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从乐学——扬起自主学习的风帆,善思——开启自主学习的智慧,巧选——敞开自主学习的空间,会读——内化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自主 乐学 善思 巧选 会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94-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1]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乐学——扬起自主学习的风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它能够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当中,并乐此不疲。授业无趣,必不乐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文本中所描绘的事物或是情境通过图片、音乐、动画等手段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大限度地丰富文本的教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欲望,改变“要我学”的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乐于学习。
  如教学《找春天》这篇课文,为了让孩子们能感受到美丽的春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我一边引导孩子读课文,一边用粉笔勾勒了刚探出头的小草,吐出点点嫩芽的树木,潺潺流动的小溪,婀娜多姿的柳枝,姹紫嫣红的花……寥寥数笔,一个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的春天便展现在孩子的眼前。看到这美丽的画面,孩子们的眼睛亮了。紧接着,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说出自己发现的春天。于是一幅秀丽的春光图诞生了:池塘里可爱的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动,好像在享受美妙和春光;嫩黄色的迎春花绽开了可爱的笑脸,引来了许多的蝴蝶、蜜蜂;春雨淅淅沥沥,落在了荷叶上,晶莹剔透的,像一颗颗钻石……学生们越画越美,越说越起劲儿。这样的画画、练说,点燃了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同学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善思——开启自主学习的智慧
  “学而不思则罔”。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形成浓浓的思维磁场,能充分开启学生自主学习的智慧,这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会质疑,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太阳》一课时,我出示了一幅太阳放射万丈光芒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太阳的认识,接着我又问:“同学们,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它东升西落,为我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光明,带来了生机。可是太阳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但是我们对它的了解却是微乎其微。这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研究它,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要研究一种事物,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现在你们面对太阳,说说你们想知道它的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如“老师,我想知道太阳到底有多大?离我们地球有多远?”“老师,太阳是个大火球,我想知道太阳的温度到底有多高?”“老师,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站在阳光底下会被太阳晒黑?”“老师,我想知道日食是怎么形成的?”“老师,我想知道太阳是怎样形成的?它的里面是什么样子的?”……接着我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课文中、从课外阅读资料中寻找答案。就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們在自主探究中了解了太阳。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启迪了思维。
  三、巧选——敞开自主学习的空间
  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再在相互交流中“共享成果”,让每个学生在兴趣中选择,在选择中主动学习,在互动中巩固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但不同的人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是不同的,解读语言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于是,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并为学生提供了四种学习的方法让其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提示为:1.喜欢文学的你,可以摘录出文中优美的语句,并记一记;2.喜欢画画的你,可以画一画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3.喜欢朗读的你,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4.喜欢想象的你,可以发挥想象:小兴安岭可能还有哪些课文中没有描写出来的景物,把你想到的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敞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但使他们的灵性得到舒展,也让他们获得一种愉悦的体验。
  四、会读——内化自主学习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杠杆,会读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外在表现,是自主学习能力内化的生动展现。会读更重要的是通过积极探索、不懈努力,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后,总结出了本课学习的方法:读课文——划句子,找特点和作用——归纳概括——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四种新型玻璃。在这一环节中,我由“扶”到 “放”,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做到了“授之以渔”,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让学生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的重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已逐渐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国外ABS产品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为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
双馈电机调速系统是在转子侧加入交流励磁对电机速度进行控制的一种变频调速系统。与普通定子侧变频不同,双馈调速系统有变频装置容量小、电压低、功率因数可调节、改造费用较低、调速性能好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电机学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M - T坐标系下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双馈电机中转矩、功率等关键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研究了外加交流励磁对转子电流和
【摘要】作者从三个方面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写作教学 学生想象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93-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言而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培养
随着输变电线路的电压和电流等级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基于电磁原理的电流互感器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为此,本设计另辟蹊径,把光纤荧光测量技术引入测量系统,组成了基于光纤
感应电机是一类非线性、多变量、不确定、强耦合并附加干扰的混合型系统,可作为非线性控制的典型,对其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近年来成为关注的热点。对此人们已提出了各种控制方案,这些方案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研究一种工程实用的有效控制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综述感应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和详细分析感应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用不同得方法研究了定子磁链和转速的跟踪控制问题。首先,鉴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对
【摘要】最近几年在我们国家出现了一种小组合作形式的学习状态,而且这种学习状态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应用,从而可以将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提高,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思品老师只是单纯的授课所以形成了一种听讲模式,从而逐渐导致大多数的初中生对学习思想品德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直线下降,甚至很多学生都干脆不去上课,即使去上课了,也不会认真学习课堂知识。这些
随着流程工业的发展,各种工业自动化系统产生的数据量急剧增长,传统的单机实时数据库由于容量和性能的限制,已难以满足大型应用对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流程工业分布式服务框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94-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复合系统。阅读的实质意义是学生主动建构有关阅读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知识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这个过程最需要的是教学对话平台,学生在其间不仅可以相互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而且在过程中学会了倾听与尊重,懂得了
期刊
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解决全球环境与能源问题的理想方案之一,氢气消耗量的准确测量成为其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氢气消耗量检测的主要方法有质量法、温度压力法和流量计法。流量计法与质量法和温度压力法相比,能进行瞬态氢气消耗量的测量,而且可由试验台的应用扩展到实际燃料电池车的氢气消耗量检测中。因此,流量计法的研究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但是现有的研究表明,流量计法在瞬态测量和车用条件下误差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