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911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词和句组成了一篇篇的小学语文教材,抓好词句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句子,就不能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训练是语文中高年段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阅读教学中,许多学生感到体会句子的含义很困难,虽然有时也动动脑筋,但不知道怎样去体会,有的也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应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呢?
  一、让学生明确要体会什么
  学生感到体会句子的含义难,一个原因是“含义”這个概念没有真正的理解,脑子里含含糊糊,目标不明确,路就难走了。因此,首先帮助学生弄清“含义”的概念,明确体会句子的含义,到底要体会什么?学生理解了“体会句子的含义”是怎么一回事,这是克服困难的第一步。
  二、让学生懂得怎样体会
  学生感到体会句子含义难的另一个原因,是不知道怎样体会?因此,指点方法,引导思考,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的另一重要步骤。
  (一)、抓住关键的词语想一想,体会用词的巧妙
  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起决定作用的是重点的词语,抓住这关键词语的理解,学生对整个句子所包含的意义就能深刻的体会。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作者写发现火烧到邱少云身上时,用了这个句子:“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思考:“看到”、“听到”等词是常用来表达发现某一事物的,作者在这里为什么用“闻到”,而不用“看到”、“听到”呢?学生通过讨论,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终于发现用“看到”、“听到”都不能 同时表现“我”和邱少云都高度自觉遵守纪律的品质,从而领会这个“闻”字是作者经过再三推敲的。这样的训练,的确能使学生从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激发他们对学好和用好语言文字的欲望。又如句子:“……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的表现与千斤巨石有哪些相似的地方?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这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石头是无声的,邱少云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石头自己不会动,邱少云也是“没有挪动一寸地方”;石头不怕火烧,邱少云也不怕烈火。通过比较,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这个比喻句的传神所在,真正体会到恰当地运用某些修辞,能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二)、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一篇文章,总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往往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能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我抓住“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一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把漓江的水说成“碧波”,把游览桂林山水说成“在画中游”,这分明是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如《给颜黎民的信》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有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所以我是不去的 ”,教学这个句子时,可先让学生理解“屠场”一词,然后启发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及鲁迅先生文章的风格理解:作者的几个朋友真的死在屠场里吗?他为什么不去龙华看桃花呢?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作者是借不去龙华看桃花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对敌人的憎恨,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那种爱憎分明的品质。
  (三)、体会句子的表达的方式
  如《凡卡》一文,是一篇小说。内容生动感人,但并不复杂。正是小说的作者采用了新颖、别致的写作方法和表现形式,才使这样一个简单而不复杂的故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对课文的表达形式的魅力却毫无感受,那实在是教学这篇课文的莫大缺撼,同样,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语句也如此。
  (四)、 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想一想
  学生学习课文,理解含义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的毛病,他们往往孤立地只从句子本身去思考,因此,难以体会到什么含义。
  如:“这算不得什么!请转告上级,我请求留在老彭工作过的地方。”《江姐》
  这是江姐在痛失亲人后说的一句话。在教学中,老师们不妨牢牢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把句子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想:江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这真得算不了什么吗?她怎样说这句话的?在这种万分悲痛的时刻,她为什么要向党组织请求留在老彭工作过的地方?通过学生对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学生不难体会到面对残酷的现实,巨大的打击,江姐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强的革命意志,这是多么可贵,多么让人感动。
  (五)、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想一想,
  高年级语文课文,很多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因此,让学生知道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如:“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到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少年闰土》
  要正确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要了解鲁迅生前的大概情况,再大概了解《故乡》和《少年闰土》。否则只能死记硬背地理解。
  (六)、想到它的外延
  一个含义深刻的语句,学生读完后,通常会有很深的启发或收获,而学生对句子的启发或收获,就是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总之,词句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词句理解应当落实到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每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也必须贯彻到底。
其他文献
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今天,学校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恰、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鼓励学生“我会学”  “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累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这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与普通学生有所不同,聋生听力受损,在进行聋生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积极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聋生数学情境教学  新《数学课程标准》这样写到:数学课程应积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设法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可以保证学生作业的正确率,提高学生成绩,也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教师要通过方法指导和家校协作促进小学生作业检查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生作业检查习惯  批改作业或者批改试卷时笔者常常发现很多问题学生错的很可惜,有的是把简单的字写错了,有的漏写了一两句话,也有的学生题目回答出来但答错了地方。这些小错误因何而起?多半是因为学生粗心。
小组的合作是合作学习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我们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促使小组同学之间的互学、互助、互比、互励,学会关心和友爱,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组织小组合作,不仅有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兼具了教会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有利于塑造身心健全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目前在我校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得到老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和估算技能。相比较而言,老课程标准对学生计算的能力提了很多要求,如计算方法、技巧与速度等,而现在却很少提了。由于先进而简便的计算工具日益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速度减慢等等。  因此,计算教学决不容忽视。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