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向寂寞的牢。
——题记
我端坐起身,芙蓉镜内是个美丽的女子,双十年纪,吹弹可破的年轻肌肤,挽着寻常的高髻,乌黑长发垂至腰际,若一匹黑玉绸缎。鹅蛋脸上一双沉静如水的眸子,黑白分明,清澈幽深,透着海棠一般的轻愁。身穿铁锈红的光面游凤掐丝对襟宫装小褂,肩披银灰色貂皮大氅。如今冬腊光景,屋内生着劣质的黑煤炭火,在窄小的空间内呛得鼻塞眼花。我叹息,我已使了宫女去内务府上报多次,我身子不适不能生黑炭,但次次如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伸出手轻轻拂一下镜面若有似无的微尘痕迹,我已被幽禁在这屋内,五年有余了。这里,是东五所以东的偏宫,停在错落的几座宫阁间,贞顺门的南面,鲜有人过问的地方。我抚平旗装边角的细小褶皱,四合如意的暗纹,走金线精细绣了红鸾五蝠,数年前承欢驾前,婉转明媚时受封珍妃的礼服,至今仍光洁如新,柔光丝丝缕缕,打在这殷殷如血的衣裙上。奁匣里一应的胭脂水粉,却似蒙上了一层淡淡风尘,我自知自己只是这偌大宫中被遗落一隅的女子,打扮,又给谁看呢?
这几年来途经窗前的也不过是些做活的宫女内监,脸上辨不出喜怒哀乐,只带着惶恐的颜色,踏着匆匆的脚步,出入后庭这是非悲戚之地。
我反手扣上两枚圆润莹白的珠花至鬓角,嘴角是深深倦怠的苦笑。
一入宫门深似海,如今的我已被消磨尽了锐气,但求过完惨淡一生,再无冲突变故。且不说我是太后明令禁足之身,以我昔日的宠冠后宫,“狐媚专宠”,怕是连姐姐也不会来探望的吧。
如今也再不是太平盛世,宫里宫外充斥的是乱世的黄烟迷雾。战事不断,一次又一次,我们委曲求全,在全城的罂粟幽香中,做“天朝上国”的美梦。我慢慢地梳洗头面,画了精致的桃花面,妄图掩盖满面满目的憔悴不堪。
窗外是红梅含苞,香飘十里,瑞雪皑皑,云月徘徊。五更光景,烛火通明,晓星残月,我又睁眼度过了一个寒夜。
景祺阁的上空,一只风筝正歪歪斜斜地挂在天际,我不禁怔了。
初春时候,杏花漫天,第一次见到映瑄,便是因了雨花阁的一只风筝。我初进嫔位,年轻气盛,见了明媚春日,良辰好景,便急着四处撒欢。眼见了宫墙那头,雨花阁上一只低低斜斜的沙燕儿,玩心大起,半跑了过去。那放风筝的是个小宫女,年纪约摸和我相仿,一身蔷薇粉的小衫,煞是娇嫩喜庆,见了我走去,忙垂下眸子行礼:“奴婢映瑄,给珍嫔小主请安。小主吉祥。”我瞧着喜欢,扶起她,问道:“你叫映瑄?陪本宫放风筝可好?”映瑄有些慌乱地抬起头怯怯道:“回小主,奴婢贱名映瑄,若小主此时无聊得紧,奴婢便随小主四下走走罢。”我忙携了她的手,本都是十余岁的年纪,没什么猜忌。春日明媚,微风熙和,我与她尽一片欢声笑语。待得日将落时,我方问:“你是侍奉哪位主子的?”映瑄答道:“回小主,奴婢在洗衣房做活,没有侍奉主子,今日偷跑出来,只怕回去惹得姑姑一顿好骂……”说着湿了眼眶。我心下清明,微微一笑:“随本宫回去,侍奉本宫可好?”映瑄受宠若惊道:“能伺候小主是奴婢三世的福分,岂有不愿一说?”我与她言语投机,次日便去内务府登记领了人。
