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格局调整与发展前瞻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al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年,温州市的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风生水起,出台了许多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地方政策,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政策示范效应。温州的民办学前教育也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之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温州民办幼儿园办园起点不高,收费较低,加上后续扶持政策乏力等原因,民办幼儿园发展遭遇瓶颈。特别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它既不能像高端幼儿园一样走“高投入、高收益”道路,又没法像中小学一样搭乘义务教育的便车,显得举步维艰。在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之后,温州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该如何积极理性地应对分类选择?其发展该何去何从?基于对温州民办幼儿园分类选择意愿的调查,我就新背景下温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格局调整与发展谈几点看法。
  一、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理解
  综合我国幼儿园的办学实际和有关政策规定,普惠性幼儿园至少包括三种类型的幼儿园:公办幼儿园;集体或单位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并且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达到各地规定的办园基本标准;二是面向社会大众招生;三是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接受政府指导价。
  基于上述对普惠性幼儿园的认识,我以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是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办学条件与教育质量不亚于公办幼儿园,费用为老百姓所能接受,普通家庭都能上得起的民办幼儿园。
  二、新政背景下温州民办幼儿园的分类选择意愿
  随着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實施,温州的民办幼儿园将面临新的选择和挑战。目前,关于分类管理,温州市在政策层面上率先进行了宣传动员,但在法律层面上的实施尚未正式开始。如果一旦启动法律程序,遇到的问题肯定会不少,特别是关于幼儿园的资产清算方面,对于举办者和行政管理部门来说,都将是一项十分艰难而繁琐的工作。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选择意愿层面,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温州的民办幼儿园初步表现出了以下五种倾向:(1)明确型。这类幼儿园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房产自建自有、且办学效益较好者,几乎全都选择营利性;二是房产租赁、办学效益一般者,大多选择非营利性。两者在选择路径上的差异,说明园舍的房产所有权在分类选择中具有关键性作用。(2)观望型。这类幼儿园也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房产自建自有、规模不大、办学效益一般,但目前尚能维持者;二是房产租赁、办学效益相对不错者。观望型幼儿园的顾虑是一旦做出选择,担心新的政策会冲击现有办学模式与管理体制,造成师资队伍不稳定,影响园所可持续发展。(3)焦虑型。这类幼儿园以股份制办学为主。焦虑的原因一方面因为股东对政策的走向把握不准,另一方面股东意见一时也难以达成一致。(4)多选型。这类幼儿园主要以集团化办学为主。由于集团内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普惠性和非普惠性的选择上,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一般会采用多元化发展的策略来应对。(5)退出型。这类幼儿园的办学者和管理者一般观念比较陈旧,办学质量始终上不去,长期处于艰难维持状态,分类管理的必然趋势使其产生了畏惧心理,萌生了退出的想法。但这类幼儿园只占极少数,不会对温州整体的民办学前教育发展造成影响。
  三、温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前瞻
  目前,国家积极提倡和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加上大部分举办者具有教育情怀和反哺社会的情怀,无论做出何种分类选择,可以预见的是,温州民办幼儿园的基本格局中,普惠性民办园仍然占主流。在资本逐鹿幼教,高端园所发展步履加快的新形势下,温州普惠性民办园该如何更好地发展,我以为以下几点很关键:
  1.扶持保障是前提
  普惠性民办园是代政府向社会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如果没有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扶持和保障,“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好”是违反客观规律的。目前普惠性民办园较为普遍的办园状态是:收费标准偏低,政府补助不足,办园成本难以弥补,只能通过一些技术性处理维持园所生存,师资难免流失、质量难免下滑。因此,政府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收费指导价一定要充分考虑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成本区别,同时还要给予积极的财政支持,才能保障普惠性民办园提供既普惠又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2.规范办学是根基
  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园行为,是幼儿园生存的根基。近期北京、上海等地个别幼儿园出现的虐童事件,其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民办幼儿园一定要加强教职员工的法律法规教育,注重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园理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实施各项保教活动。
