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作文因“趣”而精彩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enaclair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旨在从命题激趣、创景激趣、生活激趣、对比激趣、悬念激趣这四个方面阐述,不断在教学前沿探索最新的作文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让课堂作文因“趣”而更加精彩。
  [关键词] 命题激趣 创景激趣 生活激趣 对比激趣 悬念激趣
  
  在新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不断在教学前沿探索最新的作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让课堂作文因“趣”而更加精彩。
  一、命题激趣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作文题能激起学生对作文强烈的兴趣。反之,一些平淡无味,习以为常的作文题,如《寒(暑)假中的一件事》、《我的同桌》、《大扫除》、《值日生》等带给学生的都是“又是这道题”的唉声叹气声。于是,我就设法把《值日生》改为《门长》,把《大扫除》改为《绿色小卫士》,把《我的同学》改为《我班之最》、《“傻”班长》,等等,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一下子就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于是,写出了五彩缤纷的好文章。
  二、创景激趣
  一次作文课上,我说:“孩子们,今天,远方有4个三毛流浪汉来到了我们班上。这4个流浪汉都没有鼻子,请同学们为他们添上一个好看的鼻子好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我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4个大大的人头,头顶上画了三根不一样长的毛。同学们兴趣来了,纷纷举手前来画鼻子。于是,我先抽4位同学当工作人员,再从4个组各抽一位同学出来表演,先让他们站在离黑板三米远的地方,再把他们的眼睛蒙住,我把哨音一吹,就请全班同学齐声数一、二、三——停。表演的同学听口令原地转动三圈后往前跑,在事先指定那个人头上画嘴巴。他们都十分谨慎,而又认真地画起来,而揭开毛巾一看,有的把嘴巴套住了眼睛,成了双眼皮儿;有的把嘴巴画在了耳朵的下方,像似挂了一个耳环;有的把嘴巴画到了脸上,像个“丑八怪”;有的把鼻子画在头的外边,悬挂在空中……同学们乐得前俯后仰,捧腹大笑。一阵阵鼓掌声,欢呼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这时,我在黑板上出了一个作文题——《画鼻子》。同学们眼睛一亮,兴趣盎然,一气呼成。
  三、生活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要学生作文,我在课前先带领学生去观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夏秋冬,感受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体会秋天的奉献,冬天的孕育。比如,秋天是一个迷人的季节,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色。同学们通过观察秋天的天空、田野、果园、小河,写出了一首首娓娓动听的赞美秋天的小诗。
  秋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一片片红枫叶像一群群蝴蝶在空中飘舞。树叶落在地上,树叶落在小河里,小白兔抬起头说:“枫树姐姐,我记得夏天你是穿绿衣服的,什么时候换上红外套啦?”蚂蚁说:“梧桐树哥哥,我记得,夏天你穿的绿衣裳,什么时候你换上黄军装了”……
  秋色:谷子说:“秋天是黄色的。”
  高粱说:“秋天是红色的。”
  棉花说:“秋天是白色的。”
  松树说:“秋天是绿色的。”
  土地说:“秋天是五颜六色的。”
  秋果:硕果累累把头点,
  珍珠翡翠齐奉献。
  摘个果实尝一尝,
  真是又香又是甜。
  秋菊
  秋天,五颜六色的菊花竞相开放了,红的似火,粉的似霞,黄的似金,白的似雪,还有红里透红,黄里透白的,真是绚丽多彩。菊花的品种也是应有尽有,有“乡球菊”、“线菊”、“金背大红”、“金背蟹爪”,还有“千头菊”。菊花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有的像大雪球,有的像礼花,有的像向日葵,还有的像荷花……
  看着这争芳斗艳的满院菊花,不禁使我想起唐朝黄巢的诗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啊!菊花,我赞美你,我更赞美你傲霜耐寒的品格。
  四、对比激趣
  作文课上,我出了《你猜他(她)是谁?》这样一个作文题,让学生进行外貌描写训练。我先说一个同学的外貌:“我们班有一个同学,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面孔不圆不长……你们猜猜,他是谁呀?”同学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能答得上。接着,我又说了另一个同学的外貌:“我们班有一个同学,矮矮的个子,扁扁的鼻子;四方脸儿,单眼皮儿;黑黝黝的皮色,说话做事干脆利落。”你们猜猜,他是谁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他是罗冬健。”这时,我立刻让同学们讨论:“为什么两段外貌描写效果不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了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外貌描写必须抓住特征来写。于是,我让每个同学选定一个同学,进行外貌描写,让同桌的同学猜,以便检查成功与否。
  五、悬念激趣
  曾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走进教室,一言未发就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一个字:手。同学们都很奇怪:老师要干什么?当同学们感到茫然的时候,我就问大家:“同学们,你们的手有什么用途?”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的手要他写字,有的说,我的手要他画画。有的说,我的手要他折纸,有的说,我的手要他擦窗、扫地……例子越举越多。我又问:“同学们,那白医战士的手,驾驶员的手,工人叔叔的手,老师的手等等,都分别各有什么用途?他们的手都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这时,我又在手的前面加上“——的”,并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写一篇作文,赞扬“手”。这个“手”可以是爸爸的手,也可以是妈妈的手,可以是老师的手,也可以是……同学们,你们会写了吗?这时,大家恍然大悟,挥笔作诗。
  我深知,课堂作文之“趣”,才能激励孩子们去追求,去创造,才能使每篇作文走向成功,走向精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妇科门诊就诊且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250例,对患者阴道分泌物行传统Amsel检测法和BV快速检测,比
在HZSM-5分子筛上,考察了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的装填量,空速及不同硅铝比等对苯酚与异丙醇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在适宜的条件下:T=280℃,WHSV=3.0h^-1,Catalyst Loading=0.5g,n(TPA)/n(Pheno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逐渐加强了对中小学的建设力度.其中,中小学的实验室建设管理以及实验室中教学设备的充分利用已经成为教育界非常关注的一个
摘 要:本文围绕课堂式和课题式“二式”并举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展开论述,首先论述课堂式和课题式的教学模式,继而讲述了实施效果,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问题;模式  生物课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生活和学科领域中选择和确定专题或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既包括作为一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又包括作为一种学习方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德文作Seidens
【摘要】随着课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作文教学一直都是重点内容。但是从现阶段语文作文教学发展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基于此,文章主要對语文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长时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有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诸多的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是否影响母乳喂养,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找寻有效措施。方法:选择自2012年10月-2013年9月蚌埠市某行政辖区已随访的349例产妇,排除相关乳腺疾病及严重妊娠
在陶艺作品的创作中,釉料的呈色效果和肌理效果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起着很大作用。通过对影响釉呈色和肌理的因素进行概括论述和分析研究,来论述釉的呈色和肌理效果取决于多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