如此时日久了,我和她的情分真真如姐妹一般。她长我几岁,是打小便入宫来的,家中困窘,她又是个女儿,不由得她不愿。但若为宫女,满了岁数便可回家嫁人生子,掐指一算,也不过四五年了。宫中多个人说话,总不至于寂寞,尤其是在这处处皆是争斗与死寂的不祥地,连一同进宫的姐姐也与我不大亲近。好在当下尚有着皇帝的垂青,日子过得倒也波澜不惊。
皇后叶赫那拉氏是当今太后的侄女,家族显赫,人也端庄知礼,但并不十分得宠。我常常听说,咱们太后是位精干严厉的女子,每每去请安时,也总是凌厉的眼风从我脸上一扫而过。昔日艳冠六宫的脸庞上,自有不怒自威动辄震天下的气势。她从来都不大喜我姊妹的。姐姐瑾嫔倒也罢了,皇上对我的宠爱,总是多过皇后,她怕。
公车上书,皇上显然被打动了。他自知是个傀儡,心里不胜苦闷,便每每寻了由头召我去上书房给他解闷散心。
一叠叠谏书如雪,上面的谏文却字字惊心尖锐,全是一群老儒叨叨念念不可变法,不可篡改旧制,否则必然不利。皇帝正当年少的脸庞在晨曦里轮廓分明,透着股骨子里的倔强和君王气度。黝黑的窗木上刻了如意六蝠的精致宫样,窗外静谧如斯,只有两株秀美海棠兀自落花。
屋内供了檀香,皇帝正往太阳穴上搽抹薄荷脑。我掀帘进屋,两旁的小太监通报的声音在一片死寂中分外刺耳。我盈盈行过礼,皇帝的声音略显疲惫:“珍儿起来罢。”我闻声踏着莲步,步至皇帝身旁,“皇上想是乏了,臣妾做了些许爽口小菜,皇上且尝尝?”皇帝拿了玉箸,每样尝了少许,神色间尽是宠溺:“总是珍儿最懂得朕。”我垂眸温婉一笑:“皇上若喜欢,臣妾以后便经常做给皇上。只怕皇上是哄臣妾呢。”皇帝抚着我如锦秀发,“难道朕还会骗你么?言语也忒大胆。”我眼眸一转,知道皇帝并非真的着恼,便道:“皇上还在为朝廷事务烦心?”皇帝叹口气:“朕以为,康有为等卿的上书未必没有道理,或许天朝现况,确是需要变法才能够加以巩固,可那一群老儒……”我心知他的苦衷,温言道:“皇上既召了臣妾来,便且放了那些子事,臣妾不才,为皇上小唱一曲舒舒心可好?”皇帝点点头,闭上眼睛半倚着龙椅。我应着窗外大好春景,唱一曲《春晖爱日》。一曲歌毕,皇帝淡笑道:“珍儿总是最解朕心思,不比有些女子恃着家世胡闹惹厌。”我神色一敛,“皇后娘娘?”皇帝不答,我自知失言,忙垂下头。皇帝半晌方淡淡道:“珍儿对变法之事有何看法?”我惶恐道:“臣妾身处后宫,是不可妄论朝政的。”皇帝道:“无妨,朕与爱妃谈心,怎么是妄论?”我推辞不过,上书房内现下也无他人,便娓娓答:“臣妾觉得,天朝体制流传下来,固然是有可取之处,然而这几百年,未必没有细处不合时下之况……”却听得内监尖细的一声:“太后娘娘驾到!”
太后愠火满面地来到面前,沉声道:“珍妃入宫也有许多年月了,怎的不晓后宫不得议论朝政么?”我忙跪倒道:“臣妾不敢妄论。”皇帝亦起身道:“母后息怒,朕与珍儿随便说说散心话……”太后厉声道:“住口,后宫是哀家打理还是你打理?珍妃自进宫以来,一直自恃容貌盖世,蛊惑君心,狐媚专宠,哀家本是见你喜欢,一再忍着她。如今,她更是得寸进尺,恃宠干政了,哀家——也该清理后宫了。”
我全身一震,却听得太后道:“先禁足在无梁宫,听候哀家发落。”上书房外一群侍卫架了我便往外走。我泪水盈盈,回眸深望皇帝,他亦是错愕而无奈。
他自知是个傀儡,却如今连唯一心爱的女子也不能留在身边,看着远处逐渐模糊的一众身影,只有神情麻木。
