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anluy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就连农村初中也享受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可以说远程教育资源的广泛利用,给我们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上带来了新的变化。教师应该把握远程教育发展的成果所带来的机遇,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不是教学改革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最终目的。多媒体作为教学中的新兴辅助手段,既不应该又不可能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时,应注意有机整合,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
  一、利用好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学习
  利用农村初中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容量大的特点,可以制作一些智能题库,学生可以用它做题、复习知识。这里所说的题库的智能化,是指系统能根据测试者的应答,测试答题者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智能地调节题型、题量,并能在线调出相关知识点的理论讲解,复习教学内容。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并能及时得到指导,也不会产生厌烦情绪。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智能题库随意生成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电子试卷,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考查,把课程资源有效地统筹起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提高个人素质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方式,绝不是单纯的多媒体教学。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优化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发展信息素养,整合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网络教学的多次尝试,我感到利用网络教学,重中之重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体现网络教育“共享”的本质,在互联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校园网、网络教室里实现教与学资源的共享,但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与数学学科教学完美结合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随着新教材实施,教师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信息源,而是教学活动中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探究,亲身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亲自操作探索,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税收问题”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税收咨询”的网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网站上用“协作”与“对话”的方式进行探索,学习各种税费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种税收政策。也可利用几何画板帮助學生在动态中观察、探索和发现,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让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进行观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研究步骤,优化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探索。如对城市交通的调查研究,在采集大量与之有关的数据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所提供的统计分析软件,帮助自己得出研究结论,针对弱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使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开发者,开拓知识面,培养探索与合作精神,找到适合终身学习的方式与方法。
  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不应过于强调中看不中用的、形式上的东西。如一些不恰当的动画等,在使用中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
  其次,不应重机器、轻教师,不能不分课程内容,过于依赖媒体技术。不应僵化地使用现代化媒体,忽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成为现代媒体课件的播放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课件成了简单的电子讲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应丧失的。
  最后,任何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它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教室的灯光较暗,学生做课堂笔记较困难;课堂信息量大、速度快,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吃力;若教师教堂组织不当,学生会感觉单调、视觉疲劳,等等。
  总之,远程教育资源给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恰到好处地把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以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实现其价值和功能。
其他文献
数学新课标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数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情景,适时地开展数学合作学习。为有效实施合
摘 要: 探究性学习是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效率,不再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受者,本文阐述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措施,以及探究性学习对老师的新要求,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课堂 意义 措施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
目的研究高山红景天多酚对小鼠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6组:1)正常对照组;2)模型组;3)高山红景天多酚低剂量组;4)高山红景天多酚中剂量组;5)高山红景天多酚高剂量组;6)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通过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700 mg/kg联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μg/kg
摘 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文章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数学语言生活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情境生活化,数学作业生活化。  关键词: 数学语言 数学问题 数学情境 数学作业 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
摘 要: 作者就高中人教A版必修二一堂常态课——《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结合教学设计反思如何安排教学活动以优化数学课堂,巧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数学课堂不再枯燥无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常态课 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是学习
在教育日益回归本真、彰显公平的今天,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学科之间相对封闭、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然而全社会都以“考分论英雄”,教师也难逃“升学至上”的怪圈,加之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一味地强调备课时的预设,学生亦步亦趋地得到预定的结论,小组合作充其量是“走过场”,或由优等生掌控全场,大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或教师缺乏指导,缺乏信息的捕捉、有效的点拨和中肯的评价。题海战术和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