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的科技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并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设施园艺关乎民生基本,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随着“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设施园艺顺应时势,积极与各国开展科技交流合作。近30年来,通过政府、科技与产业界的不断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设施面积最大的国家。
2017年8月20~24日,被誉为设施园艺界“奥林匹克”的国际设施园艺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国际园艺科学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园艺学会承办,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院士,国际园艺科学学会主席代表、国际设施园艺分会主席Murat Kacira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院士主持。
会上,唐华俊表示,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设施园艺产业也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低端向高端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设施园艺符合我国发展高效、现代化、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总体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亟需与国际伙伴共同合作,共同推进设施园艺科技与产业水平。目前,中国设施园艺在低碳节能温室、生态型无土栽培、物联网管控以及智能LED植物工厂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张桃林在会上强调,中国设施园艺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单体规模小、资源效率低、机械化水平不高,设施园艺产业还面临着诸多挑战。2017国际设施园艺大会主席、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在采访中指出,发达国家高投入、高能耗、高产出的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因此中国设施园艺在国际技术融合交流时,更应加强自主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施园艺。首先要扩大我国设施单体的规模。其次,要采用能耗低、产出相对较高而不是绝对高的管理技术手段。再次,要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节能技术,选育高产出品种。最后,需要提高设施蔬菜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参会专家也表示,此次大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设施园艺的先进成果,世界也为中国带来了前沿科技。设施园艺技术创新正在向低碳、节能、高效方向拓展;高光效覆盖材料、太阳能热利用、主动式蓄放热、热泵节能调温技术等正在成为研究热点;针对植物需求的环境营养调控技术逐渐受到重视;植物工厂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都市农业正在成为设施园艺重要拓展方向。会后参观中,各国与会代表对主动蓄能型日光温室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表示出极大兴趣,这种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创新型温室不仅造价低,而且净效益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温室生态系统可持续技术进展”,大会围绕9个议题,安排了282个学术报告,并组织了国内知名企业设施园艺技术装备展示,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瑞莱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在现场展示了最新的技术设备。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张桃林介绍,下一步农业部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支持设施园艺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强宽领域、深层次的协作,积极探索设施园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此次会议对加强设施园艺界国际同行交流,推进国内外设施园艺科技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会后专家说
2017国际设施园艺大会在北京的成功召开,可谓是世界设施园艺领域的一大盛事,各国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共享设施园艺发展的新成果,共同探讨设施园艺未来的发展大计。会后,参会代表表示获益良多,下面就来听听他们参会后的声音吧!
杨其长 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017国际设施园艺大会(GREENSYS2017)在国内外同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与会专家认为,本届大会是国际设施园艺史上最好的一届学术盛会,作为大会主席之一,我感到非常欣慰,并借此机会向支持本届大会的同行们表示衷心感谢!谈到对大会的感想,有几点印象深刻:第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多次对大会的筹备工作给予指导,张桃林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唐华俊院长莅临开幕式并致辞;第二,成果丰硕。本届大会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参会,创历届之最;大会安排的282个报告,代表了当前国际前沿技术成果,其中李天来院士的主题报告以及来自荷兰、日本、西班牙3位教授的特邀报告都非常精彩;学术交流与产业对接较好,大会安排了企业展览、产业报告等内容,代表们反映非常接地气;第三,一批中国青年学者迅速成长。大会组织工作井然有序,李涛、张义等一批80后学者担当了大会组织工作重任并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会议期间中国年轻学者积极与国际同行交流,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国际设施园艺大会虽然已经结束,但会议成果极为丰硕,必将对中国乃至世界设施园艺科技与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总体上来看,我认为本届大会重点关注的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温室技术创新正在向低碳、节能、高效方向拓展,高光效覆盖材料、太阳能热利用回收、主动式蓄放热、热泵节能调温技术等正在成为研究热点;二是针对植物需求的环境营养调控技术受到重视,植物光温生理机制、LED补光机理、植物精细化营养调控、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管控等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三是植物工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植物光配方与LED创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融合、水肥气精细化管控等新技术不断渗入植物工厂领域;四是都市农业正在成为设施园艺重要拓展方向,屋顶温室、城市园艺种植正在成为时尚,多层建筑农业生产系统物质-能量交互作用机制、屋顶温室结构创新、清洁能源利用、水肥与废弃资源循环利用、都市园艺适宜品种与栽培技术等取得了一定进展。设施园艺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李亚灵 教授(山西农业大学)
