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的培育绽放,尽在耐心等待之中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1980ww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一位市级名师在上三年级语文《可贵的沉默》一文时,学生在短短的一分钟沉默中想到了怎样知道父母的生日,怎样回报父母那不需回报,而又无私、无声、无价之爱。这位教师在短暂的一分钟等待中享受到了教育的成功。她机智的等待在我心中激起无数涟漪,使我对自己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隐形等待有了一些思考和看法,以此文与同行们探讨。
  
  一、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善于等待的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并不一定十分正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重要性。善于等待的教师知道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规律,懂得即使是一个知识的掌握,一种能力的培养,也很难一步到位,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温故知新”和“知新温故”的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中,都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需要教师成为一个善于等待的人。善于等待的教师,一定不会对学生说“你不对”“你真笨,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等一些有损学生自尊的话,而是在等待中通过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出色地完成任务,或者在等待中发现了学生的闪光点,或者在等待中发现了学生的不同想法和独特观点,从而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
  
  二、等待——提供学生勤于思考的时间保障
  
  语文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那么情感的激发要有心灵的感悟,智慧的启迪要有思维的过程,而感悟、思维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孔子的教育理论中也强调“思”的作用:“学而不思则罔”。因而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是必要的。
  我在执教三年级语文《花钟》一课中是这样做的:
  师:美,就在我们身边,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你一定会发现花钟一课的花美、句子美、词语美。现在请用你聪慧的眼睛阅读《花钟》一课,用心去感受它的美。下面请同学们细细品味《花钟》这课文中哪些地方美,把它圈画下来。(生读书圈画,师巡视指导,约四分钟。)
  四分钟之后,学生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生:昙花很美,“在月光中绽开淡雅的花蕾”。
  生:“欣然怒放”一词美,写出了万寿菊开放的样子。
  生:“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美,把月光花写得和人一样,有优美的动作。
  ……
  四分钟的等待虽然使课堂表面少了生趣,其实,细观学生,他们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在书上圈圈点点,有的念念有词,有的用手在比划着什么……这看似没有生机的课堂,实质上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低吟浅唱,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保证了学生有效地读书、感悟文本。此时的等待,使学生在努力挖掘文中优美句段的同时,读懂了课文,积累了语言,丰富了语言。
  
  三、等待——期待学生乐于表达的时机
  
  课堂等待作为师生课堂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它不但影响到教师与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态度,还影响到课堂氛围、教学节奏等诸多方面。教师对课堂等待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而出色的教师总能抓住这个契机,让它成为一堂好课的奠基石。
  我校这位老师在上三年级语文《可贵的沉默》一课中,设计了一次短暂的课堂等待来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乐于表达。在谈到如何回报父母之爱时,老师请同学说说父母对自己的爱,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当整个课堂活跃起来时,老师的提问让整个课堂顿时安静下来。
  师:爸爸妈妈对你们无微不至地爱护、有求必应,可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老师要求持肯定答案的同学举手,刹那间,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
  师: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
  教室里依然寂然无声。
  可是,老师没有批评他们。因为老师看到了不少学生脸上现出一缕歉疚自责的神情,要是没有等待,学生何以深思,他们的情感体验肯定要逊色得多。
  师:那么此时的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畅所欲言。
  在这堂课上,学生先由沉默再到陷入沉思,最后终于举起了小手。这是一个由被动走向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目光始终是期待的,他期待举起的小手,期待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感悟。正是老师信任与耐心地等待,
  才使沉默的课堂转变为最为实效的课堂。
  
  四、等待——倾听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爱讲”,倡导学生“多思”,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听”。作为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独特感受。
  我在执教三年级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等待体会到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
  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维思念亲人呢?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简单的一句诗写出了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我点头微笑,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另一同学。
  生:我还知道重阳节的一些其他风俗习惯。
  生:我觉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出了作者思念亲人。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写出了作者思念亲人,不然他怎么会想起就少他一人呢!
  课堂上,只要教师总是以诚恳而虚心的态度,时时让自己做一个认真而有耐心的倾听者,学生就会因为老师这种耐心等待、细心聆听,而十分乐意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不断涌现的智慧火花会给课堂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会提出一些问题,而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马上要求学生回答,表面上看似环节紧凑,实则是问题没有深度,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其实,等待是“蓄势”,等待是给学生回顾与思考的时间,等待追求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有位名家说:“当课堂洗净浮躁时,真实就是美丽。”因此,我要说:“真正的语文课堂,该等待时就得等待。”等待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智慧。等待,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催化剂,它可以让我们的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其他文献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认知水平,思维发展等都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尤其是现在的初中生,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加之青少年在初中阶段具有自身的特点,虽然他们已具有一定自控力,但是,青少年学生的自控力往往与兴趣相联系。而我们农村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差、底子薄,教学设施、条件、资源等相对欠缺,学习英语相对困难,往往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容易丧失信心,特别是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因此,要提高农村学生英
一、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学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国情和基本国策教育,环境观、资源观和人口观的教育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WHO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综合
目的调查贵阳市城乡老年人群(≥>60岁)卒中流行现状及常见危险因素与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以现况研究设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阳市2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镇的≥60岁常住居
完形填空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占据了30分的比重,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难度居于中上水平,稍不留神,就会丢分惨重,对考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在日常的考试
目的探讨米力农匀速泵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86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