[3]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评审会暨第64 期“双周圆桌”内部讨论会纪要. 圆桌 :互联网金融模式与未来金融业发展[J]. 新金融评论, 2012(01):23-30.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