本届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向国际友人展示了中国设施园艺的高速发展和最新成果,也学习到了国际上研究热点和重点研究内容。同时通过参观考察展示了中国璀璨的历史文明与文化,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力量!中国的园艺人可以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与设施园艺的国际同行对话,国际同行也认可我们的成果,对中国的发展竖起了高高的大拇指。这样的会议今后应该多举办一些,以提升中国设施园艺在世界上的地位。
会议上我关注了与我研究有关的设施发展动态、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学术观点。比如温室工厂化和智能化生产、温室的环境调控技术、温室高效生产的技术等,因为这些技术是设施园艺最新和发展最快的技术。我们应该追踪世界潮流,保证不落伍,或者更超前。
崔世茂 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
参加2017国际设施园艺大会后,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国外设施园艺发展的情况,在设施结构、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和机械化、智能化应用方面给了我许多启发。大会也展示了我国设施农业的成果,宣传了我国特有的日光温室,为全球设施园艺的发展和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大会上,我重点关注了设施园艺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的设备,以及应用透明覆盖材料、补光设备及技术,且启发良很多。
周增产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会主办方组织的论坛内容非常丰富,能够把设施园艺领域的主要发达国家的专家邀请参会,让同仁更全面地了解世界设施园艺技术现状,每天的报告都具有高水平,很有吸引力。听取报告时主要关注了植物工厂和温室结构、环境调控、新材料方面的内容。参观考察时看到一些新的节能减排技术,也是受益匪浅。
[引用信息]么秋月,张瑜.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设施园艺要走自主型道路——2017国际设施园艺大会在北京举办[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5):10-13.
2017年8月20~24日,被誉为设施园艺界“奥林匹克”的国际设施园艺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国际园艺科学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园艺学会承办,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院士,国际园艺科学学会主席代表、国际设施园艺分会主席Murat Kacira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院士主持。
会上,唐华俊表示,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设施园艺产业也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低端向高端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设施园艺符合我国发展高效、现代化、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总体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亟需与国际伙伴共同合作,共同推进设施园艺科技与产业水平。目前,中国设施园艺在低碳节能温室、生态型无土栽培、物联网管控以及智能LED植物工厂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张桃林在会上强调,中国设施园艺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单体规模小、资源效率低、机械化水平不高,设施园艺产业还面临着诸多挑战。2017国际设施园艺大会主席、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在采访中指出,发达国家高投入、高能耗、高产出的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因此中国设施园艺在国际技术融合交流时,更应加强自主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施园艺。首先要扩大我国设施单体的规模。其次,要采用能耗低、产出相对较高而不是绝对高的管理技术手段。再次,要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节能技术,选育高产出品种。最后,需要提高设施蔬菜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参会专家也表示,此次大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设施园艺的先进成果,世界也为中国带来了前沿科技。设施园艺技术创新正在向低碳、节能、高效方向拓展;高光效覆盖材料、太阳能热利用、主动式蓄放热、热泵节能调温技术等正在成为研究热点;针对植物需求的环境营养调控技术逐渐受到重视;植物工厂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都市农业正在成为设施园艺重要拓展方向。会后参观中,各国与会代表对主动蓄能型日光温室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表示出极大兴趣,这种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创新型温室不仅造价低,而且净效益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温室生态系统可持续技术进展”,大会围绕9个议题,安排了282个学术报告,并组织了国内知名企业设施园艺技术装备展示,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瑞莱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在现场展示了最新的技术设备。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张桃林介绍,下一步农业部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支持设施园艺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强宽领域、深层次的协作,积极探索设施园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此次会议对加强设施园艺界国际同行交流,推进国内外设施园艺科技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会后专家说
2017国际设施园艺大会在北京的成功召开,可谓是世界设施园艺领域的一大盛事,各国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共享设施园艺发展的新成果,共同探讨设施园艺未来的发展大计。会后,参会代表表示获益良多,下面就来听听他们参会后的声音吧!
