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比天大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天”非彼“天”。
  彼“天”者,天空之“天”也;此“天”者,天道之“天”也。
  子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的“天”,不在他头上,只在他心中。这是信仰的“天”,神圣的“天”,“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天”。
  课比天大,此之谓也。
  课之天,指什么?
  学习王冕的《墨梅》,我带着孩子们看见“家中梅”,看见“画中梅”,更不忘看见“心中梅”。
  看见“心中梅”,难就难在“清气”的还原与建构。多数人写梅花,着笔在“香气”;唯独王冕写梅花,着意于“清气”。一字之差,天壤之别。通过联系王冕生平、猜想王冕志向、品读王冕诗句,学生终于领悟:
  香气写的是花,清气写的是人;
  香气是鼻子闻出来的,清气是心灵品出来的;
  香气每个人都能闻到,清气只有高洁之士才能品到。
  张伯伟先生说:“诗之道虽小,然用意之深,可与天地参功,鬼神争奥。”那是因为,每一首中国诗里都有一个中国式的人格在。
  “人即目的。”这是我们语文的天。
  学习王冕的《墨梅》,我以读代讲,请学生读出“我家洗砚池边树”中“我家”所饱含的那份自豪。
  一个学生读得平平淡淡,明显缺乏自信。我请他回忆,学习上、生活中是否有过自豪的时候。他先是否定,继而沉默,最后眼泪夺眶而出。我将他搂在怀里,当着所有人的面,这样说:“为了品尝自豪的味道,这孩子等了整整10年了。该是他自豪的时候了,我们怎么做?”台上台下响起热烈掌声。
  我对他说:“今天,你当着这么多同学和老师的面,落落大方地站起来,清清楚楚地读出来。记住,这就是你最自豪的时候!”台上台下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孩子笑了,羞涩得好像一朵花。
  雅思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因为,只有主体间的灵肉交流,学生才有生长的可能与机会。
  “人即目的。”这是我们教育的天。
  学习王冕的《墨梅》,我请学生通过多媒体观察王冕的真迹《墨梅图》。学生惊讶地发现,《墨梅图》上所画的每一朵梅花,既非鲜艳的红色,也非雪亮的白色,而是灰灰的、旧旧的淡墨色。
  直到他们了解了王冕为人,才对“淡墨痕”有了全新解读,并将自己的解读转化为“淡”的组词——
  一个说:这是一种“清淡”。我说:干干净净做人,就是王冕的“清淡”;
  一个说:这是一种“平淡”。我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做一个真人,就是王冕的“平淡”;
  一个说:这是一种“冷淡”。全场愕然,以为大谬。我问:王冕对什么表示冷淡?学生说:对达官贵人冷淡。有人补充:对荣华富贵冷淡、对光宗耀祖冷淡、对功名利禄冷淡……
  如果说,“清淡”“平淡”是意料中词,“冷淡”绝对是半路杀出、措手不及。但我没有意外,更没有沮丧。我以自己的敞亮,让学生看见了“冷淡”的“热忱”。
  查尔斯·西米克在《石头》一诗中写道:“或许它内部压根儿就不是黑暗;或许有一颗月亮从某处照亮……”
  我以为,教师原本就是一个敞亮的生命,在语文教育中,他必须成为一个更加敞亮的生命。
  “人即目的。”这是我们职业的天。
  对人的信仰,乃是课之天,甚至超过天。课比天大,乃是对人的敬畏与怜惜。我们的课堂,乃是承载人类文明、成全人性光辉的圣地、道场。这,就是我为之奋斗的“天”。■
其他文献
综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第一课时教学所处的位置一直是尴尬的:它是语文教学绕不开的一道坎,因为第二课时的深入文本、品词析句、精彩生成都离不开它。但我们平时的教学研究又常常会避开它,因为潜意识中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是无趣的,没有什么噱头,教师的教学风格或教学艺术往往难以展示,课堂不容易出彩。  其实,仔细琢磨,第一课时的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唤起学生学习新文章的欲望,能教会学生如何
选择阅读《修辞学发凡》这本书有三个原因:一是觉得需要“读几本磨脑子的书”,磨过脑子,才会有真正的收获,由此变得蕙质兰心;二是希望探究这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著作,藉此拥有比较系统的修辞学知识体系,从而在工作中更有底气;三是希望借助书中理论解释实际工作中的困惑,惠及更多的一线教师。然而,几次捧起,几次又放下,毕竟读这类书,需要的不仅仅是厚实的学科背景,更需要沉静的心态,深知此乃修炼也。所以,边读此书
