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艺术情愫”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着隆重加冕服的拿破仑》(弗朗索瓦·热拉尔绘)

  曾经攻读过炮兵专业的拿破仑觉得自己还拥有另一个厉害的武器—―大炮。他想,也许大炮能把梦想变成现实!于是他扭转了自己的前进方向。

征服世界也是一门“艺术”


  拿破仑生于乱世。自从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的封建王国多次缔结反法联盟,要把这个资产阶级新政权扼杀在摇篮里,战火连年不息。遗世独立的拿破仑期待成功,一旦走上战场他就有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24岁时他偶然得到了领军的机会,便一举攻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从此成了一位征服者,进军路上凯歌常奏。短短几年间,他率军平息了保王党叛乱,征服了意大利北部,多次打败欧洲最强大的霸主奥地利帝国,出征埃及,扫荡了亚力山大和叙利亚的土耳其军。发动雾月政变后,1804年他当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此后他独揽军政大权,横扫欧洲,除了西边因大海隔阻的英国和东边因大雪困厄未能征服的俄国之外,他的剑与大炮所向无敌,让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国家都臣服了。一连串的胜利把这位马背上的英雄变成了令敌军闻之丧胆的战神。
  然而,严酷的战争、经年血与火的洗礼不仅没有杀死拿破仑身上浪漫的艺术细胞,反而让他在熊熊战火中展示了独有的创造力。他一手舞剑,一手舞笔,在挣得土地、俘虏敌兵、收获战争赔款、搜集被征服国以千吨计量的艺术品的同时,还赢得了敌军将领的敬佩和广大民众的好感。因此,他曾带着炫耀和轻快的语气对部下说:战争艺术是简单的,如同一切美好的事物。
  拿破仑的名字在科西嘉土话中的意思是“荒原雄狮”。这只雄狮长有一对智慧的眼睛,总能捕捉到社会变动的细微之处而独占先机。拿破仑的双手既能舞剑,也能握笔,如同猫爪一样锐利、轻柔。他常常写下甜言蜜语将被征服者按摩得服服帖帖。他曾对自己的取胜之道做过这样的解释:“你知道我在这世界上最欣赏什么吗?在建功立业方面,武力并没有什么作用。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智慧和剑。而从长远看,剑总是被智慧所战胜。”“我很少拔剑,我是用我的双眼,不是用武器取得胜利。”他一直把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民主、自由与平等口号作为思想武器,把他的队伍称为国民军,宣称为保卫国民而战,其战斗力是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的雇佣军无法匹敌的。他在每次战役之前总是细心观察、精确计算,使用最小的成本去换取最大的利益。他经常把自己打扮成“解放者”的模样,大军所到之处都用布告、传单宣传他的解放政策,呼唤被征服地区的抵抗者放下武器。他的宣传让那些祖祖辈辈饱受封建势力欺压的人民倍感亲切,不仅不把他的军队看作侵略者,反而当成救星,满怀期待。强大的舆论攻势常常让敌军不战而降,纷纷倒戈。比如,1797年拿破仑率军途经瑞士时受到的欢迎就空前热烈,沿途人民夹道欢迎,甚至高呼:“拿破仑万岁!和平使者万岁!”