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舞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最重要原因, 而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失真已给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并必将导致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价值危机。本文介绍了会计舞弊的特征及危害,对企业会计舞弊和会计舞弊的主要形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会计舞弊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会计舞弊审计监督
【 Abstract 】 In accounting fraud of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and intensified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as to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etc caused great damage, hit investor confidence, and will lead to serious social credit crisis and value cri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arms of the accounting frauds, to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fraud and the main form of accounting fraud are analyzed,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of accounting fraud.
【 Key Words 】 enterprise, accounting fraud, audit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F23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会计舞弊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面故意违反国家会计制度和准则, 人为地调节收入、费用, 进而调节经营成果, 以及人为地调节资产、负债, 进而调节财务状况的行为。它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最重要原因, 而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失真已给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并必将导致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价值危机。从安然破产到世通倒闭,从琼民源事发到银广夏败露,会计舞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又不光彩的角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当今会计舞弊风之盛,舞弊金额之巨, 后果之严重实属罕见。。从2001年底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的不到一年时间里世界通信、施乐、默克、强生等纷纷爆出会计舞弊案,上市公司欺诈的阴影挥之不去, 此起彼伏,使美国公众对上市公司和纽约股票市场的信心一落千丈,产生了信任危机。
在我国,以银广夏为代表的重大会计舞弊案,给本已十分脆弱的证券市场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对投资者的信心是很大的打击。会计舞弊盛行,缺乏诚信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低迷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会计舞弊的特征及危害
“会计舞弊”的定义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它的特征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項(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舞弊的危害性表现在:(1)舞弊所制造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决策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被误导而制订出错误决策,破坏市场运行机制;(2)损害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扰乱社会秩序;(3)侵犯公司股东、债权人、顾客及雇员的合法权益,使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4)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支出偷逃国家税款,导致国家税收流失(5)助长个人贪污腐账行为的滋生;(6)使尚未成熟的证券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冲击,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行为,破坏市场游戏规则,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影响社会安定。
二、企业会计舞弊分析
1、收益与风险分离,股东和经营管理者的目标利益不一致,是导致经营管理者会计舞弊的动因。正是收益与风险分离,经营管理者在委托的制度安排下,利用其专业技术和组织知识以及其在公司的合法权威,获得了难以制约的权力,从而导致股本往往无法控制公司;加上公司在规模扩张中的层级增多,部门分立甚至跨国经营,使某些重要岗位上的管理者进行非法操作、会计舞弊、以权谋私提供了条件。
2、信息不对称为经营管理者实施并掩饰会计舞弊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股东和经营管理者在行动信息上处于非对称状态,即便股东有可能对经营管理者提出尽可能确切的经营目标,管理者也可以凭借自己对公司的管理权威,拥有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特殊专门知识,从而在有关信息的不对称公布上处于有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理者具有某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意图时,会计舞弊就会发生。
3、对经营管理者外在监督的作用有限。经营管理者为了隐藏、转移一部分剩余价值,或者为了粉饰自己本来极差的经营业绩,甚至掩盖经营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或失职,完全可能通过自己的“权威”以强迫会计人员或与会计人员合谋通过实施会计舞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会计舞弊的主要形式
会计舞弊的通常做法是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主要包括:多计存货价值、多计应收账款、多计固定资产、费用任意递延、漏列负债、虚增销售收入、虚减销售成本、隐瞒重要事项的揭露等等。
四、防范会计舞弊的措施
1、有目的的审计调查。由于审计测试有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因此,审计人员要全面调查并充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信息及沟通系统。一般而言,一个组织若同时具备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良好通畅的信息沟通系统及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则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较健全的,从而产生舞弊的机率较小;即使发生舞弊,其程度也并不十分严重。通过审计监督调查,若查明的情况与上述相反,则产生舞弊的可能性较大,且其程度会相当严重。
