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钳工是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要依靠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不断的思考。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钳工对实习课程的认识
钳工实习是技工学校钳工专业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该课程的重视,加大实习教育课程所需的师资、工具和量具等软硬件设施投入,保证学生实习的需要。实习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仅要充当实习教师而且要担起理论教师的角色,做到能文能武,使学生能把以前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与现在的实际操作相结合。
二、激发学生学习意愿
职业类学校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而且还有厌学情绪,部分学生就只想混张毕业证。文化课不必说,专业理论课也不认真学。钳工是专业技能基础课,要求学生不怕苦不怕累,认真扎实。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笔者所在学校实行了“双证”制度,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前要先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然后才能根据在校成绩,颁发毕业证书;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也要在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后,方有资格报名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升学。作为职业学校学生,练好专业技能,既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特征,也是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
三、重视对钳工基本技能的掌握
钳工主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切削加工的方法,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划线、錾削(凿削)、锯割、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和套丝、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研磨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等。
1.划线
划线是指根据图样要求,在工件表面上划出加工界线的操作。
(1)划线的作用:①确定加工余量,明确加工界线,确定工件上各加工面的加工位置,合理分配加工余量,使切削加工有明确的尺寸界线标志。在板料上按划线下料,可做到正确排料,合理使用材料。②检验毛坯形状尺寸,剔除不合格毛坯可全面检查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图样,能否满足加工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毛坯,避免加工后造成损失。③通过找正和借料补救零件各种铸、锻毛坯件,由于各种种原因,形成形状歪斜、偏心、各部分壁厚不均匀等缺陷。当形位偏差不大时,可以通过划线找正和借料的方法来补救。
(2)划线的种类:划线分为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两种。①平面划线是只需要在工件的一个表面上划线,即能明确表示出工件的加工界线的划线方法。②立体划线指要同时在工件的几个不同方向的表面上划线,才能明确表示出工件的加工界线的划线方法。
(3)划线的要求:尺寸准确、线条清晰、保证精度是划线的基本要求。划线作为加工的依据,线条要求尺寸准确,线条清晰。
2.錾削
錾削就是用手锤敲击錾子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钳工加工方法。錾削的工作范围主要是去除毛坯上的凸缘、毛刺、分割材料、錾削平面及油槽等,经常用于不便于机械加工的场合。此外,通过錾削加工的练习,可以提高敲击的准确性,为装拆机械设备打下扎实的基础。
3.锉削
锉削指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的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加工精度高、形状复杂、适应范围广。可以加工工件的内外平面、内外曲面、内外角、沟槽和各种复杂形状的表面。在现代工业生产的条件下,仍有某些零件的加工,需要用手工锉削来完成,锉削的工具为锉刀。
四、注重综合操作训练
在学生熟练的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这种训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
五、学生在校实习内容和下厂实习相挂钩
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多年来学生下厂实习的情况和毕业分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下厂实习时及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的钳工专业不相符。一些学生在下厂实习后回校参加毕业应会考试时反映锉削、锯割这些操作技能在厂里有时根本用不上、发挥余地很小,这个问题在社会人员的培训中尤其突出。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进行钳工实习的积极性,不利于钳工实习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笔者建议在学生钳工实习课程中以学生将来下厂实习所需要的零件生产和机器维修为内容,同时结合应会考试中相关内容。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钳工实习课程的相关操作技能,更使学生能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掌握这些基本技能掌握,将来面临被企业和社会淘汰的危险。
(作者单位:广东省工商技工学校)
一、提高钳工对实习课程的认识
钳工实习是技工学校钳工专业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该课程的重视,加大实习教育课程所需的师资、工具和量具等软硬件设施投入,保证学生实习的需要。实习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仅要充当实习教师而且要担起理论教师的角色,做到能文能武,使学生能把以前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与现在的实际操作相结合。
二、激发学生学习意愿
职业类学校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而且还有厌学情绪,部分学生就只想混张毕业证。文化课不必说,专业理论课也不认真学。钳工是专业技能基础课,要求学生不怕苦不怕累,认真扎实。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笔者所在学校实行了“双证”制度,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前要先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然后才能根据在校成绩,颁发毕业证书;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也要在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后,方有资格报名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升学。作为职业学校学生,练好专业技能,既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特征,也是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
三、重视对钳工基本技能的掌握
钳工主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切削加工的方法,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划线、錾削(凿削)、锯割、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和套丝、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研磨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等。
1.划线
划线是指根据图样要求,在工件表面上划出加工界线的操作。
(1)划线的作用:①确定加工余量,明确加工界线,确定工件上各加工面的加工位置,合理分配加工余量,使切削加工有明确的尺寸界线标志。在板料上按划线下料,可做到正确排料,合理使用材料。②检验毛坯形状尺寸,剔除不合格毛坯可全面检查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图样,能否满足加工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毛坯,避免加工后造成损失。③通过找正和借料补救零件各种铸、锻毛坯件,由于各种种原因,形成形状歪斜、偏心、各部分壁厚不均匀等缺陷。当形位偏差不大时,可以通过划线找正和借料的方法来补救。
(2)划线的种类:划线分为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两种。①平面划线是只需要在工件的一个表面上划线,即能明确表示出工件的加工界线的划线方法。②立体划线指要同时在工件的几个不同方向的表面上划线,才能明确表示出工件的加工界线的划线方法。
(3)划线的要求:尺寸准确、线条清晰、保证精度是划线的基本要求。划线作为加工的依据,线条要求尺寸准确,线条清晰。
2.錾削
錾削就是用手锤敲击錾子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钳工加工方法。錾削的工作范围主要是去除毛坯上的凸缘、毛刺、分割材料、錾削平面及油槽等,经常用于不便于机械加工的场合。此外,通过錾削加工的练习,可以提高敲击的准确性,为装拆机械设备打下扎实的基础。
3.锉削
锉削指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的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加工精度高、形状复杂、适应范围广。可以加工工件的内外平面、内外曲面、内外角、沟槽和各种复杂形状的表面。在现代工业生产的条件下,仍有某些零件的加工,需要用手工锉削来完成,锉削的工具为锉刀。
四、注重综合操作训练
在学生熟练的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这种训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
五、学生在校实习内容和下厂实习相挂钩
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多年来学生下厂实习的情况和毕业分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下厂实习时及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的钳工专业不相符。一些学生在下厂实习后回校参加毕业应会考试时反映锉削、锯割这些操作技能在厂里有时根本用不上、发挥余地很小,这个问题在社会人员的培训中尤其突出。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进行钳工实习的积极性,不利于钳工实习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笔者建议在学生钳工实习课程中以学生将来下厂实习所需要的零件生产和机器维修为内容,同时结合应会考试中相关内容。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钳工实习课程的相关操作技能,更使学生能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掌握这些基本技能掌握,将来面临被企业和社会淘汰的危险。
(作者单位:广东省工商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