晦暗的空荡宫阁,充斥着灰尘潮湿的气味。由于是被禁足,我身边只有映瑄一个宫女跟了过来,整日里与我一起悲凄。她已二十三岁,再有一年便可出宫,远离这是非处了。次日圣旨便到了,我跪下接旨,崔公公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珍妃那拉氏,蛊惑君上,专宠干政,有损后宫妃德,现降为正四品贵人,禁足景祺阁西。钦此。’”
心怯生生地扯着疼,我苦笑。皇帝,你我情分,终究是只够同船渡,不能共枕眠的啊。我昏昏沉沉地就倒了下去,恍惚间听到映瑄还在与崔玉贵争执着什么。映瑄,呵,你也真傻,何必替我不忿,太后既要杀我,又岂有转圜余地的?这样的你,让我怎好放心……
醒来时已在一个窄小灰暗的屋中,眼前的宫人却非映瑄,而是我从前身边的一个小宫女婉梨。婉梨一张脸儿犹挂着星点泪珠。我急急问道:“映瑄呢?”婉梨听了,又哭起来,“她……她已不在了……”我心中一恸,勉力笑道:“不在了……是出宫去了?那样好的女儿,定会有好归宿的。”婉梨切切道:“崔公公……教那些个小内监,乱棒打死了瑄姐姐……”我一怔,两行珠泪落下,大声道:“不可能……不可能的!她是那样一个好女儿,还有一年就可以衣锦还乡……怎么会的!”语不成声,我缩在角落发抖,婉梨的啜泣声断断续续,扰得我心一团乱麻。
眼角不禁湿了,透过睫下的水汽,芙蓉镜内的人影巧笑而立,依旧是着一身蔷薇粉色小衫,披了件深紫色锦面五色绣牡丹的斗篷,耳后松松垂个如意髻,折一朵洁白的宫绢白茶簪在髻边,素面如皓雪,杏眼若流星,右耳垂一粒殷红如含血的玛瑙坠子,微光之下幽幽折着光。
不由得伸出手,在这阴暗的宫所待得久了,手指亦尽是惨白之色,才一碰到镜面,那影便变回了盛装而坐的嫔妾模样,面容惨淡。
掐指一算,五年了,又有五年了,对载湉的心心念念亦淡了,他的模样一闪而过,总是模糊,心中仅存便只有努力记起的感觉,无奈而无助。
窗外一阵窸窣,我掀起竹帘,几个宫女正三五地往永巷外跑,神情惊惶。婉梨小跑进屋,微喘道:“洋人攻入京都,圣上正起身要去西安,要老佛爷携了后宫女眷随他避避去,小主——咱们呢?”我苦笑,咱们呢?不过是永巷尽处一个长年无人过问的冷宫,指望太后惦着么?我摆摆手:“本宫此生是错付了宫闱,你年纪尚小,出宫去罢。若能见着瑾贵人,教她勿念记我,务必珍重。”婉梨含了泪,正要开口,却听得屋外崔公公的声音:“老佛爷请珍贵人小主到慈安宫,小主且快些。”婉梨也不顾衣发有些凌乱,催了我便往外走,刚走几步便见太后与一众宫人嫔妾围在一起,几个年纪小的宫女还在小声地咬耳朵。太后神色端庄肃穆,不怒自威,见我到了便道:“你们也都知道,洋人已攻了天津,进了京城。哀家与皇上商量过,大家都出宫去避一避,不过——”她顿了顿,眼神轻飘飘地睨了我一眼,“哀家以为当留下一人,你们觉得谁该留下?”嫔妃们皆不敢开口,太后啜一口六安茶,镀金护甲在茶杯盖上来回摩挲。