2、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因此,实施审计监督员时,需考虑并注意对内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审计人员有责任通过有效及相应地检查,来评价经营业务的各个部门可能存在的风险,发现舞弊行为。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标准包括:被审组织是否建立了现实的组织目标;是否有书面政策以说明具体的管理条例及在发现违规行为时应采取的行动;是否建立和保持了恰当的授权政策;是否已制定了用以控制一些活动和保护资产的政策与程序及其机制;是否具有为管理层提供足够、可靠信息的通讯渠道;是否具备能保证控制的控制环境;是否需要提出一些协助防止舞弊的建议等。
3、制订周密的审计计划。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监督时,应当明确并切实履行其审计职责,尤其要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有目的的审查与评价,以便经济有效地完成审计监督任务并降低审计风险。
4、实施审计监督。一般而言,审计监督不同于常规性审计。在审计监督中,审计人员应作为信息的收集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业已发生的事件上,寻找与舞弊行为有关的证据,并确定其具体细节、损失的金额及问题的影响范围,而不能事先预计或测算。
五、防范会计舞弊的内外部环境尚待优化
以上市公司为例,其内外部环境存在如下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从目前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薄弱,缺乏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我国目前尚未正式出台权威性较高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更是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内部审计机构定位不清;董事会交叉任职情况严重、缺乏独立性,董事责任淡化,无法对“关键人”进行有效制衡;股权过度集中于国家股,股权结构不合理,股东大会质量不高,部分股东大会流于形式。
独立审计体制存在缺陷。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距离市场和投资者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独立审计的执业标准须进一步提高。
监管工作有待加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也是监管不断完善的过程。
六、加大处罚力度是当前防范化解会计舞弊风险的关键
针对中介机构普遍存在的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淡薄、执业工作粗糙等问题,加强对中间机构的外部监管仍然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
持续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有利于消除证券市场的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抑制内幕交易和欺诈行为,实现证券市场的透明和规范。
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是执行上述措施的可靠保证。由于对蓄意造假者的惩罚力度不足,只伤其皮毛,不动其筋骨,致使某些单位和个人仍然敢于铤而走险。今后对于恶意造假并产生严重后果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不仅要对有关负责人给以严厉处罚,而且要追究相关单位法律责任警示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
参考文献:
[1] 尹兵. 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及其对策[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2] 姜宝峰, 杨敏. 会计舞弊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3] 王军. 浅析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治理[J]. 经济师, 2004,(06) [4] 曹恩国. 会计舞弊的原因和对策[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01)
【关键词】企业会计舞弊审计监督
【 Abstract 】 In accounting fraud of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and intensified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as to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etc caused great damage, hit investor confidence, and will lead to serious social credit crisis and value cri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arms of the accounting frauds, to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fraud and the main form of accounting fraud are analyzed,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of accounting fraud.
【 Key Words 】 enterprise, accounting fraud, audit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F23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会计舞弊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面故意违反国家会计制度和准则, 人为地调节收入、费用, 进而调节经营成果, 以及人为地调节资产、负债, 进而调节财务状况的行为。它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最重要原因, 而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失真已给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并必将导致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价值危机。从安然破产到世通倒闭,从琼民源事发到银广夏败露,会计舞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又不光彩的角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当今会计舞弊风之盛,舞弊金额之巨, 后果之严重实属罕见。。从2001年底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的不到一年时间里世界通信、施乐、默克、强生等纷纷爆出会计舞弊案,上市公司欺诈的阴影挥之不去, 此起彼伏,使美国公众对上市公司和纽约股票市场的信心一落千丈,产生了信任危机。
在我国,以银广夏为代表的重大会计舞弊案,给本已十分脆弱的证券市场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对投资者的信心是很大的打击。会计舞弊盛行,缺乏诚信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低迷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会计舞弊的特征及危害
