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压内关、外关穴治急性闪腰叉气30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l198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自2000~2006年共治闪腰叉气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8~60岁。
  方法:医者用右手拇指压内关,食指压外关,两指相对用力加压,同时嘱患者左右活动腰部。
  
  结果
  
  1次治愈20例,2次治愈10例,有效率100%。
  例1:患者,男,60岁,2000年弯腰来我所,痛苦面容,言其抬重物后突然腰痛,不能转侧,即采用上法1次而愈。
  例2:患者,女,53岁,于2001年3月6日,其丈夫来请我,言其右肋下痛1天,经本村乡医打2次止痛针无效。刻诊:右肋下痛,怀疑胆囊炎,给5%葡萄糖500ml、菌必治4g静滴,言疼痛加重,采用指压外关穴,2分钟后痛止而痊愈。
  
  讨论
  
  “闪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急性腰痛,疼痛学上称之为腰脊神经后支痛,还有人称为“非特异性腰痛”、“小关节综合征”、“腰肌劳损”等。多发生于老年人、劳动强度大的工人、农民、久坐的办公人员等。腰扭伤俗称“闪腰”。急救重点在于保持舒适的姿势休息及冷敷。腰扭伤起因于弯腰取重物时,腰部肌肉突然的拉扯所致。
  “闪腰”可反复发作,发作时腰骶部疼痛剧烈,并可传导到腿部(不过膝盖),腰椎X线检查常未见明显异常,无明显手术指征,这种疾病使患者行动不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闪腰”之后,在疼痛发作的急性期,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切不可盲目矫正,配合消炎镇痛、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腰部僵硬感,如激光或超激光等,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药物过敏的患者使用。
  如果经常反复发作或者疼痛持续时间长者,可考虑行神经阻滞治疗。完善的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治疗方法之一,既可以直接缓解疼痛,又能松弛腰部过于紧张的肌肉,改善其血液循环,特别适合因肌肉紧张等原因造成的疼痛,具有不可替代的快速疗效。如果患者存在非常明确的痛点,可考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直接作用于病灶,效果显著。如果患者反复发作并且疼痛剧烈,须行射频热凝治疗,使用射频针直接毁损病变部位的神经,而不影响周围的组织或器官,效果肯定,不易复发。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寻找方法:取此穴道时应要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或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症状:内关穴的主治症状为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呕吐、胸胁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位。
  《灵枢经脉篇》: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阴气盈盛于内与阳气相背,失于协调,心暴痛,胸部烦闷、隔中满、本穴用之效也,故以内关名之一说,本穴是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通,三焦经的络穴名外关、内关者乃相对而言。
  外关穴标准定位: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外关穴属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出自《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外关是三焦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交阳维脉。“阳维为病苦寒热”,阳维脉主要维系、联络三阳经,主一身之表,外关穴也是以治表证为主。
  外关取法: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3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或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外关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指伸肌、示指伸肌。皮肤由桡神经发出的前臂后皮神经分布。此处皮肤及皮下筋膜较掌侧厚而松弛,桡神经的浅支与头静脉起始部伴行,尺神经的手背支和贵要静脉起始部伴行。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经小指伸肌的桡侧入小指伸,深进在拇长伸肌的尺侧入示指伸肌,以上诸肌(腱)均由桡神经肌支支配。
  外关穴的特异性:本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交阳维脉。功用: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
  外关穴主治病症:①头面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鼻衄牙痛。②运动系统疾病:上肢关节炎,桡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落枕等。③消化系统疾病:腹痛便秘,肠痈霍乱。④其他病症:热病,感冒,高血压,偏头痛,失眠,脑血管后遗症,遗尿。
  内关、外关同属三阴经穴,常用治疗胸内痛,同时内外穴又是十五络穴之一,即联系表里两经的脉络,从经脉所出的穴位属八脉交会穴,内关通阴维,外关通阳维,阴维、阳维又是十六郄穴,临床常用治疗新病、急病,故内外关穴能联络表里,内外经络,即通则不痛之意。
  “闪腰”的几种简易疗法:①按摩法:“闪腰”者取俯卧姿势,家人用双手掌在脊柱两旁,从上往下边揉边压,至臀部向下按摩到大腿下面、小腿后面的肌群,按摩几次后,再在最痛的部位用大拇指按摩推揉几次。②背运法:让“闪腰”者与家人靠背站立,双方将肘弯曲相互套住,然后家人低头弯腰,把患者背起并轻轻左右摇晃,同时让患者双足向上踢,3~5分钟放下,休息几分钟再做。一般几次之后,腰痛会逐步好转,直至痊愈。③热敷法:用炒热的盐或沙子包在布袋里,热敷扭伤处,每次半小时,早晚各1次,注意不要烫伤皮肤。④药物外敷法:取新鲜生姜,将内层挖空,把研细的雄黄放入生姜并盖紧,放瓦上焙干,把生姜焙成老黄色,放冷,研细末,撒在伤湿膏上,贴患处,痛止去药。
其他文献