我望着海棠依旧兀自落花,极轻声地道:“难道圣上不该留下御敌么?”不想太后竟听到了,盛怒道:“贵人这话,是想让万岁崩了么?”这话说得太过露骨。我慌忙跪下叩头,“臣妾不敢有此意啊!”太后眼神冰冷,对着身旁的崔玉贵一挥手,“把她给我扔到井里去!”婉梨急得泪流满面,跪行至太后脚下,“老佛爷饶命!小主,小主并无他心啊……”话音未落,崔玉贵上前一步,不等太后开口便“啪啪”掌了她几个嘴巴,婉梨瘫坐在地,满目惊惶。我自知太后有意为之,对我并不垂怜,只跪着流泪。崔公公尖声向众小太监道:“你们还愣着做甚?没听见老佛爷懿旨么?扔!”那些个小太监面面相觑,大气也不敢出。崔公公鄙夷道:“在宫里呆了这许多年月,这都不敢!”说着一把扯起我往井边走。抬头望天,碧空依旧如洗,云霞织锦,朝阳柔和。身体飞速堕下去的一瞬,眼前出现了久别的君王的脸庞。那么清晰,那么遥远。
后记:这是一位后妃人生的缩影,亦是一个朝代盛衰波折的缩影。
这是一个女子生命的终结,亦昭示了这个朝代注定的终结。
本文中映瑄、婉梨等人为虚构,情节所需。题记非原创。
(指导教师 邓济舟)
——题记
我端坐起身,芙蓉镜内是个美丽的女子,双十年纪,吹弹可破的年轻肌肤,挽着寻常的高髻,乌黑长发垂至腰际,若一匹黑玉绸缎。鹅蛋脸上一双沉静如水的眸子,黑白分明,清澈幽深,透着海棠一般的轻愁。身穿铁锈红的光面游凤掐丝对襟宫装小褂,肩披银灰色貂皮大氅。如今冬腊光景,屋内生着劣质的黑煤炭火,在窄小的空间内呛得鼻塞眼花。我叹息,我已使了宫女去内务府上报多次,我身子不适不能生黑炭,但次次如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伸出手轻轻拂一下镜面若有似无的微尘痕迹,我已被幽禁在这屋内,五年有余了。这里,是东五所以东的偏宫,停在错落的几座宫阁间,贞顺门的南面,鲜有人过问的地方。我抚平旗装边角的细小褶皱,四合如意的暗纹,走金线精细绣了红鸾五蝠,数年前承欢驾前,婉转明媚时受封珍妃的礼服,至今仍光洁如新,柔光丝丝缕缕,打在这殷殷如血的衣裙上。奁匣里一应的胭脂水粉,却似蒙上了一层淡淡风尘,我自知自己只是这偌大宫中被遗落一隅的女子,打扮,又给谁看呢?
这几年来途经窗前的也不过是些做活的宫女内监,脸上辨不出喜怒哀乐,只带着惶恐的颜色,踏着匆匆的脚步,出入后庭这是非悲戚之地。
我反手扣上两枚圆润莹白的珠花至鬓角,嘴角是深深倦怠的苦笑。
一入宫门深似海,如今的我已被消磨尽了锐气,但求过完惨淡一生,再无冲突变故。且不说我是太后明令禁足之身,以我昔日的宠冠后宫,“狐媚专宠”,怕是连姐姐也不会来探望的吧。
如今也再不是太平盛世,宫里宫外充斥的是乱世的黄烟迷雾。战事不断,一次又一次,我们委曲求全,在全城的罂粟幽香中,做“天朝上国”的美梦。我慢慢地梳洗头面,画了精致的桃花面,妄图掩盖满面满目的憔悴不堪。
窗外是红梅含苞,香飘十里,瑞雪皑皑,云月徘徊。五更光景,烛火通明,晓星残月,我又睁眼度过了一个寒夜。
景祺阁的上空,一只风筝正歪歪斜斜地挂在天际,我不禁怔了。
