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旨在从命题激趣、创景激趣、生活激趣、对比激趣、悬念激趣这四个方面阐述,不断在教学前沿探索最新的作文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让课堂作文因“趣”而更加精彩。
[关键词] 命题激趣 创景激趣 生活激趣 对比激趣 悬念激趣
在新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不断在教学前沿探索最新的作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让课堂作文因“趣”而更加精彩。
一、命题激趣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作文题能激起学生对作文强烈的兴趣。反之,一些平淡无味,习以为常的作文题,如《寒(暑)假中的一件事》、《我的同桌》、《大扫除》、《值日生》等带给学生的都是“又是这道题”的唉声叹气声。于是,我就设法把《值日生》改为《门长》,把《大扫除》改为《绿色小卫士》,把《我的同学》改为《我班之最》、《“傻”班长》,等等,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一下子就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于是,写出了五彩缤纷的好文章。
二、创景激趣
一次作文课上,我说:“孩子们,今天,远方有4个三毛流浪汉来到了我们班上。这4个流浪汉都没有鼻子,请同学们为他们添上一个好看的鼻子好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我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4个大大的人头,头顶上画了三根不一样长的毛。同学们兴趣来了,纷纷举手前来画鼻子。于是,我先抽4位同学当工作人员,再从4个组各抽一位同学出来表演,先让他们站在离黑板三米远的地方,再把他们的眼睛蒙住,我把哨音一吹,就请全班同学齐声数一、二、三——停。表演的同学听口令原地转动三圈后往前跑,在事先指定那个人头上画嘴巴。他们都十分谨慎,而又认真地画起来,而揭开毛巾一看,有的把嘴巴套住了眼睛,成了双眼皮儿;有的把嘴巴画在了耳朵的下方,像似挂了一个耳环;有的把嘴巴画到了脸上,像个“丑八怪”;有的把鼻子画在头的外边,悬挂在空中……同学们乐得前俯后仰,捧腹大笑。一阵阵鼓掌声,欢呼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这时,我在黑板上出了一个作文题——《画鼻子》。同学们眼睛一亮,兴趣盎然,一气呼成。
三、生活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要学生作文,我在课前先带领学生去观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夏秋冬,感受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体会秋天的奉献,冬天的孕育。比如,秋天是一个迷人的季节,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色。同学们通过观察秋天的天空、田野、果园、小河,写出了一首首娓娓动听的赞美秋天的小诗。
秋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一片片红枫叶像一群群蝴蝶在空中飘舞。树叶落在地上,树叶落在小河里,小白兔抬起头说:“枫树姐姐,我记得夏天你是穿绿衣服的,什么时候换上红外套啦?”蚂蚁说:“梧桐树哥哥,我记得,夏天你穿的绿衣裳,什么时候你换上黄军装了”……
秋色:谷子说:“秋天是黄色的。”
高粱说:“秋天是红色的。”
棉花说:“秋天是白色的。”
松树说:“秋天是绿色的。”
土地说:“秋天是五颜六色的。”
秋果:硕果累累把头点,
珍珠翡翠齐奉献。
摘个果实尝一尝,
真是又香又是甜。
秋菊
秋天,五颜六色的菊花竞相开放了,红的似火,粉的似霞,黄的似金,白的似雪,还有红里透红,黄里透白的,真是绚丽多彩。菊花的品种也是应有尽有,有“乡球菊”、“线菊”、“金背大红”、“金背蟹爪”,还有“千头菊”。菊花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有的像大雪球,有的像礼花,有的像向日葵,还有的像荷花……
看着这争芳斗艳的满院菊花,不禁使我想起唐朝黄巢的诗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啊!菊花,我赞美你,我更赞美你傲霜耐寒的品格。
四、对比激趣
作文课上,我出了《你猜他(她)是谁?》这样一个作文题,让学生进行外貌描写训练。我先说一个同学的外貌:“我们班有一个同学,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面孔不圆不长……你们猜猜,他是谁呀?”同学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能答得上。接着,我又说了另一个同学的外貌:“我们班有一个同学,矮矮的个子,扁扁的鼻子;四方脸儿,单眼皮儿;黑黝黝的皮色,说话做事干脆利落。”你们猜猜,他是谁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他是罗冬健。”这时,我立刻让同学们讨论:“为什么两段外貌描写效果不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了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外貌描写必须抓住特征来写。于是,我让每个同学选定一个同学,进行外貌描写,让同桌的同学猜,以便检查成功与否。
五、悬念激趣
曾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走进教室,一言未发就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一个字:手。同学们都很奇怪:老师要干什么?当同学们感到茫然的时候,我就问大家:“同学们,你们的手有什么用途?”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的手要他写字,有的说,我的手要他画画。有的说,我的手要他折纸,有的说,我的手要他擦窗、扫地……例子越举越多。我又问:“同学们,那白医战士的手,驾驶员的手,工人叔叔的手,老师的手等等,都分别各有什么用途?他们的手都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这时,我又在手的前面加上“——的”,并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写一篇作文,赞扬“手”。这个“手”可以是爸爸的手,也可以是妈妈的手,可以是老师的手,也可以是……同学们,你们会写了吗?这时,大家恍然大悟,挥笔作诗。