拿破仑宣称法军保护当地人的财产,尊重他们的人权和宗教。他还使用各种动听的词令征收赋税,在占领了意大利的伦巴底后这样说:“请你们以友谊为重,尽快施以援手。我们向各省征收2000万法郎,我们需要这笔钱。对这么富庶的省份来说,这点钱微不足道。”   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他将这次东征称为“史诗中的一次行动”,要给埃及来一场“文艺复兴”。他除了筹备400余艘军舰和配置大炮外,还选拔出175位著名学者随军,并带上200多箱图书和科研仪器。有人把这个特殊配备的队伍称为“移动的大学”或“移动的图书馆”。在地中海航行的时候,英国著名的海军将领纳尔逊率领英国舰队企图拦截其东征之行,拿破仑却在他的军舰“东方号”上主持研讨会,组织学者们讨论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问题。当他们登陆打下亚历山大港后,拿破仑下令使用多种文字沿途散发传单、张贴布告,宣称他们的军队不是为了侵犯埃及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把埃及人从马穆鲁克的统治下解救出来,要给他们带来平安和自由的新生活。当法军攻占了埃及首都开罗之后,他向教长和显要人士发出这样的宣言:“把你们河岸的船只放过来,并派代表团通知我你们归降。以面包、肉类、草料和大麦供应我的部队。不要惊慌,要宁静如常,我确信再无他人比我更急于为你们的幸福效劳的了。”在法国军队围城鏖战的间隙里,拿破仑仍然要表现出悠闲的样子,让随军而来的数学家组织了一场微积分考试,让化学家们讨论如何改进面包烘焙、净化尼罗河水乃至酿造出没有啤酒花的啤酒,还让各学科的学者们组成科学与艺术委员会,每隔5天碰一次头,分别讨论各类专题。
  拿破仑喜欢使用知识装饰自己。他后来得到了许多头衔,其中他最喜欢的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头衔,他将这个头衔印在公务信笺的顶部四处张扬。他认为,必须让士兵们知道他们的统帅拥有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令士兵们对统帅产生敬意。他的广泛兴趣和渊博知识对于他的文功武治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
  拿破仑喜欢音乐。他让部下抄录各种音乐作品,让音乐家谱写军歌,士兵们在战前高唱军歌。他说:“在所有艺术种类中,音乐最能影响人的激情。……一首大师倾情创作的交响曲能够触动人的情感,其影响力远远超过道德教育类书籍。”
  为了阻止妇女在军队中卖淫,拿破仑曾下达这样的命令:“在本军令宣读后24小时内,如果还有女性未经许可在军中逗留,将被涂黑脸示众两小时。”让那些进入军营中的女人们有时间悄悄溜走。
  为了破除军中殴打士兵的陋习,拿破仑曾下达这样的命令:“殴打士兵逼其招供的可耻习惯该废除了。用拷打的方法进行审讯,只会导致这些可怜的人说些我们喜欢知道的内容。我现在禁止使用这种违背人道和理性的手段。”对待士兵们出现的失误,拿破仑的处理方法既富有技巧也很有人情味。一次夜间巡岗,拿破仑发现有个岗哨靠着树干睡着了,于是他拿起岗哨的枪在哨位上站了半个多小时。那个岗哨突然醒来,发现总司令在此站岗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拿破仑说:“朋友,这是你的枪,你们艰苦作战,又走了这么长的路,打瞌睡是可以谅解的。但是,一时的疏忽就可能断送全军的生命。我正好不困,替你站了一会儿,下次可要小心。”
《拿破仑接受维也纳城的钥匙》(吉罗代·特里奥松绘)