初春时候,杏花漫天,第一次见到映瑄,便是因了雨花阁的一只风筝。我初进嫔位,年轻气盛,见了明媚春日,良辰好景,便急着四处撒欢。眼见了宫墙那头,雨花阁上一只低低斜斜的沙燕儿,玩心大起,半跑了过去。那放风筝的是个小宫女,年纪约摸和我相仿,一身蔷薇粉的小衫,煞是娇嫩喜庆,见了我走去,忙垂下眸子行礼:“奴婢映瑄,给珍嫔小主请安。小主吉祥。”我瞧着喜欢,扶起她,问道:“你叫映瑄?陪本宫放风筝可好?”映瑄有些慌乱地抬起头怯怯道:“回小主,奴婢贱名映瑄,若小主此时无聊得紧,奴婢便随小主四下走走罢。”我忙携了她的手,本都是十余岁的年纪,没什么猜忌。春日明媚,微风熙和,我与她尽一片欢声笑语。待得日将落时,我方问:“你是侍奉哪位主子的?”映瑄答道:“回小主,奴婢在洗衣房做活,没有侍奉主子,今日偷跑出来,只怕回去惹得姑姑一顿好骂……”说着湿了眼眶。我心下清明,微微一笑:“随本宫回去,侍奉本宫可好?”映瑄受宠若惊道:“能伺候小主是奴婢三世的福分,岂有不愿一说?”我与她言语投机,次日便去内务府登记领了人。
如此时日久了,我和她的情分真真如姐妹一般。她长我几岁,是打小便入宫来的,家中困窘,她又是个女儿,不由得她不愿。但若为宫女,满了岁数便可回家嫁人生子,掐指一算,也不过四五年了。宫中多个人说话,总不至于寂寞,尤其是在这处处皆是争斗与死寂的不祥地,连一同进宫的姐姐也与我不大亲近。好在当下尚有着皇帝的垂青,日子过得倒也波澜不惊。
皇后叶赫那拉氏是当今太后的侄女,家族显赫,人也端庄知礼,但并不十分得宠。我常常听说,咱们太后是位精干严厉的女子,每每去请安时,也总是凌厉的眼风从我脸上一扫而过。昔日艳冠六宫的脸庞上,自有不怒自威动辄震天下的气势。她从来都不大喜我姊妹的。姐姐瑾嫔倒也罢了,皇上对我的宠爱,总是多过皇后,她怕。
公车上书,皇上显然被打动了。他自知是个傀儡,心里不胜苦闷,便每每寻了由头召我去上书房给他解闷散心。
一叠叠谏书如雪,上面的谏文却字字惊心尖锐,全是一群老儒叨叨念念不可变法,不可篡改旧制,否则必然不利。皇帝正当年少的脸庞在晨曦里轮廓分明,透着股骨子里的倔强和君王气度。黝黑的窗木上刻了如意六蝠的精致宫样,窗外静谧如斯,只有两株秀美海棠兀自落花。
屋内供了檀香,皇帝正往太阳穴上搽抹薄荷脑。我掀帘进屋,两旁的小太监通报的声音在一片死寂中分外刺耳。我盈盈行过礼,皇帝的声音略显疲惫:“珍儿起来罢。”我闻声踏着莲步,步至皇帝身旁,“皇上想是乏了,臣妾做了些许爽口小菜,皇上且尝尝?”皇帝拿了玉箸,每样尝了少许,神色间尽是宠溺:“总是珍儿最懂得朕。”我垂眸温婉一笑:“皇上若喜欢,臣妾以后便经常做给皇上。只怕皇上是哄臣妾呢。”皇帝抚着我如锦秀发,“难道朕还会骗你么?言语也忒大胆。”我眼眸一转,知道皇帝并非真的着恼,便道:“皇上还在为朝廷事务烦心?”皇帝叹口气:“朕以为,康有为等卿的上书未必没有道理,或许天朝现况,确是需要变法才能够加以巩固,可那一群老儒……”我心知他的苦衷,温言道:“皇上既召了臣妾来,便且放了那些子事,臣妾不才,为皇上小唱一曲舒舒心可好?”皇帝点点头,闭上眼睛半倚着龙椅。我应着窗外大好春景,唱一曲《春晖爱日》。一曲歌毕,皇帝淡笑道:“珍儿总是最解朕心思,不比有些女子恃着家世胡闹惹厌。”我神色一敛,“皇后娘娘?”皇帝不答,我自知失言,忙垂下头。皇帝半晌方淡淡道:“珍儿对变法之事有何看法?”我惶恐道:“臣妾身处后宫,是不可妄论朝政的。”皇帝道:“无妨,朕与爱妃谈心,怎么是妄论?”我推辞不过,上书房内现下也无他人,便娓娓答:“臣妾觉得,天朝体制流传下来,固然是有可取之处,然而这几百年,未必没有细处不合时下之况……”却听得内监尖细的一声:“太后娘娘驾到!”