“会计舞弊”的定义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它的特征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項(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舞弊的危害性表现在:(1)舞弊所制造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决策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被误导而制订出错误决策,破坏市场运行机制;(2)损害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扰乱社会秩序;(3)侵犯公司股东、债权人、顾客及雇员的合法权益,使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4)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支出偷逃国家税款,导致国家税收流失(5)助长个人贪污腐账行为的滋生;(6)使尚未成熟的证券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冲击,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行为,破坏市场游戏规则,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影响社会安定。
二、企业会计舞弊分析
1、收益与风险分离,股东和经营管理者的目标利益不一致,是导致经营管理者会计舞弊的动因。正是收益与风险分离,经营管理者在委托的制度安排下,利用其专业技术和组织知识以及其在公司的合法权威,获得了难以制约的权力,从而导致股本往往无法控制公司;加上公司在规模扩张中的层级增多,部门分立甚至跨国经营,使某些重要岗位上的管理者进行非法操作、会计舞弊、以权谋私提供了条件。
2、信息不对称为经营管理者实施并掩饰会计舞弊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股东和经营管理者在行动信息上处于非对称状态,即便股东有可能对经营管理者提出尽可能确切的经营目标,管理者也可以凭借自己对公司的管理权威,拥有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特殊专门知识,从而在有关信息的不对称公布上处于有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理者具有某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意图时,会计舞弊就会发生。
3、对经营管理者外在监督的作用有限。经营管理者为了隐藏、转移一部分剩余价值,或者为了粉饰自己本来极差的经营业绩,甚至掩盖经营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或失职,完全可能通过自己的“权威”以强迫会计人员或与会计人员合谋通过实施会计舞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会计舞弊的主要形式
会计舞弊的通常做法是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主要包括:多计存货价值、多计应收账款、多计固定资产、费用任意递延、漏列负债、虚增销售收入、虚减销售成本、隐瞒重要事项的揭露等等。
四、防范会计舞弊的措施
1、有目的的审计调查。由于审计测试有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因此,审计人员要全面调查并充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信息及沟通系统。一般而言,一个组织若同时具备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良好通畅的信息沟通系统及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则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较健全的,从而产生舞弊的机率较小;即使发生舞弊,其程度也并不十分严重。通过审计监督调查,若查明的情况与上述相反,则产生舞弊的可能性较大,且其程度会相当严重。
2、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因此,实施审计监督员时,需考虑并注意对内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审计人员有责任通过有效及相应地检查,来评价经营业务的各个部门可能存在的风险,发现舞弊行为。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标准包括:被审组织是否建立了现实的组织目标;是否有书面政策以说明具体的管理条例及在发现违规行为时应采取的行动;是否建立和保持了恰当的授权政策;是否已制定了用以控制一些活动和保护资产的政策与程序及其机制;是否具有为管理层提供足够、可靠信息的通讯渠道;是否具备能保证控制的控制环境;是否需要提出一些协助防止舞弊的建议等。
3、制订周密的审计计划。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监督时,应当明确并切实履行其审计职责,尤其要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有目的的审查与评价,以便经济有效地完成审计监督任务并降低审计风险。
4、实施审计监督。一般而言,审计监督不同于常规性审计。在审计监督中,审计人员应作为信息的收集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业已发生的事件上,寻找与舞弊行为有关的证据,并确定其具体细节、损失的金额及问题的影响范围,而不能事先预计或测算。
五、防范会计舞弊的内外部环境尚待优化
以上市公司为例,其内外部环境存在如下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从目前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薄弱,缺乏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我国目前尚未正式出台权威性较高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更是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内部审计机构定位不清;董事会交叉任职情况严重、缺乏独立性,董事责任淡化,无法对“关键人”进行有效制衡;股权过度集中于国家股,股权结构不合理,股东大会质量不高,部分股东大会流于形式。
独立审计体制存在缺陷。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距离市场和投资者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独立审计的执业标准须进一步提高。
监管工作有待加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也是监管不断完善的过程。
六、加大处罚力度是当前防范化解会计舞弊风险的关键
针对中介机构普遍存在的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淡薄、执业工作粗糙等问题,加强对中间机构的外部监管仍然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
持续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有利于消除证券市场的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抑制内幕交易和欺诈行为,实现证券市场的透明和规范。
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是执行上述措施的可靠保证。由于对蓄意造假者的惩罚力度不足,只伤其皮毛,不动其筋骨,致使某些单位和个人仍然敢于铤而走险。今后对于恶意造假并产生严重后果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不仅要对有关负责人给以严厉处罚,而且要追究相关单位法律责任警示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
参考文献:
[1] 尹兵. 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及其对策[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2] 姜宝峰, 杨敏. 会计舞弊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3] 王军. 浅析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治理[J]. 经济师, 2004,(06) [4] 曹恩国. 会计舞弊的原因和对策[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