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朗读而精彩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c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名作《朗读手册》是通过各种实验数据,案例来推导出结论:有了渴望和兴趣,什么事都好办了。的确,教孩子们渴望阅读比什么都重要,而为孩子大声朗读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知道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十分重视朗读教学。近期再读《朗读手册》,我又眼前一亮,收获颇多,它使我更深层的明白了朗读的重要性,也为我指明了朗读的方向,更让我深深懂得人生因朗读而精彩。
  像是重逢一位故友,再次拿起《朗读手册》,阅读着、思索着……我更加坚定了要引导学生朗读的决心,根据书中的介绍,再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我思考着自己的朗读指导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倡导阅读,树立朗读的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我始终相信只有爱朗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朗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喜爱朗读,懂得朗读的方法,了解朗读的内容,这样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朗读。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同时影响家长,让家长也参与其中,这样学生就有了榜样,朗读的环境也建立了。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出发,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朗读书籍,同时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可以有计划地开展朗读会、朗读赛等,还可以拓展延伸,经常与学生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学生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朗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郁,同时孩子的朗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二、激发兴趣,培养朗读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因此,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很重要。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觉得在朗读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屏幕上生动活泼的画面,配以优美的音乐,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心灵都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对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等方面都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另外,在学生朗读时,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易多鼓励,多说赞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有了自信心,兴趣就更浓了。
  三、以身示范,引导朗读的方向
  示范朗读是指导朗读的法宝,能引导学生找到朗读的方向。以身示范,就是教师要范读,给学生作示范朗读,以使学生仿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范读就是最好的指导。在必要时,学生不能够对句子内容理解时,就读得不好,此时,教师如能范读,就能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相信学生在教师范读的耳濡目染下,必然能有很大的进步。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准备其他的范读资料,如名家大师的朗读作品,给学生展示。名家大师对朗读作品的分析、理解必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朗读的方法和气势等会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获得启迪。相信学生在观看、倾听这样大师级别的朗读时,一定被深深震撼,同时视野大开,受益匪浅,也就有了模仿和借鉴的方向,而模仿是人们在朗读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四、形式多样,提高朗读的效果
  1.学生个别朗读
  这是了解学生朗读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个别朗读方式的运用,应提出明确的要求,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讀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个别朗读也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朗读期待。
  2.集体朗读
  这种方式的运用是有条件的,文章要熟悉,短小精彩的诗文更适宜,长课文可选片段。其优点是每个学生都受到锻炼,朗读的面大,人多声浪高,气氛热烈,效果好,兴趣浓。集体朗读的运作应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注意人物的语气,节奏的快慢,停顿的把握,感情的投入等方面。这样有利于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提高朗读指导效率。
  3.分角色朗读
  阅读教学的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进入文本描摹的情景,把自己置换成文本中角色,把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变成有声言语,通过有声语言再现对话情境,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感、思想等。分角色朗读可以充分发挥其品味语言艺术、领悟作品内涵的作用。这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运用这一方式的要求更高,读物要适宜,一般适合剧本和人物对话较多的小说或其他情节性较强的文章。
  责任编辑 黄博彦
其他文献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陶行知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下面以我设计的一节《周长的计算练习课》为例,说说我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
近年来,“传统文化”及与之相关的字眼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可见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
摘要:日本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小学时期开始,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日本人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培养未来职业规划的意识。学生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参加体验活动,学习规划未来职业,对未来职业选择有影响。并且,通过对比普通科和专业学科的职业规划教育,对中国建立发展职业规划教育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日本;高中;职业规划教育;普通科;专业学科  高中阶段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生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如何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但作为一种主要从国外引进而在国内仍不太重视或重视不足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中职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教育;对策   一、中职学校开展
用心去对待学生,学生才用心来对待你。老师洒出浓浓的爱,学生就会激起暧暧的情。   一回头,一切仿佛就在昨天,早就听说艺术班的学生个性强,不好带,没想到高二的时候,我就成了艺术班的班主任。第一节班会课上,我勉强微笑着站在讲台上,台下精灵鬼怪的学生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怎么来称呼我这个班主任?”一个调皮女生说:“叫老师不够亲切,没个性,不如就叫婵姐吧!”她话音刚落,就得到了全班赞许的掌声。当时我心里很
一、问题提出  图像题以化学知识为内容载体,以图形为形式载体,可较好地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备受命题者青睐。平衡图像是指将化学平衡相关原理应用于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借助变量间的制约以二维图的形式来反映产率、产量、转化率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平衡图像具有直观、简洁、明了的特点,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部分的重要题型,可以全面考查各种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其中的U形图以拐点为分界,两边呈现
特级教师贾志敏常说:“我的课堂并不热闹,更谈不上精彩。”这是大实话。然而,奇怪的是,恰恰是这样看似不够热闹,不够精彩的课堂,竟形成了这样一种师生活力的课堂磁场:课堂上,教学环节好像都事先商定好一样,一环接着一环,流畅而富有诗意地伸展着、起伏着,每一节简单的教学过程都成了智慧课堂的巅峰之作。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一 、“脑耕铭”——巧取“元”始学点,点燃体验言语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上,“体
小说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在文学阅读的能力考查中,小说这一体裁颇受命题人的青睐。这首先源于语文新课标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对学生的要求: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文字作品,分析其情感和语言特点,认识其形象和情感之美。  一、从创作过程来看,人物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  鲁迅先生谈到小说创作时,提到两种创作方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二是杂
语文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指出:传统的“读写结合”发展到当下,已经把“读”与“写”视为本质上的“一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特别是统编语文教材的全国发行,可以认为是真正开启了一个“读写一体”的新时代。统编教材的作文编写这一块,明显地体现“读写一体”的理念,甚至有了以“习作例文”“习作指导”为主题的习作单元,课文就是习作的范文。很显然,传统的“阅读本位”教学经验已经不适合统编教材。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提倡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放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其体育水平,同时还可以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和发展,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爱好和需求为教学之本,积极创新教学策略,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