  3.师资队伍是关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是全面提高普惠性民办园办园质量的关键。民办园要留得住好师资,就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在薪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公办园教师基本持平,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办园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4.课程教学是底色
  课程与教学质量,决定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幼儿园要促使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相互渗透,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相互补充,使课程既能为全体幼儿的终身发展提供基本经验,又能兼顾幼儿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
  5.内涵发展是出路
  温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求生存、求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其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办出质量、办出特色,让社会认可,让老百姓满意。
其他文献
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创业者怎么惨,公司怎么死”的一大堆经验.聚美历史上只融了1300万美金,在电商中算绝对的“穷企业”,走到今天非常不易.对于拿钱不多的创业者,我希望聚美
我希望你们和我一样,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源动力。我也希望你们的原动力是一种相对更为积极但依然行之有效的情绪。当我很小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到老人,比如说18岁以上的人,他们的
互联网领域里,我们通常认为的宝典般的精神,在硬件创业领域里构成3个形式化主义的陷阱。  第一,免费和低价是硬件创业最大的误区。硬件和软件本身的商业模式是不一样的。互联网公司做软件,当用户几何级数增长时,成本基本不变;硬件有库存压力和成本费用,并不满足此条件。同时,低价比免费是更危险。比如卖秤,卖的不是以前传统的硬件工具,而是背后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能卖贵是一种核心竞争力,而不是用便宜打动用户。硬件
那天,在南京爱达幼儿园的活动现场,遇见了一个怀有强烈分享愿望的小男孩。他拿来一本大大的记录本,上面画着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既相似又有点不同的三个棕色物体。他走到我面前,向我展示他的图画。我问这是什么,他说是他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发现的树根。我好奇地问他:“你是怎么发现它的呢?”他回答道:“我前两天在‘小农场’玩,准备挖石头的。我挖啊挖,挖出石头来了,可我又觉得没意思了。后来忽然发现了树根,拔不
期刊
记者:2002年您从哈密师范学校汉语专业毕业,被分配在小学工作,后来因为什么机缘走上了学前教育岗位?当时您遇到了怎样的挑战?您又是如何克服的?rn艾米拉古丽·阿不都(以下简
期刊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已于2017年9月1日起生效,标志着中国民办教育正式进入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新时代。目前,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出台与分类管理相配套的实施意见。在分类管理的大背景下,作为民办教育体量最大的民办幼儿园,该如何理性作出分类选择?现有民办幼儿园(2016年11月7日以前正式设立的
期刊
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已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新法的主要内容涉及现有民办学校的分类登记、差异化分类收费、办学收益分配、财政税收扶持体系建设等方面,并对民办学校的运行及内部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笔者就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可能对民办幼儿园产生的财务及税务影响进行分析,重点对现存民办幼儿园分类登记、变更和后续运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资产产权变更、清算、运营架构规划等相关财税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
期刊
民办教育新政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民办教育正式进入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新时代。笔者站在律师的角度,就民办幼儿园如何积极应对分类管理,给举办者提供一些法律实务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举办者的身份问题。根据新《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条的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现有民办幼儿园的登记,往往存在登记的举办者与实际的
期刊
2016年11月7日,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审议通过后,作为一名民办幼儿园园长和投资人,我第一时间就找来研读。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我对即将到来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有些惶恐不安,甚至有些难以接受。根据新法精神,未来民办学校要分成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就民办幼儿园而言,如果选择非营利性,幼儿园就成了社会资产,举办者不得分配幼儿园的经营收益;如果选择营利性,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举办者可以分配经营收益,
期刊
2016年11月7日,《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稿审议通过,从而确立了未来我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基本框架。营利性民办学校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在法人属性、产权制度和政府扶持政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身为民办幼儿园的举办者,面对民办教育政策外部环境的改变,选择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今后该如何发展?从最初的震惊、迷茫,到后来的平静思考和理性分析,我以为,民办园应该在新的改革浪潮中寻找机遇,在压力和危机下寻求突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