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为官箴言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shuw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首诗是写在广东端州郡守府第墙壁上的,又被称为包公《书郡斋壁》诗,这是包拯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是他为官、做人的准则。据说这是包拯流传下来的唯一的诗,可谓吉光片羽,却成为一生为官做人的光辉写照。
  这首诗今译为:端正思想是吏治的根本,刚直的品性是修身的原则。优质的大树终成栋梁之材,柔韧的好钢也不愿枉道而行。仓廪丰实那些鼠雀兔狐之辈可高兴了,如果没什么好处那些贪官污吏就发愁。在这方面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的教训,不要做出使后人蒙羞的事情吧!
  治本之道处事良谋
  这首诗告诉我们许多朴素的道理,什么是治本之道?什么是为人处世的良谋?不是太多的诡计,不要耍太多的手腕,也不用太多的计谋,而是直道而行,清心寡欲,老老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这又让我联想到在江西婺源看到一副楹联,其中一句是:“处世无奇但率真”,做一个真诚的自我、本色的自我、率真的自我。如果真能做到这样,柔弱的小树也能长成栋梁之材,不是吗?您看,精良的钢材是不能弯曲折断的,因为它正大坚强,刚直不阿。仓廪充实了,鼠雀之辈就会欢呼雀跃,因为它们有了攫取的食粮:草木凋零,兔狐之流就会悲愁,因为他们没有了啃啮的对象。只有鼠雀兔狐才会患得患失,占了便宜沾沾自喜,没占到则怨气冲天,君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如今,有人列举了官场十大高危行业,国土系统赫然排在榜首,因为土地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地太珍贵了,多少官员因此落马。如果他们读过这首诗,真正读懂了其中的真意,并且身体力行,一定可以远祸、免祸,老老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谱写一曲浩然正气!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在中国的精神长河中有许多为官从政的箴言警句,是历史经验的概括,已经成为执政、从政、廉政文化的一部分,在现实中也极具意义,如朱永基经常引用的“吏不畏吾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据查,这廉正警旬语出明郭允礼《官箴》。据史书记载:明代官俸微薄,各部尚书全年的俸银不过152两,法定俸银不足维持生计,但他们的主要收入不在于此,而在下级官员的馈赠,各省总督馈赠一次可10倍于年俸。一级一级的馈赠,排到七品“芝麻官”便直接搜刮老百姓……一个王朝就是这样颓败的。郭允礼身为明朝的知县,书此《官箴》是有感而发。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官还是民,最顶礼膜拜的一个是关公,一个是包公。敬关公敬的是他的忠义,敬包公敬的是他的公正。关于包公的清德美政、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我不必在此赘述,包公祠里的一副楹联做了很好的概括:“赈灾黎,求民隐,断关节,秉政清廉,中原百姓思贤尹;平冤狱,抑豪强,惩污吏,执法严峻,天下几人似我公。”再来看看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贼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大意是:包氏后世子孙有做官的,如果胡作非为,贪赃枉法,活着,不得再进家门:死了,不能葬身祖坟。在封建社会,不被族人认同,不得衣锦还乡,不得归葬祖坟,是最严厉的惩罚。可见包公治家之威严,训子之严厉。最后再来看看包公祠大门楹联“春秋有序,人民不亏时彦;宇宙无极,伟业尚待后贤。”继承我们民族优秀的廉政文化遗产,这是百姓的呼唤,这是历史的呼唤!
  
  编辑 赵国瑞
其他文献
     
期刊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鸦看见了鱼,便聒噪着追逐茑乌。茑鸟不论飞东飞西,满天的乌鸦都是紧追不舍,茑乌无处可逃,疲累地飞行,心神涣散时鱼就从嘴里掉下来了。那群乌鸦朝着鱼落下的地方继续追逐。茑鸟如释重负,栖息在树枝上,心想:我背负这条鱼,让我恐惧烦恼;现在没有了这条鱼,反而内心平静,没有忧愁。  如果情爱是束缚,你能舍去情爱,不就得到自在了吗?如果骄慢是烦恼,你能舍去骄慢,不
期刊
马致远在元代有“曲状元”之称,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将他列于“元人之首”。他的散曲具有鲜明个性,艺术成就极高,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尤为人所称道。  诗是从意象开始的,意象是诗的细胞。秋天既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从五行学的观点来看,五行之金对应四季之秋天,对应四方中的西方,故秋天又是万物凋零的季节。古代文人有感于“四时以叹逝”,故有“悲落叶于劲秋”的传统。《天净沙·秋思》尽管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
期刊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
期刊
射箭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调整好自己  有一次我到山东讲课,正逢当地举办一次“射礼”活动,《礼记》的射礼从根本上赋予自古以来作为狩猎、争斗技术的弓射以灵魂。  孔子的教育,射是六艺之一,能让人感受“无体,无德,智也”的真谛,“射”只是表,而“礼”才是其追求的核心价值。  射礼是“立德正己之礼”,讲究谦和、礼让、庄重,提倡“发而不中、反求诸己”,重视人的道德自省。  射箭,也可以坚定自己的目标和信心,《
期刊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孔子认为,人生的哲学,不在于荣华富贵,光宗耀祖,而在于实践“仁”的道德,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仁人君子”。他主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要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他认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孔子不提倡“耻恶衣恶食”。其中“恶食”是与饮食上“食不厌杂”的现代营养学上的科学配膳、平衡配膳的理论是一致的。他还明确提出:“肉虽多,不能胜
期刊
老子的养生经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指的就是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最无情的,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遵循自然法则。养生之道亦是如此。要想体魄健康,必须法则天地,随从阴阳,分别四时,这样才能健身全神。如果不按客观规律养生,就会伤神损体,得病成疾。一年四季,什么季节易
期刊
从一个画家的作品,大体可以看出他是从心所欲还是胡来,也可以看出他创作时是心如秋月还是躁动不安。  从心所欲不逾矩。  八大山人的用笔其实是并不狂肆的,他运用中锋,沉稳而准确地推移毫颖,画面每一笔都没有逃出他理智所控制的范围。那是一种至极的理性与至极的感悟的高度统一,在佛家称“无缘大悲”,这时,八大山人是“从心所欲”的,同时也是“不逾矩”的。在“从心所欲”的状态下所恪守的法度,那必然是遵循着自然规律
期刊
政府公职在早期基本上是被贵族垄断的,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情况就变了。列国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根本,是争夺人才。人才不一定完全在贵族阶级之中,民间也卧虎藏龙。这时候,各个国家都不计较什么家庭出身,用高规格高待遇选拔人才。而且不但国家选拔人才,连一些高级官员、贵族公子,都养着大量的人才。“毛遂自荐”的成语就出自这些食客中的一位叫做毛遂的食客。  毛遂自荐:东方朔写“求职信”当上官  当时读了
期刊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从他的文字中获得了智慧和超然。  哲学与人生关系究竟如何,中外智者一直在思索,历来众说纷纭,而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对此也颇多感悟,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周国平老师以一贯的深邃与平和,娓娓道来,与我们分享了他关于人生的一些心得。    哲学的“布道者”    记者:记得看过一期电视访谈,主持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