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对信息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信息系统的功能也不断地增加。探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开发方法,分析了计算机系统模式下的功能分布,提出了现代信息系统的构造模型,以及信息加工处理平台中的使用技术。,讨论了XML技术及其在信息系统集成中的作用,给出了基于XML的信息系统集成的构架。强调了系统集成的安全性。
【关键词】系统分析;分布式;网管;XML
1系统需求与中国国情
(1)用户需要共享和自治相结合的应用方式。这里的共享包括共享网络通信能力、共享计算能力、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特殊外设能力、共享信息资源等。没有共享就没有现代信息系统,但仅有共享是不够的。系统中小同业务特点、信息分级保密制度,以及网络负载的平衡,都需要有不同程度的自治。
(2)共享的资源不一定都是本地的,即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楼层、房间、不同的建筑、不同的街区、不同的地域,甚至跨国越洋。因此,网络化成为趋势。
(3)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弄清用户的需求,而用户却未必清楚自己的需求。
(4)即使用户能讲清系统的有限目标,划清任务边界,可能因投资强度不足而需要对目标和任务做出调整,这也是我国的国情。
(5)层出不穷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要求我们的系统有容纳新技术的能力。
2体系结构和开发方法
基于前述需求及特点,现代信息系统应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核心,提供通用的计算和处理工具包或方法库、专用的数学模型和知识处理的应用系统,它在结构上具有开放性,在功能上呈现分布式,宜于采用增量原型法进行开发。从信息流程上,系统划分为3个层次:信息采集平台、信息处理加工平台、信息发布平台。
3功能分布
现代信息系统大多是由一个计算机网络支持的。鉴于前述理由,这个网络在功能上不再是集中式的。集中式系统中所有用户的终端把自己的任务提交给主机,由主机完成。现代的系统大多是分布式的。客户机/服务器是分布式系全尧牛最为成熟的计算模式,它很好地解决了共享与自治的矛盾,可以均衡负载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流量。
数据库服务器是系统的核心设备,保存公用和专用信息,提供存储、查询、更新功能,还应有恢复、审计、用户资格审查、性能分析等功能,要求有高可用性和巨量存储能力,重要系统应采用双机设计。模型演算、方法库这两类服务器是为结构化决策服务的。它们分别提供专用数学模型(如投入产出分析、预测、规划方案对比、可行性研究等)及通用数学工具(如统计分析、运筹学、规则论等),要求它们具有较强的浮点计算能力,两类服务器也可以合并为一个。
4 XML技术
4.1 XML介绍
XML 首先被创建于1996年,随后迅速发展,1998年2月成为W3C标准,它是一种使用标记、属性界定文本数据的简便而标准的方法,鹳被人称作。Web上的ASCII码 。XML的这种使用标记描述数据的机制,具有易扩展性、结构性、自描述性的特点。XML将成为在Internet上共享信息的强大途径。
4.2 XML在信息集成中的作用
XML在信息集成中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
(1) 商業实体标准的XML格式使集成更加平滑
(2) XML有助于避免集成解决构架之间的不兼容性
(3) XML 可以成为数据互换格贰的事实标准
4.3 基于XML的信息集成构架
XML语言具有适宜异构应用间的数据廷辜,可以进行数据硷索,XML 文档本身 节点就是一种由若干节点组成的属性结构,这种特点有利于高级语言通过调用XML 编程接口访问XML节点,而且XML 能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此外,XML 的D FI3是XML语汇形式和完整定义的理想描述技术。可以提供系统的一致性约束和正确性验证。所有这些优点使得XML 成为目前绝大多数信息集成框架得首选。另外,XML中旬件也是开发基于XML 应用的重要集成平台,提供标准的接口来处理基于XML 的信息,既可以创建、发送、接收和处理NML文档,还可以存不同的应用程序 或企业之浏自动完成信息交换。
4.3.1 基于XML 的数据集成构架
基于XML技术的数据集成结构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面用程序、数据集成中同件、
基于XML 的虚拟数据源、转换程序和各异构数据源, 在基于XML的数据集成构架中,各异构的数据源保存着实际的数据,而集成之后的数据可以看作是保存在基于XML的虚拟数据源(XML Repository)中。XML Repository可以是物理上存在的,它实际保存将各个异构数据源的数据集成之后的数据,此时的应用程序是通过数据集成中间件直接对XML Repository中的数据进行访问。XML Repository也可以是物理上不存在的,它只保存有关哪些数据保存在哪个数据源中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程序访问数据要分两步来完成,即先通过数据集成中间件从XML Repesitory中取得有关数据的保存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利用数据集成中间件转换程序,从具体的数据源提取所需的数据。