资料和方法    1992年9月~2003年9月收治59例(59颗)再植前牙病例,其中男39颗,女20颗,年龄8~54岁,外伤脱位离体时间9分钟~5小时,<30分钟30颗,30~60分钟19颗,>60分钟2颗。扭转牙拔牙再植4颗。  所有病例均在无菌条件下即刻再植,对外伤脱位的牙,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置广谱抗生素(2.5%氯霉素)液中浸泡15分钟后取出,用温生理盐水棉条保护清理牙根面,尽量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MMC)在激光治疗鼻泪管阻塞中的作用。方法:激光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1626例(176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MMC)和对照组(不用MMC),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972眼中,治愈850眼(87.45%),有效96眼,总有效率97.33%;对照组788眼中,治愈530眼(67.26%),有效102眼,总有效率80.20%,经统计学处理,治愈率之间X2=31.92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参芪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参芪颗粒口服,对照组采用能量合剂三磷腺苷(ATP)、辅酶A、维生素C、肌苷及病毒唑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早搏,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芪颗粒具有明显缓解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症状、体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采取呼吸支持、合理喂养、防止感染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极低体重儿的临床治愈率及疗效。方法:对10年来收治的112例极低体重儿临床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前、后5年的治疗方法与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前5年低体重儿的治愈率为68.2%,后5年的治愈率为86.8%(P<0.05);其中超极低体重儿前5年的治愈率为0,后5年的的治愈率为50%。结论:加强呼吸管理、防止感染、合理喂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1月~2007年11月收治宫腔积脓并发子宫穿孔患者14例;年龄64~79岁,平均72岁;绝经年限14~35年,平均23.2年。  临床表现:病人均以下腹疼痛伴发热,疼痛加重渐波及全腹而就诊,腹痛时间1~26天,疼痛加重时间2小时~3天。5例出现恶心、呕吐(28.57%)。查体:体温37.5~38.9℃,>38.0℃者7例(50%);均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其中
期刊
IgA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IgA肾病的预后不仅同肾小球损害有关,同肾小管间质损害也密切相关[1,2]。本文对35例IgA肾病患者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β2微球蛋白(β2-MG)等肾小管功能指标,并观察了黄葵胶囊对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06年5月~2007年5月收治IgA肾病患者35例,男2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紫杉醇单药化疗联合微波热疗的近期疗效。方法:1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微波热疗温度升至40℃时静脉滴注化疗药,热疗过程中静脉补充水和电解质。结果:1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中,2例达到CR,12例达到PR,有效率77.8%;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2例,有效率83.3%;炎性乳癌6例,有效率66.7%。14例KPS评分提高15~20分,3例提高5~10分,1例无变化。结论:热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抑抗丸对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Graves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治疗组在常规ATD治疗基础上加抑抗丸,每日2次口服。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测定TRAb,采用放射受体法测定患者血清TRAb。并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患者TRAb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CT引导下,注射臭氧并联合应用中药与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3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60例,采用经皮穿刺CT引导下,注射臭氧并用中药、针灸治疗;对照组150例,采用单纯臭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6.25%,总有效率88.75%;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0.00%和78.0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月确诊的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QAMI)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50~80岁,平均64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4例,前壁6例,前间壁3例,下壁2例;伴有急性心力衰竭1例,心律失常者3例。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收入监护病房,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博璞青),根据病情口服消心痛、卡托普利、倍他乐克等,静滴极化液、硝酸甘油,同时根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