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感悟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elie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探究科学规律,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积累科学素养。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师,不能让学生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堂教学不能拘泥于知识的灌输,而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科学,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科学活动,以便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学习。
  【关键词】小学科学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49-02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学科,是学生接触科学知识以及打开科学大门的重要启蒙教育学科,也是奠定小学生知识基础,观念认识的重要过程和途径。作为这门课程的小学科学课老师,应该在教学知识的同时,注重结合生活实践,贯彻落实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一、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要实现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积极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例如,探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伊始请同学们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平常在家都喝什么水”,相信定可有效激起同学们的兴趣,纷纷展开讨论,积极抢答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说,“烧的开水”,有的会说“矿泉水”,接着教师可继续对同学们进行引导,“同学们春游时都要带矿泉水,接下来我们就尝试自己制作矿泉水,现在有三个大小、形状、高矮等都各不相同的矿泉水瓶,现在请同学们分别把它灌上水,并贴上价签”,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要根据水的重量来决定价钱”,但是哪个瓶子的水多,哪个瓶子的水少呢,这就很自然的引出了要学习的新知识《比较水的多少》。在这一过程中,既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拉近了学科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消除了对科学的神秘感,可谓一举多得。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
  进行教学设计时,任课教师要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的安排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在对教材进行生活化处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比如,《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学设计,从猜猜土壤中可能有什么开始,设计三个生活化的实验活动,首先让学生动手在学校花坛里取一份泥土,借助放大镜、牙签等工具仔细观察土壤中有什么;然后,让学生把土壤放入装有水的透明的饮料瓶,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含有什么,接着让学生摇晃瓶子,把泥土和水混合后再静止沉淀,观察土壤沉积物分成了几层;最后,加热土壤,观察烧杯内壁凝结的小水珠,闻土壤气味等判断土壤中有什么。又如,《身体的结构》一课,可以先让学生画下小组同学的身体,然后再根据图来研究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身体里面有什么,活动中把观察到的身体结构在图上一一标示出来。这样使科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融入科学的学习中。
  三、依托教材,布置生活化作业
  作业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布置科学学科课后作业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生活化教学方面出发,改变传统科学教学枯燥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该学科学习重视程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很多小学生经常会接触到食物包裝袋,但是对包装袋上的相关信息却很少关注,教师讲到“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时可以使学生对食品包装袋有初步认识,启发学生从更专业的角度认识食物,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观察食品包装袋的课后任务,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食品包装袋上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食品名称、食品保质期以及食品配料表等内容,学生在完成相关课后作业的同时可以了解食物的保质期,以免在日常生活中误吃过期食品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生活化的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课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与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一文后,大家都知道看水在0℃以上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学生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作业的负担,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五、开展科学生活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引导小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课堂以后的场所,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所以科学教师应该选择小学生熟悉的物品和环境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小学生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在学习课文《风向和风速》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觉得风是什么呢?你们能听到风和看到风吗?能用什么词语来描述风呢?然后我在多媒体课件中给小学生展示各种风的图片,让小学生说说通过观看图片想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精神,改变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课后,我让小学生利用制作的风向标去测量具体某一天的风向,以实现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还让小学生思考: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在实践过后使小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生活经验,便于小学生的全面成长。
  生活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对于小学科学生活化的授课方法,不仅要求学生要学好科学知识,还要学以致用地应用到实处。将科学普及到生活中的每一处。为了让学生接受得更好更快,教师一定要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能够在生活化的授课方式中印象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参考文献:
  [1]公绪凯.浅议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6(8).
  [2]魏文杰.浅析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1).
  [3]金银马.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6(2).s.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88-01  让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长期的低年级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如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受益终生。在要求方面,我以早读为突破口。早上,我一般是第一个来到班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激趣教学既可以提高课堂效果,也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本文认为在古诗课堂通过说故事、唱古诗、演古诗这几个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领略古诗的魅力。  【关键词】古诗 激趣 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64-02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在我国有着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生活,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与合作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为此,本将以高中物理教学未来,分析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 合作学习 应用模式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36-01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合作学习已成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而初中数学又是初中学习的一门主要科目,初中阶段的数学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同时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也对以后的数学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将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旨在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要点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合作学习;分
为提高水域环境学课程教学质量,该文结合养殖专业的特点,阐述了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基本目标,并对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
事实上,学习初中生物,光是在课堂上听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第一次记忆后,理解"是生物体的正确认识,学习环境(植物,动物,之间主体关
【摘要】收集、整理、归纳是数学学习必需有的能力,整理复习课上将更好地凸显这一能力训练培养,上好这一内容会极大地促使学生数学思想的高。  【关键词】整理复习 合作交流展示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73-02  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单元后面都设计了“整理复习”这一内容,如何上好这一内容,很多老师都觉得这一内容难上,这是所有数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及相关教职人员普遍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学生学习需求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以学生为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重要性为切入点,就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程的具体措施进行相关概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为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
摘 要:英汉翻译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同样不可或缺,许多高职非英专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须接触大量英语语言资料,并要进行中英两种语言的转换。因此,明确在高职非英语专业课堂上有效地进行英汉翻译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目前高职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仍存在种种问题,该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翻译教学经验及实践,关注并探讨高职非英语专业的英汉翻译教学尚存在的不足,并逐一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