4.3.2 基于XML 信息系统集成的安全性
XML语言是一种面向数据的标记规范,与HTML 不同.XML标记通常总是力求准确清晰地说明数据本身的涵义,即使对于一些非常陌生的XML文件,人们也很容易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XML数据是完全开放的。由于在XML 规范中并不提供对数据的保密 措施,因此,一旦含有商业信息的XML文档被别有用心的人直接得到,泄密几乎是必然的。
5 结束语
信息系统集成是协同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数据仓库、数据融合、数据挖掘等应用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Internet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基于XML的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将越来越成熟,从而能更好地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漆永新,决策型信息系统,冶金自动化,1994(6):5~9
2)苏军,分层多媒体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6(2):17~21
3)董轩明,建立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6(1):33~42
4)纪之,利用客户/服务模式降低成本—选择点要明智,中国计算机用户,1976(3):26~29
5)卢基横,面向问题的集成支持环境,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5(2):6~12
6)周傲英,具有面向对象特征的知识库系统,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4(4):1~8
7)徐 慧信息系统集成技术与开发策略的研究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8)徐享忠,王精业基于XML的信息集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24)
9〕李颂华.自己动手建立企业网站.清华大学出版社
10)杨军云,陈志刚基于XML技术的数据集成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应用,电脑与信息技术,2002:(16)
【关键词】系统分析;分布式;网管;XML
1系统需求与中国国情
(1)用户需要共享和自治相结合的应用方式。这里的共享包括共享网络通信能力、共享计算能力、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特殊外设能力、共享信息资源等。没有共享就没有现代信息系统,但仅有共享是不够的。系统中小同业务特点、信息分级保密制度,以及网络负载的平衡,都需要有不同程度的自治。
(2)共享的资源不一定都是本地的,即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楼层、房间、不同的建筑、不同的街区、不同的地域,甚至跨国越洋。因此,网络化成为趋势。
(3)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弄清用户的需求,而用户却未必清楚自己的需求。
(4)即使用户能讲清系统的有限目标,划清任务边界,可能因投资强度不足而需要对目标和任务做出调整,这也是我国的国情。
(5)层出不穷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要求我们的系统有容纳新技术的能力。
2体系结构和开发方法
基于前述需求及特点,现代信息系统应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核心,提供通用的计算和处理工具包或方法库、专用的数学模型和知识处理的应用系统,它在结构上具有开放性,在功能上呈现分布式,宜于采用增量原型法进行开发。从信息流程上,系统划分为3个层次:信息采集平台、信息处理加工平台、信息发布平台。
3功能分布
现代信息系统大多是由一个计算机网络支持的。鉴于前述理由,这个网络在功能上不再是集中式的。集中式系统中所有用户的终端把自己的任务提交给主机,由主机完成。现代的系统大多是分布式的。客户机/服务器是分布式系全尧牛最为成熟的计算模式,它很好地解决了共享与自治的矛盾,可以均衡负载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流量。
数据库服务器是系统的核心设备,保存公用和专用信息,提供存储、查询、更新功能,还应有恢复、审计、用户资格审查、性能分析等功能,要求有高可用性和巨量存储能力,重要系统应采用双机设计。模型演算、方法库这两类服务器是为结构化决策服务的。它们分别提供专用数学模型(如投入产出分析、预测、规划方案对比、可行性研究等)及通用数学工具(如统计分析、运筹学、规则论等),要求它们具有较强的浮点计算能力,两类服务器也可以合并为一个。
