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

来源 :继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duan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合理的课程设置将会对研究生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文章以我国石油高校为例,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分析,探索进一步推进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建设。
  关键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较高层次的教育,能够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研人才等,对国家的文化繁荣、经济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设置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侧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需要掌握扎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和出色的实践技能,并且还需要拥有较强的、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为将来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和训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以我国石油高校为例,分析研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情况,探索进一步推进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建设。
  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通过学分的设置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二种是通过学位将课程划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第三种是把前两类进行归纳整合,将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及选修课。
  我国石油高校中的石油大学(北京)将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学分不同,石油大学(北京)为30学分,山东体育学院为42学分;中国石油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将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学分分别为30学分、34学分;西安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江汉大学将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分依次为34学分、33学分、34学分、31学分。学分设置上,我国石油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平均学分33.625,最高的为山东体育学院42学分,远高于平均学分,最低的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0学分,低于平均学分。这反映出我国石油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大体是按照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来划分的。
  一、公共课学时与学分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各个石油高校中体育学硕士点公共课的学时、学分分配的差别显著。学分方面,公共课学分最高的是山东体育学院,为10学分,最低的是鲁东大学为6学分;学时方面,公共课学时最高的是聊城大学,为362学时,最低的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128学时。由此可以得出山东省各高校的公共课平均学分是8,平均学时是249,公共课学分与学时比为1:31。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同一所高校里不同专业的公共课课程是相同的,不同高校的公共课课程也非常类似。结果显示:在公共课课程的设置上,各硕士点基本相同,都是把外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作为研究生的公共课课程,我国石油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课课程相对统一和固定。
  二、专业课学时与学分
  专业课是体育学科内容中的精髓,是本学科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是体育学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知识的重要课程。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各个石油高校中体育学硕士点专业课的学时、学分分配的差别较大。学分方面,最高的是中国西南石油大学,为20学分,最低的是山东体育学院,为10学分;学时方面,最高的是石油大学(北京),为432学时,最低的是山东体育学院为198学时。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石油高校中各高校的专业课平均学分是14.7,平均学时是286.5,专业课学分与学时比为1:19.5。
  在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上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系统工程、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学导论、体育教育与心理研究、体育社会学专业理论、体育思想史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课程主要有体育学导论、专业理论、体育教育与心理研究、高级运动生理学、高级运动生物化学、高级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技术原理与应用、专业理论与实践、运动与体能训练等;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课课程主要有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专业技能与方法学研究、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物学研究、武术文化研究等。
  由此可以看出,在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上,传统课程较多,学科前沿性课程相对较少,理论课程较多,教育实践课较少,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三、选修课学时与学分


  选修课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弥补专业课设置的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石油高校各体育硕士授予单位基本上将选修课划分为必须选修和任意选修,通过选修课的设置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但是在学分的设置上各高校则有显著差异,学分分配最高的是山东体育学院,为22学分,比例约占总学分的50%,其次为师范类院校,学分约为12分,最少的是综合类院校,平均为6分,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最少,为4学分,选修课平均学分为10.9。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选修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知识、体育专项理论和方法、跨学科课程以及专业外语等,但是各高校由于自身的师资、教学设施以及科研方向的不同造成了选修课的数目和内容的不同。
  总的来说,我国石油高校体育学硕士点中的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公共课程基本相同,但在学分和学时的分配上有一定差异,学分相差最大为4,学时相差最大为234,表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专业课设置上都保持了自身的特色,根据学校实际设置课程,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完备的课程体系,但是在学分和学时分配上也出现了较大差异, 学分相差最大为10,学时相差最大为234。选修课的学分相差也较大,学分相差最大为10,交叉课程和跨学科课程方面涉及的较少,不能够充分发挥选修课自主灵活的特色。
  分析得出,我国石油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学分比为8:14.7:10.9,专业课学分与学时比为1:19.5,公共课学分与学时比为1:31,专业课的学分与学时比远小于公共课。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偏向理论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安排较少,理论与实践课比例也不太合理。各高校要更新课程设置观念,采纳学生和任课教师意见,提高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提高专业课学分和学时比例,加大教学实践课比例,设置相应的科研课程,提高学生自主科研能力。通过举办体育讲座、讨论会等学术活动开阔学生的科研视野,开设专门的体育实践课程,加强研究生运动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黄汉升.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7,(9).
  [3]王斌,周绍忠,马红宇.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
  [4]谭广等.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5]刘杰.我国石油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6]李希亮,吕登龙,李彦路.研究生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继续教育,2013,(5).
  [7]刘韵秋,张宝生,张雪.石油企业成人短期培训项目效果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继续教育,2013,(2).
  【责任编辑:贾利特】
其他文献
空乘人员的工作看起来非常光鲜体面,但是其工作难度、工作的辛苦只有空乘人员才能体会出来。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与国际航空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我国空乘人员的要求也越来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正陷入道德失范、监控无力的尴尬困境。现代新儒家的代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理论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多维度的考虑,他肯定人人都能成圣,为大学生树立明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常见的企业管理方法,逐渐被事业单位所接受并引入。现阶段,我国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公办职业院校的发展势态良好。为了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许多职业学校开始采用绩效考核机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育部门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加之职业院校本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性,使得绩效考核体系在公办职业院校中的应用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完善职业院校绩效考核体系,对于促进教学水平提升,强化学
文章阐述了我军事院校对外军留学人员外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外训教学质量对于外训工作的重要地位。对目前影响雷达专业外训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的教学方式,被逐步应用到课程教学中,表现出了自身的优势。随着多媒体进入学校,进入课堂,如何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