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的产生与发展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baobao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儿童谈话经验的学习与发展,主要围绕在“饭店”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解读儿童谈话的基本方法及观察解读后的指导策略等内容展开,旨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游戏观,提供适宜的观察解读方法,切实有效提升教师对游戏中儿童谈话经验学习与发展的观察与解读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儿童谈话经验的发展。
   关键词:谈话经验;角色游戏;支持策略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富,游戏内容就越充实、新颖,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
   一、情景再现
   三月篇:反反复复的炒菜游戏
   妈妈看着超市里很热闹,凑近一看在炒菜,买了一碗回家了。
   (一)观看视频找问题,问题焦点——在超市收银台卖炒菜
   师:视频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呀?
   幼:王××在炒菜,被陈××买走了。
   (二)关于能否在超市收银台卖炒菜——围绕话题展开讨论
   讨论一:超市收银台上能卖炒菜吗?
   讨论二:为什么不能,请你说出理由。
   小结:超市收银台是收钱的地方,卖炒菜不合适,要换个地方玩。
   (三)去哪里玩合适
   讨论一:可以去哪里玩卖炒菜游戏。(示意举手回答)
   小结:饭店里可以玩卖炒菜的游戏。
   讨论二:饭店里都有哪些角色呢?
   小结:饭店里有老板、厨师、服务员。
   四月篇:陆陆续续出新品
   开了一个饭店,三个厨师都很忙,什么食材都炒炒放碗里。
   (一)观看视频找问题,问题焦点——所有的食材都往锅里倒
   1.提出问题吸引幼儿关注视频。
   2.发现问题,大胆讲述。
   小结:饭店里厨师好忙,把所有食材都放锅里炒。
   (二)关于是不是所有的食材都要炒过
   讨论一:是不是所有的食材都要炒?
   讨论二:哪些要炒,哪些不用炒?
   小结:不是所有的食材都要下锅炒,要炒的食材,如鸡肉、鱼、虾、大白菜等,不用炒的食材,如冰淇淋、面包、三明治、披萨等。
   (三)关于不用炒的食材有人想买怎么办
   讨论:不用炒的就不能卖了,有顾客想买怎么办?
   小结:再开一个饭店,卖不用炒的食材。那下次游戏时我们就可以开两个饭店,一个卖炒菜(蔬菜、荤菜),一个卖西点(蛋糕、面包、饮料等)。
   二、反思策略
   (一)游戏前选择恰当的谈话主题并明确目的,让幼儿聚焦谈话的主题
   教师首先要注意创设一个积极的语言交往环境,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让幼儿想说、敢说和喜欢说。
   (二)游戏中营造积极的谈话氛围,通过游戏情境促进幼儿间的随机谈话
   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口头语言交往经验的丰富,中班幼儿的谈话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因此这个阶段重点发展的谈话核心经验范畴主要是掌握并运用交流和表达的规则。
   (三)游戏后,多途径丰富幼儿的谈话经验,开放式提问激发幼儿的谈话
   游戏后教师通常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出话题。如若能巧设问题,就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拓展谈话的思路,提高谈话的质量。
   三、收獲感悟
   1.游戏帮助我们理解幼儿发展的本身。我们常拿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要求各异的孩子是不对的,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不一样,让每个孩子在游戏中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收获游戏经验和快乐。
   2.游戏帮助我们理解教师发展的本身。所谓的教育经验不仅仅停留于简单的模仿和重复,教师只有通过对游戏过程的解读,才能真正成为研究幼儿的专家,在原有水平上提升自身的能力。
   3.游戏帮助我们解释教育的本真。放手,还孩子一个真实的游戏。孩子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一个表达展现,会忽略他不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善于引导开发孩子的其他兴趣点,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从而让孩子们多方面发展。
   其实幼儿的游戏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观察他最真实的一面。在游戏观察中,孩子们一次次颠覆我们对他们的认识。
   参考文献:
   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7.
  编辑 赵飞飞
其他文献
摘 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是新时代小学美术教师关注的焦点与努力的方向。将爱心合情合景、适时适度地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爱之“泉”,是美术课堂中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源泉”。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围绕“在教学中倾注爱、在欣赏中彰显爱和在创作中升华爱”三个方面,浅显论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爱心
摘 要:分析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大发展之中,应科学、合理地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日常素质教育活动,培养中学生在未来发展中身心素养全面发展,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律,实现教育灵活性转变。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生;心理品质   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与实施,为当下教育形式带来了新的可能。对中学生未来发展而言,合格人才的标准是需要学生在具备良好道德素养、心理品质之中,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实
摘 要: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優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使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使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呢?创建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搭建展示平台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氛围;阅读兴趣;阅读展示;语文素养   著名特级教师于
摘 要:语文学科中的特色教学之经典诵读,能够使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一种途径,对于学校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这一特色课程亦是将传统文化这颗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中,随着学习成长不断生根发芽,让学生的精神更加丰富,心灵更加丰盈。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文化;核心素养   经典诵读是学校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坚持的重要内容,利用晨读时间,由语文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吟诵,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不仅需要教给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情境下,如何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主要就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摘 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课程标准将“数与代数”作为小学数学中的四大版块之一。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更是核心目标。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尤为重要,不仅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还要求学生对计算的算理了然于心。而怎样让学生既能掌握算法又能明了算理,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而提高计算能力?以“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为例,对沟通算理和算法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通过
摘 要: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可以启迪智慧,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将其运用在小学数学中可以化解其抽象性,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因而被称为“看得见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師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环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体验。就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浅谈一点心得体会,以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摘 要:小学数学的解决问题都是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取“精确值”,或者用“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以“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一课为例,教师以问题为引导,以对话为形式,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进一法;去尾法;生活经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9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是在学习
摘 要: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最需要提高的是词汇量,阅读的过程也是词汇学习的过程。所以,找准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落实词汇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阅读;词汇教学;策略   词汇是语言三大要素之一,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最需要提高的是词汇量,通过阅读教学收获最大的也是词汇。然而,在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诸多不当之处。如:教师对词汇教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围绕语言的积累、思考和运用的人文学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提出了一些可实践的操作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摆脱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造性思维;思维培养;思维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培养具有发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