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走进小学形体课堂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汕英歌是广泛流传于潮汕地区的一种融合舞蹈、戏曲、武术于一体的民间广场游艺舞蹈,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潮汕英歌走进学校形体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英歌的过程中接触、鉴赏、感受、学习、表现潮汕音乐、英歌舞蹈、人物造型等,不仅有利于潮汕文化的传承,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健美水平,促进身体健康。
  一、走进身边的艺术,了解、欣赏潮汕英歌舞
  英歌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以前一般是在农村的节庆时日,为了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才会有英歌舞表演。近年来,随着英歌舞被录入“非遗”名单,地方政府和各界人士大力宣传和保护民间艺术,英歌舞也渐渐走进潮汕民众的生活。在一些以“潮汕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中,英歌舞以它独特的形态走进人们的视线,潮汕的孩子们也慢慢地接受并且喜欢上了这种家乡文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可以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学习潮汕英歌也不外如此。因此,在开展潮汕英歌走进形体课堂的初始阶段,我们并不着急告诉学生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或上网、或采访、或观演、或实践调查,并把了解到的资料记录到“调查问卷”上,然后,把了解到的“英歌”带到课堂上来与老师同学分享。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与英歌有了亲密的接触,了解到了英歌的趣味生动,学习有了主动性,自然就激发起学习英歌的兴趣。
  二、从小学生实际出发,学习传统,推陈出新
  传统潮汕英歌表演形式一般分为“前棚”“中棚”“后棚”,演员身着古代武士装扮,脸上涂抹脸谱,手持棒槌进行舞蹈。表演队分左右两队,纵队向前行进,变换出各种各样的舞蹈队形,如双龙出海、金龙穿水、半月莲、八字双金线等;舞者通过敲击短槌,击锤的手法有夹槌、甩槌、撩击槌、上击槌、十字滑槌、斜插槌等;脚下的基本步法有大弓步、小弓步、战马步、金鸡独立、提颠步、蹉跳步、碎步等。
  小学形体课堂,面向的是每一个学生,教学目标定位应该是让全体学生在潮汕英歌的学习中了解家乡艺术文化、得到形体的锻炼、塑造和提升,而不是要训练一支专业的英歌舞队。如果照搬以上传统的槌法、舞步和队形等学习方法,暂且不说学生是否能达到这些高难度动作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就很可能会因为动作的高难度产生枯燥乏味,从而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应该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在保持潮汕英歌的基本元素和民族特点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适合小学生实际水平的动作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潮汕英歌的乐趣中去感知、领悟、表达和表现。
  英歌的短槌是英歌舞的“灵魂”,通过短槌的击打和舞动,能把英歌的豪迈气势表现出来,所以,英歌进入形体课堂,人手一对英歌短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针对形体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必要对传统英歌做出调整和简化,使之更适合学校形体课堂上的教学,让英歌在保留其基本元素的基础上,更适合面向全体学生,并为学生的形体姿态塑形服务。如槌法的“单槌花”“双槌花”“冲槌”“背槌”“击槌”等;舞步的“踏步”“弓步”“碎步”等;队形的“双龙出海”“两人交换”等,既让孩子们在形体课堂感受、学习到英歌文化,又锻炼了形体,有效地借助潮汕英歌这一载体,达到了训练形体的目标。
  三、立足形体课堂,成立学校英歌舞队
  由于个性差异,每个学生对于音乐节奏感、动作协调感、对艺术热爱程度等均有不同。于是,在日常的形体课堂上面向全体教授,立足形体课堂,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培养音乐节奏感强、动作协调性高的学生,成立学校英歌舞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学校英歌队的训练、编排和表演也应该有别于传统英歌,我们在传统英歌的基础上加入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趣味性和表演性。在脸谱妆容上,去掉了传统英歌的头饰和挂须,在孩子们本就天真无邪的脸上化上浓眉大眼,增添阳刚之气;或者让学生戴上他们喜爱的卡通人物的脸谱进行表演,增加其趣味性。在动作创作上,保留双手持短槌的形式,在传统的英歌上做了简化、更改或延长,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舞台表演。在队形上,选择性地采用了传统英歌的一些队形,也加上了舞蹈表演的一些构图和队形,使舞台画面更加丰富,更加凸显英歌的气势美。同时,在表演过程,学生们相互的合作、队列间的交换配合以及错落有致的图形展示,更彰显学生们通力合作的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在学校现场表演时,我们还让英歌队的小演员们穿插在小观众中做造型,与全场学生互动,台上台下一起欢快地进行英歌舞蹈,愉悦的情绪、默契的团队合作以及磅礴的气势让学生们深有感受和体验,起到很好的现场效果。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对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促进初中数学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实践工作中必须不断寻求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但是很少有教师意识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没有认
在分析了当前反舰导弹的弹道特性并给出了弹道优劣的评价准则基础上,介绍了以突防能力大小作为选择标准的弹道设计方法.同时,以所设计的理想弹道为基准并综合考虑导弹本身的
教师应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识字教学途径,引导学生快乐识字。  一、创设识字环境,营造识字的良好氛围  利用学校的有利环境引导学生识字。学校的各种室场、设施设备,校园的花草树木等都有其名称,很多也配了图片文字,我们可有意识地介绍这些东西,让学生在认物识名中达到识字的效果。可让学生轮流点名,收发作业本等,在这过程中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利用社会的有利环境引导学生识字。社会是一个学习汉字
论述了军用飞机新机调整试飞应具备的条件、调整试飞内容、调整试飞目的、调整试飞基础文件、调整试飞应完成的工作、调整试飞结果文件,同时对调整试飞质量、调整试飞效益、
讨论了高阶有理差分方程,其中都是实数,并且使得.给出了这类方程解的明确表达式,并对其解的稳定性和收敛性也做了进一步讨论.
学生学业评价常以作业和测验的形式进行。在学校教育范畴内,作业是指学习活动中的练习,它能有效地巩固知识、形成能力。长久以来,作业更多的是课堂的一种补充和延伸,被强调得最多的是它巩固知识的作用,而它对学生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一直被淡化甚至被忽视。我校开展了小学生作业设计的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作业延伸到课前、课堂、课后,确定了作业的基本模式“课前热热身、课堂加油站、课后大冲关”。作业设计上进行了
根据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任务过程,对美国武器系统效能工业咨询委员会(WSEIAC)提出的ADC模型加以扩展,使扩展后的效能评估模型能够分析导弹武器系统在任务过程不同时刻所需的
新课改以来,“问题解决”教学一直是广大教师最困惑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导弹对编队的突防能力一直是一个较难分析的战术技术指标,文中从事件分析和状态转移的新角度,运用多对多服务系统的理论方法,建立了典型舰队防空系统的杀伤效率模型和某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