4 XML技术
4.1 XML介绍
XML 首先被创建于1996年,随后迅速发展,1998年2月成为W3C标准,它是一种使用标记、属性界定文本数据的简便而标准的方法,鹳被人称作。Web上的ASCII码 。XML的这种使用标记描述数据的机制,具有易扩展性、结构性、自描述性的特点。XML将成为在Internet上共享信息的强大途径。
4.2 XML在信息集成中的作用
XML在信息集成中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
(1) 商業实体标准的XML格式使集成更加平滑
(2) XML有助于避免集成解决构架之间的不兼容性
(3) XML 可以成为数据互换格贰的事实标准
4.3 基于XML的信息集成构架
XML语言具有适宜异构应用间的数据廷辜,可以进行数据硷索,XML 文档本身 节点就是一种由若干节点组成的属性结构,这种特点有利于高级语言通过调用XML 编程接口访问XML节点,而且XML 能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此外,XML 的D FI3是XML语汇形式和完整定义的理想描述技术。可以提供系统的一致性约束和正确性验证。所有这些优点使得XML 成为目前绝大多数信息集成框架得首选。另外,XML中旬件也是开发基于XML 应用的重要集成平台,提供标准的接口来处理基于XML 的信息,既可以创建、发送、接收和处理NML文档,还可以存不同的应用程序 或企业之浏自动完成信息交换。
4.3.1 基于XML 的数据集成构架
基于XML技术的数据集成结构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面用程序、数据集成中同件、
基于XML 的虚拟数据源、转换程序和各异构数据源, 在基于XML的数据集成构架中,各异构的数据源保存着实际的数据,而集成之后的数据可以看作是保存在基于XML的虚拟数据源(XML Repository)中。XML Repository可以是物理上存在的,它实际保存将各个异构数据源的数据集成之后的数据,此时的应用程序是通过数据集成中间件直接对XML Repository中的数据进行访问。XML Repository也可以是物理上不存在的,它只保存有关哪些数据保存在哪个数据源中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程序访问数据要分两步来完成,即先通过数据集成中间件从XML Repesitory中取得有关数据的保存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利用数据集成中间件转换程序,从具体的数据源提取所需的数据。
4.3.2 基于XML 信息系统集成的安全性
XML语言是一种面向数据的标记规范,与HTML 不同.XML标记通常总是力求准确清晰地说明数据本身的涵义,即使对于一些非常陌生的XML文件,人们也很容易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XML数据是完全开放的。由于在XML 规范中并不提供对数据的保密 措施,因此,一旦含有商业信息的XML文档被别有用心的人直接得到,泄密几乎是必然的。
5 结束语
信息系统集成是协同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数据仓库、数据融合、数据挖掘等应用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Internet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基于XML的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将越来越成熟,从而能更好地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漆永新,决策型信息系统,冶金自动化,1994(6):5~9
2)苏军,分层多媒体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6(2):17~21
3)董轩明,建立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6(1):33~42
4)纪之,利用客户/服务模式降低成本—选择点要明智,中国计算机用户,1976(3):26~29
5)卢基横,面向问题的集成支持环境,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5(2):6~12
6)周傲英,具有面向对象特征的知识库系统,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4(4):1~8
7)徐 慧信息系统集成技术与开发策略的研究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8)徐享忠,王精业基于XML的信息集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24)
9〕李颂华.自己动手建立企业网站.清华大学出版社
10)杨军云,陈志刚基于XML技术的数据集成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应用,电脑与信息技术,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