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复习课里的新体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复习课大多是学生把课本中的歌从第一首唱到最后一首,教师教得懒洋洋、学生唱得累兮兮,课堂上毫无生机和新意,严重影响到学生复习的兴趣和复习的质量。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复习课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爱上,老师爱教呢?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缜密的思考,我完成了一节全新的音乐复习课——《走进欢乐谷》。以下是这节复习课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和大家交流探讨。
  一、走一走、看一看,视觉之中显歌谣
  我首先运用看图(教师自己画的简笔画)说话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欢乐谷,在学生感受欢乐谷旖旎风光的同时还有感情演唱与画面相吻合的歌曲。如通过树叶飘落的画面使学生联想到歌曲《树叶飘飘》;通过欣赏枫叶红了的画面使学生联想到歌曲《秋天红艳艳》;通过欢乐谷中一轮明月当空照我对明月唱歌谣的画面使学生联想到了歌曲《我为爷爷打月饼》;通过欢乐谷中的小朋友画国旗的画面使学生联想到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并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这些歌曲。以画示歌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复习歌曲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找一找、猜一猜,趣味之中唱歌谣
  同学们为了进入到欢乐谷的演出大厅必须通过闯关环节。闯关是以猜谜的方式展开的,在课前我找出了课本中旋律有特点的歌曲,经过总结、提炼、编排、形成学生喜爱的谜语,引领学生复习。如:“有长也有短,有高也有低,七个小兄弟,紧紧挨一起。”打一歌曲名。学生立刻会猜到是歌曲《七个小兄弟》,然后请七个小男生分别扮演七个小兄弟复习演唱这首歌曲。又如歌中只有“哆、咪、嗦,来吧来吧来唱歌,来吧来吧来跳舞”,学生马上猜到是歌曲《跳到我这里来》,然后请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跳起欢快的少数民族舞蹈。再如:“一个节奏唱到底,你逗我来我逗你。”学生立刻猜到是歌曲《顽皮的小杜鹃》,然后我和学生以对唱的方式来演唱这首歌曲。运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歌曲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三、想一想、唱一唱,真情实感忆歌谣
  在欢乐谷里同学们见到了前来迎接他们的世界各地的小朋友。这个环节我设计的是运用歌曲回放的方式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回忆是哪里的民歌,同时还分辨出是哪里的小朋友前来迎接他们。这样使孩子们在复习歌曲的同时对中外民歌有更进一步的记忆和理解。如:分别播放歌曲《叫我唱歌我唱歌》、《欢乐的牧童》、《长吧,小孩》的录音,并问同学们:“是哪里的小朋友唱起了家乡的歌欢迎新朋友的到来?”学生答:“是江苏的小朋友,新疆的小朋友和前南斯拉夫的小朋友。”然后请学生们跟着录音愉快的唱起这些歌。教室里的歌声一浪高过一浪,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而学生则陶醉在歌的海洋中,脸上不时绽放出醉人的笑容,此时此刻他们的表情说明了一切——歌者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这节课里,同学们在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猜一猜、想一想、唱一唱的环节里感受到歌曲的魅力,找到歌唱的乐趣,也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和美好。从教学的设计到教学的完成,我体会到要想把音乐复习课上好,首先必须具备较全面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成功的音乐课一定会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善于汲取各学科的知识,练就多方面的本领,才能高质量地呈现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次,要有整合教材的能力,上复习课之前,要全面彻底地了解和掌握自己所教的这册教材,学会整合教材内容,并且根据内容的特点展开想象,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游戏和故事中进入音乐的殿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必须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复习课由于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学过的,就没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因此,一上课学生很容易出现一副懒散样,进入不了真正复习的状态。但此时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让学生瞬间产生新奇感,就会有较强烈的学习和参与的愿望,复习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但有时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突出自己,往往会出现抢答抢唱、情绪激动、乱跳乱舞的现象,从而使课堂上出现无序无律的状态,使得教师无法正常开展教学活动,甚至有时下课了教学内容还没有完成,这时就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课堂驾驭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学会灵活自如地使用教材,有多变的方法和策略,授课时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游刃有余地掌控教学的全过程,保证课堂教学环节有序有质地完成,因此有质量的复习课是对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文化素养的全面考核。复习课是可以改变的,变得生动有趣、变得丰富多彩、变得学生爱学老师爱教。只要我们勤于专研,努力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课堂就一定会成为学生的最爱。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生承载民族的希望,而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就不能忽视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遭受各种因素的困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要素。本文将探讨在创业教育的起步阶段,影响创业教育体系建立的三大因素,并提出如何推进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试行方案。  关键词: 高校创业教育 认识误区 试行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
摘 要: 贫困生是我国高校中逐渐增多的弱势群体。近年,尽管我国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但以经济资助为主的资助机制仍有许多缺陷。因此,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采取何种资助方式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成为摆在各高等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重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资助育人 勤工助学 贫困心理    一、对目前高校资助贫困生工作的基本认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
本文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对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公办小学与初中禁止择校"的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教育公平的目标有合理性,却不具可行性;在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
“勤工俭学”是一项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一直受到政府教育部门的倡导,被认为是一种增强学生劳动意识,使学生掌握初等劳动技能的方式,通过这类活动,学生也可以获得少量收入以支付部分就学的费用。  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学会审美”
“德困生”是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由于品德不良而不能融入同龄儿童甚至于受到教师或学生歧视的问题学生。抓“德困生”的转化教育是班主任乃至科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而且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的数量,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一、“德困生”转化工作的意义  转化“德困生”是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要求,是建设班集体的需要。首先,班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学生观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制约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科学的学生观。  若要树立正确、科学的学生观,必须充分了解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但人共有的本质属性不能代替学生个体特有的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