  即使是在战场上刀枪相对,拿破仑也忘不了用生花妙笔先在他的长剑上绣花。每次战役之前他总是先用优美的辞令与敌方的统帅打心理战:“我的一支笔胜于3000杆毛瑟枪。”当军队进入战场时,他一面陈列其庞大的军事阵势,另一面则以袍泽兄弟的身份给敌方将领写信,请求他们想一想战争中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残酷,想一想战争的无穷祸患和胜负未卜的前景,劝导他们放下武器,不做无益的抗争,赶快缔结公正平等的和约,结束战斗。当时的奥地利帝国是拿破仑最强大的敌手,他就多次在战前写信同对方总司令进行智慧上的较量。尽管卡尔大公回复他说,不要以私人情谊来扰乱国家大事,但在内心里却也被他的花言巧语所柔化。还有一封写给德军总司令查理大公的长信甚至让对方感激涕零,立即派使节与他商谈停战协定。

囚徒拿破仑的自辩艺术


  拿破仑一生指挥战役共63次,其中有40次胜仗,所以他常常以“战神”自居。尤其在他赢得了几次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战役之后,吹鼓手们更是将其描述得神乎其神,编出多种传奇故事,似乎让人们相信拿破仑是一位常胜将军,可永立不败之地。然而,局势变化如同天气变幻莫测,拿破仑最终却被自己膨胀的野心打败了。
  一系列的胜利让拿破仑觉得征服整个欧洲不在话下,甚至想把巴黎变成欧洲的首都。然而泰极生否,拿破仑也没能逃出这个凶咒铁律。1807年他贸然发动伊比利亚半岛战争,葡萄牙很快被拿下,不料西班牙人却十分顽强,这场打了6年的战争拖垮了法国的30余万大军,并且以失败告终。1812年远征俄国失利后,反法联盟诸国决计不给拿破侖喘息之机,1813年的莱比锡战役打破了拿破仑帝国不败的神话,转年反法联军攻占了巴黎,拿破仑被迫签订退位诏书,并被流放到地中海南部的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
《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阿道夫·诺森绘)

  拿破仑在厄尔巴岛待了10个月,他表面上在忙着治理这个小岛,暗地里却密切关注着欧洲和法国的动向。当他听说第六次反法联盟因在维也纳会议中分赃不均而闹崩、巴黎人民对复辟的波旁王朝也非常不满时就笑了。随之他“自导自演”了一幕闻名世界的历史剧叫做“百日王朝”。拿破仑溜出厄尔巴岛,率领一支几百人的小部队沿途招募旧部和新兵,在十几天里就收编了14万正规军和20万志愿军。而路易十八派出阻击拿破仑的保王大军迎风溃散,甚至还纷纷归降。据说当时拿破仑给路易十八写了一封幽默的短信说:“我亲爱的国王,请别再派兵过来了,我的人手已经足够了。”路易十八也很“听话”,便急忙收拾行囊逃到了比利时。于是拿破仑重登皇帝宝座。
拿破仑陵墓