杨其长 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017国际设施园艺大会(GREENSYS2017)在国内外同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与会专家认为,本届大会是国际设施园艺史上最好的一届学术盛会,作为大会主席之一,我感到非常欣慰,并借此机会向支持本届大会的同行们表示衷心感谢!谈到对大会的感想,有几点印象深刻:第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多次对大会的筹备工作给予指导,张桃林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唐华俊院长莅临开幕式并致辞;第二,成果丰硕。本届大会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参会,创历届之最;大会安排的282个报告,代表了当前国际前沿技术成果,其中李天来院士的主题报告以及来自荷兰、日本、西班牙3位教授的特邀报告都非常精彩;学术交流与产业对接较好,大会安排了企业展览、产业报告等内容,代表们反映非常接地气;第三,一批中国青年学者迅速成长。大会组织工作井然有序,李涛、张义等一批80后学者担当了大会组织工作重任并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会议期间中国年轻学者积极与国际同行交流,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国际设施园艺大会虽然已经结束,但会议成果极为丰硕,必将对中国乃至世界设施园艺科技与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总体上来看,我认为本届大会重点关注的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温室技术创新正在向低碳、节能、高效方向拓展,高光效覆盖材料、太阳能热利用回收、主动式蓄放热、热泵节能调温技术等正在成为研究热点;二是针对植物需求的环境营养调控技术受到重视,植物光温生理机制、LED补光机理、植物精细化营养调控、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管控等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三是植物工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植物光配方与LED创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融合、水肥气精细化管控等新技术不断渗入植物工厂领域;四是都市农业正在成为设施园艺重要拓展方向,屋顶温室、城市园艺种植正在成为时尚,多层建筑农业生产系统物质-能量交互作用机制、屋顶温室结构创新、清洁能源利用、水肥与废弃资源循环利用、都市园艺适宜品种与栽培技术等取得了一定进展。设施园艺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李亚灵 教授(山西农业大学)
本届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向国际友人展示了中国设施园艺的高速发展和最新成果,也学习到了国际上研究热点和重点研究内容。同时通过参观考察展示了中国璀璨的历史文明与文化,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力量!中国的园艺人可以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与设施园艺的国际同行对话,国际同行也认可我们的成果,对中国的发展竖起了高高的大拇指。这样的会议今后应该多举办一些,以提升中国设施园艺在世界上的地位。
会议上我关注了与我研究有关的设施发展动态、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学术观点。比如温室工厂化和智能化生产、温室的环境调控技术、温室高效生产的技术等,因为这些技术是设施园艺最新和发展最快的技术。我们应该追踪世界潮流,保证不落伍,或者更超前。
崔世茂 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
参加2017国际设施园艺大会后,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国外设施园艺发展的情况,在设施结构、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和机械化、智能化应用方面给了我许多启发。大会也展示了我国设施农业的成果,宣传了我国特有的日光温室,为全球设施园艺的发展和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大会上,我重点关注了设施园艺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的设备,以及应用透明覆盖材料、补光设备及技术,且启发良很多。
周增产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会主办方组织的论坛内容非常丰富,能够把设施园艺领域的主要发达国家的专家邀请参会,让同仁更全面地了解世界设施园艺技术现状,每天的报告都具有高水平,很有吸引力。听取报告时主要关注了植物工厂和温室结构、环境调控、新材料方面的内容。参观考察时看到一些新的节能减排技术,也是受益匪浅。
[引用信息]么秋月,张瑜.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设施园艺要走自主型道路——2017国际设施园艺大会在北京举办[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