我深知,课堂作文之“趣”,才能激励孩子们去追求,去创造,才能使每篇作文走向成功,走向精彩。
[关键词] 命题激趣 创景激趣 生活激趣 对比激趣 悬念激趣
在新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不断在教学前沿探索最新的作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让课堂作文因“趣”而更加精彩。
一、命题激趣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作文题能激起学生对作文强烈的兴趣。反之,一些平淡无味,习以为常的作文题,如《寒(暑)假中的一件事》、《我的同桌》、《大扫除》、《值日生》等带给学生的都是“又是这道题”的唉声叹气声。于是,我就设法把《值日生》改为《门长》,把《大扫除》改为《绿色小卫士》,把《我的同学》改为《我班之最》、《“傻”班长》,等等,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一下子就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于是,写出了五彩缤纷的好文章。
二、创景激趣
一次作文课上,我说:“孩子们,今天,远方有4个三毛流浪汉来到了我们班上。这4个流浪汉都没有鼻子,请同学们为他们添上一个好看的鼻子好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我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4个大大的人头,头顶上画了三根不一样长的毛。同学们兴趣来了,纷纷举手前来画鼻子。于是,我先抽4位同学当工作人员,再从4个组各抽一位同学出来表演,先让他们站在离黑板三米远的地方,再把他们的眼睛蒙住,我把哨音一吹,就请全班同学齐声数一、二、三——停。表演的同学听口令原地转动三圈后往前跑,在事先指定那个人头上画嘴巴。他们都十分谨慎,而又认真地画起来,而揭开毛巾一看,有的把嘴巴套住了眼睛,成了双眼皮儿;有的把嘴巴画在了耳朵的下方,像似挂了一个耳环;有的把嘴巴画到了脸上,像个“丑八怪”;有的把鼻子画在头的外边,悬挂在空中……同学们乐得前俯后仰,捧腹大笑。一阵阵鼓掌声,欢呼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这时,我在黑板上出了一个作文题——《画鼻子》。同学们眼睛一亮,兴趣盎然,一气呼成。
三、生活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要学生作文,我在课前先带领学生去观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夏秋冬,感受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体会秋天的奉献,冬天的孕育。比如,秋天是一个迷人的季节,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色。同学们通过观察秋天的天空、田野、果园、小河,写出了一首首娓娓动听的赞美秋天的小诗。
秋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一片片红枫叶像一群群蝴蝶在空中飘舞。树叶落在地上,树叶落在小河里,小白兔抬起头说:“枫树姐姐,我记得夏天你是穿绿衣服的,什么时候换上红外套啦?”蚂蚁说:“梧桐树哥哥,我记得,夏天你穿的绿衣裳,什么时候你换上黄军装了”……
秋色:谷子说:“秋天是黄色的。”
高粱说:“秋天是红色的。”
棉花说:“秋天是白色的。”
松树说:“秋天是绿色的。”
土地说:“秋天是五颜六色的。”
秋果:硕果累累把头点,
珍珠翡翠齐奉献。
摘个果实尝一尝,
真是又香又是甜。
秋菊
秋天,五颜六色的菊花竞相开放了,红的似火,粉的似霞,黄的似金,白的似雪,还有红里透红,黄里透白的,真是绚丽多彩。菊花的品种也是应有尽有,有“乡球菊”、“线菊”、“金背大红”、“金背蟹爪”,还有“千头菊”。菊花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有的像大雪球,有的像礼花,有的像向日葵,还有的像荷花……
看着这争芳斗艳的满院菊花,不禁使我想起唐朝黄巢的诗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啊!菊花,我赞美你,我更赞美你傲霜耐寒的品格。
四、对比激趣
作文课上,我出了《你猜他(她)是谁?》这样一个作文题,让学生进行外貌描写训练。我先说一个同学的外貌:“我们班有一个同学,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面孔不圆不长……你们猜猜,他是谁呀?”同学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能答得上。接着,我又说了另一个同学的外貌:“我们班有一个同学,矮矮的个子,扁扁的鼻子;四方脸儿,单眼皮儿;黑黝黝的皮色,说话做事干脆利落。”你们猜猜,他是谁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他是罗冬健。”这时,我立刻让同学们讨论:“为什么两段外貌描写效果不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了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外貌描写必须抓住特征来写。于是,我让每个同学选定一个同学,进行外貌描写,让同桌的同学猜,以便检查成功与否。
五、悬念激趣
曾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走进教室,一言未发就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一个字:手。同学们都很奇怪:老师要干什么?当同学们感到茫然的时候,我就问大家:“同学们,你们的手有什么用途?”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的手要他写字,有的说,我的手要他画画。有的说,我的手要他折纸,有的说,我的手要他擦窗、扫地……例子越举越多。我又问:“同学们,那白医战士的手,驾驶员的手,工人叔叔的手,老师的手等等,都分别各有什么用途?他们的手都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这时,我又在手的前面加上“——的”,并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写一篇作文,赞扬“手”。这个“手”可以是爸爸的手,也可以是妈妈的手,可以是老师的手,也可以是……同学们,你们会写了吗?这时,大家恍然大悟,挥笔作诗。
我深知,课堂作文之“趣”,才能激励孩子们去追求,去创造,才能使每篇作文走向成功,走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