摘要 信息技术教育中应用到许多新理念、新技术,然而web2.0理念与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却非常少。利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论证Web2.0教育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以Writely.com网站为例,说明web2.0教育应用的方法与意义。  关键词 Web2.0理念与技术;Web2.0教育应用;Writely.com:协同编辑;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教学目标】  1.运用“画面联想”和“动作联想”大胆想象,并练习写片段,使文字富有新奇感和画面感。  2.渗透胎儿发育的常识介绍,学生通过体验自己成长的经历,感悟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图片和动画,运用画面联想和动作联想大胆想象,并练习写片段,使文字富有新奇感和画面感,从中渗透亲情教育。  【教学过程】  一、晒照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1.投影分享学生小时候有意 
基于关注学生生命价值的理念,笔者在《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中,带领学生探究相关阅读策略,读懂故事内容,读透人物内心,读实语文能力。  一、探究序言,开启趣味阅读之旅  1.文题表现形式探寻  序言文题用两个间隔符把三个词语连接在一起,这种表现形式小学生第一次见。从题目表现形式入手,探寻背后丰富的文化意蕴,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调动探究的欲望。  猜一猜:三个看起来毫无关联的词语放在一起,  
【设计理念】  《猫》是统编本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字里行间流露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的主要特点是每段都紧紧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中年级以段落教学为主,此文在中年级正是总分构段的典范。周一贯老师在《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一书中,就如何从散文的特点出发,进行散文的导学中提到:深入赏析散文之“言”,从词句表述中学语习文,发展语感。基于上述学情和学理,本课将教学内容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2.初步实践文言文的阅读,感受司马光的智者形象。  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说解姓氏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司马光》。看老师写课题,“司”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外面的横折钩,再写里面的部分。(板书课题:司马光)  师:对于司马光,你有哪些了解?  生:司马光是个著名的文学家。  师:还有吗,你听过他的
作者简介:  王善常,黑龙江作协会员,作品见于《北方文学》《广西文学》《大地文学》《延河》《连云港文学》《辽河》《北方作家》《佛山文艺》《军事故事会》等。  那个夏天,安子萌发了杀人的念头。他要杀死对门的傻子。  傻子是杨树屯最快乐的人。他整天咧着嘴笑,对着在垃圾堆里刨食的芦花鸡笑,对着长在沟边的矮蒿子笑,对着任何从街上走过的人笑,当然,他也避免不了要对着安子笑。安子的心里盛满了忧愁和烦恼。在那个
[摘要] 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社会与经济的改革,在电影文化上也带来了质的变化,电影中的音乐功能也发生了一些时代性的变化。《血沃中华》与《庐山恋》虽然在题材上截然不同,但是通过审美功能的分析,两部作品不论在非倾向性功能还是倾向性功能,甚至审美功能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对随着电影音乐功能的认识的深入,观众对影片的社会性认识与审美性认识也将提高一个层次。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电影音乐 功能  d
摘要 在微弱信号检测中,以提高检测信号的信噪比来获取有用信号。重点介绍ADC在微弱信号检测中提高检测手段的2种技术——抖动技术与过采样和平均技术,并做简单总结。  关键词 微弱信号检测;同步累加:ADC;抖动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1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22-0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