  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平静地生活了6年,1821年5月5日因病辞世,不过也有人怀疑他死于谋杀——慢性砷中毒。有人在清理他的遗物时看到一张纸片上写着:“我是被钉在岩石上的新普罗米修斯,一只秃鹫在啄我。是的,我偷了天上的火种奉献给法国;火种已经重新上升到了它原来的地方,我却在这里!”
  在人类历史上,“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几乎是评价历史人物的通例,但拿破仑却是个例外。他死后欧洲有许多文化名人對他的传奇人生给予了极高评价,尤其是德国诗人歌德写下长诗赞美拿破仑的进取精神和艺术才华,还夸奖他像音乐家摆布钢琴一样摆布世界:“无论是高调还是低调,是慢板还是快板,他都胸有成竹,应付裕如。”
  拿破仑在遗嘱中说:“我愿我的遗骨躺在塞纳河畔,躺在我如此热爱过的法国人民中间。”法国人民也没有忘记他,经过法英两国政府的多次交涉,在他去世19年后法国人终于迎回了拿破仑的遗骸,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为他送葬,他的灵柩通过了他曾经为庆功而建造的凯旋门,他如愿地安眠在塞纳河畔的荣军院。
  上天似乎没有辜负拿破仑的艺术情怀,他生前受到了众多文学艺术家的颂扬,死后仍然赢得了无数的崇拜者。纪念他的各类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即便是他的陵墓也被装饰得特别漂亮。棺椁安放在荣军院圣路易金顶教堂地下墓室的中央,周围有12尊胜利女神雕像守护,大理石地面上刻着8次大捷的名称,环廊墙壁上用10幅浮雕讲述了包括制定《民法典》在内的10大功绩,墓室的穹顶上绘有飞舞的众神。借着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拿破仑或许已经实现了他那“不朽”的宏愿。
其他文献
温州话是出了名的难懂,但没想到连老外也会“吐槽”。这不,今年8月档的美剧《盲点》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节:美国情报机关找了懂普通话的探员来监听中国人,却听得一头雾水,因为对方讲的是温州话。  连老外都“吐槽”温州话了,这下子温州网友乐了,说“温州话不是你想懂,想懂就能懂”“没想到温州话还能够防窃听”“温州话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玩笑归玩笑,抗战期间,八路军为了防止日军窃听,可是真的有将温州话当作联
芬兰教育部门前不久公布了新的教学大纲,在大纲中降低了对手写的要求。从2016年秋天起,芬兰的学生不必学习手写体和连体字,而是学习打字。教育部门认为,孩子们只需要熟悉印刷体的字母,并且着重“发展数字时代的技能”便可。  芬兰全国教育委员会的明娜说:“熟练的打字技巧是重要的国家竞争力。”她认为,打字更贴近日常生活。虽然有人认为这样的教育导向对于没有电脑的孩子而言不公平,但多数芬兰人更支持让孩子学习打字
揭秘人:  徐桦君老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长期担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小组组长)    嘉宾:  程继伍老师 (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曾获“全国语文四项全能者”称号,是浙江省中小学2211名师工程人选、浙江省首批中小学高级访问学者)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陶渊明向往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李白喜欢神仙出没的天姥山,老舍热爱平静悠闲的北平,韩
圣诞节的美丽谎言    传说,圣诞老人每年于格林尼治时间12月24日7时(北京时间15时)开始,乘坐驯鹿拉的雪橇,从北极起程,穿越俄罗斯、南太平洋,然后向西横穿全球。因此,每年圣诞节期间,北美防空司令部都会使用一种特殊的“雷达”来“追踪”圣诞老人的行踪。人们可以拨打热线电话,或者关注微博网站twitter和社交网站facebook,来了解圣诞老人的最新动向。此外,北美防空司令部还会将圣诞老人的行踪
有形之“角”皆读“jiǎo”,其他的“角”都读“jué”。  打开电视,看到最新的影视剧宣传,演员们谈及自己饰演的角色时,常常会说“这次的角(jiǎo)色是个什么什么样的人”,他们都读错了。  “角”的读音有二:“jiǎo”和“jué”,发音规律如下:  有形之“角”皆读“jiǎo”。包括:①动物的角,如“牛角”;②物体边沿相接处,如“墙角”“嘴角”“海角”;③几何上的角,如“直角”“三角形”;④
对孔子思想的继承是高考语文浙江卷《论语》阅读题的重要考点。比如2010年的浙江卷就考查了欧阳修对孔子思想的继承。要说孔子思想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为政观、仕隐观和苦乐观,下面就以三道题为例来看后世读书人如何继承孔子的这些思想。看过了文中的分析,你也可以试着回答这些例题。答案在文章最后,看看你的回答正确吗?  例1 以下历史人物的言论,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为政观?你怎样评价这种为政观?  一夫作难而
《那不勒斯四部曲》  《那不勒斯四部曲》由《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 和《失踪的孩子》四部书组成,讲述了两个女人一生的友谊与成长,被译为40多种语言,引起全球无数女性读者的共鸣。该书作者是当代意大利文坛的神秘作家埃莱娜·费兰特:作家的名字是笔名,从未公开露面,只接受少量书面形式的访谈,甚至无人知道其真实性别。  很多人称《那不勒斯四部曲》是“伟大的女性史诗”——一部完全以女
口述: 沈梦莹  杭州高级中学2007届毕业生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学生  记录整理: 严晨安    春暖花开的日子,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已经由三位数缩短成两位数,考试却由“一模”“长”成了“三模”……你的心里会不会感到紧张、沮丧、迷茫、焦虑?  这些感觉我都曾有过,大家想知道我是怎么走过来的吗?想知道就往下看!    紧张→目标→计划→轻松    面对高考,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行的,适度紧张是
主讲:徐桦君  浙江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长期担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小组组长    准确审题,是考场作文永远的铁律;是否切合题意,是评判考场作文优劣高下的第一准则。按照浙江省一贯的阅卷标准,偏题作文一般都在基准分42分以下,即使语言内容很出色,也只允许超过基准分两三分;而一旦判为离题,则是20分以下没商量。  下面以今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作文题为例,看看如何变“偏题”为“切题”。    传说有的雏鸟
一、掌握基础知识    历史学科必须把掌握基础知识放在复习的第一位,在掌握史实基础上思考和回答问题。不论高考命题如何发展,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永恒的主题。  (一)理解性记忆基础知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有的同学误以为下功夫死记硬背就可以了,但这样记忆的知识是死的,碰到新的情境和材料就无从下手,因此要强调理解性的记忆。历史知识的应用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经过理解记忆的知识是无法有效应用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