太后愠火满面地来到面前,沉声道:“珍妃入宫也有许多年月了,怎的不晓后宫不得议论朝政么?”我忙跪倒道:“臣妾不敢妄论。”皇帝亦起身道:“母后息怒,朕与珍儿随便说说散心话……”太后厉声道:“住口,后宫是哀家打理还是你打理?珍妃自进宫以来,一直自恃容貌盖世,蛊惑君心,狐媚专宠,哀家本是见你喜欢,一再忍着她。如今,她更是得寸进尺,恃宠干政了,哀家——也该清理后宫了。”
我全身一震,却听得太后道:“先禁足在无梁宫,听候哀家发落。”上书房外一群侍卫架了我便往外走。我泪水盈盈,回眸深望皇帝,他亦是错愕而无奈。
他自知是个傀儡,却如今连唯一心爱的女子也不能留在身边,看着远处逐渐模糊的一众身影,只有神情麻木。
晦暗的空荡宫阁,充斥着灰尘潮湿的气味。由于是被禁足,我身边只有映瑄一个宫女跟了过来,整日里与我一起悲凄。她已二十三岁,再有一年便可出宫,远离这是非处了。次日圣旨便到了,我跪下接旨,崔公公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珍妃那拉氏,蛊惑君上,专宠干政,有损后宫妃德,现降为正四品贵人,禁足景祺阁西。钦此。’”
心怯生生地扯着疼,我苦笑。皇帝,你我情分,终究是只够同船渡,不能共枕眠的啊。我昏昏沉沉地就倒了下去,恍惚间听到映瑄还在与崔玉贵争执着什么。映瑄,呵,你也真傻,何必替我不忿,太后既要杀我,又岂有转圜余地的?这样的你,让我怎好放心……
醒来时已在一个窄小灰暗的屋中,眼前的宫人却非映瑄,而是我从前身边的一个小宫女婉梨。婉梨一张脸儿犹挂着星点泪珠。我急急问道:“映瑄呢?”婉梨听了,又哭起来,“她……她已不在了……”我心中一恸,勉力笑道:“不在了……是出宫去了?那样好的女儿,定会有好归宿的。”婉梨切切道:“崔公公……教那些个小内监,乱棒打死了瑄姐姐……”我一怔,两行珠泪落下,大声道:“不可能……不可能的!她是那样一个好女儿,还有一年就可以衣锦还乡……怎么会的!”语不成声,我缩在角落发抖,婉梨的啜泣声断断续续,扰得我心一团乱麻。
眼角不禁湿了,透过睫下的水汽,芙蓉镜内的人影巧笑而立,依旧是着一身蔷薇粉色小衫,披了件深紫色锦面五色绣牡丹的斗篷,耳后松松垂个如意髻,折一朵洁白的宫绢白茶簪在髻边,素面如皓雪,杏眼若流星,右耳垂一粒殷红如含血的玛瑙坠子,微光之下幽幽折着光。
不由得伸出手,在这阴暗的宫所待得久了,手指亦尽是惨白之色,才一碰到镜面,那影便变回了盛装而坐的嫔妾模样,面容惨淡。
掐指一算,五年了,又有五年了,对载湉的心心念念亦淡了,他的模样一闪而过,总是模糊,心中仅存便只有努力记起的感觉,无奈而无助。
窗外一阵窸窣,我掀起竹帘,几个宫女正三五地往永巷外跑,神情惊惶。婉梨小跑进屋,微喘道:“洋人攻入京都,圣上正起身要去西安,要老佛爷携了后宫女眷随他避避去,小主——咱们呢?”我苦笑,咱们呢?不过是永巷尽处一个长年无人过问的冷宫,指望太后惦着么?我摆摆手:“本宫此生是错付了宫闱,你年纪尚小,出宫去罢。若能见着瑾贵人,教她勿念记我,务必珍重。”婉梨含了泪,正要开口,却听得屋外崔公公的声音:“老佛爷请珍贵人小主到慈安宫,小主且快些。”婉梨也不顾衣发有些凌乱,催了我便往外走,刚走几步便见太后与一众宫人嫔妾围在一起,几个年纪小的宫女还在小声地咬耳朵。太后神色端庄肃穆,不怒自威,见我到了便道:“你们也都知道,洋人已攻了天津,进了京城。哀家与皇上商量过,大家都出宫去避一避,不过——”她顿了顿,眼神轻飘飘地睨了我一眼,“哀家以为当留下一人,你们觉得谁该留下?”嫔妃们皆不敢开口,太后啜一口六安茶,镀金护甲在茶杯盖上来回摩挲。
我望着海棠依旧兀自落花,极轻声地道:“难道圣上不该留下御敌么?”不想太后竟听到了,盛怒道:“贵人这话,是想让万岁崩了么?”这话说得太过露骨。我慌忙跪下叩头,“臣妾不敢有此意啊!”太后眼神冰冷,对着身旁的崔玉贵一挥手,“把她给我扔到井里去!”婉梨急得泪流满面,跪行至太后脚下,“老佛爷饶命!小主,小主并无他心啊……”话音未落,崔玉贵上前一步,不等太后开口便“啪啪”掌了她几个嘴巴,婉梨瘫坐在地,满目惊惶。我自知太后有意为之,对我并不垂怜,只跪着流泪。崔公公尖声向众小太监道:“你们还愣着做甚?没听见老佛爷懿旨么?扔!”那些个小太监面面相觑,大气也不敢出。崔公公鄙夷道:“在宫里呆了这许多年月,这都不敢!”说着一把扯起我往井边走。抬头望天,碧空依旧如洗,云霞织锦,朝阳柔和。身体飞速堕下去的一瞬,眼前出现了久别的君王的脸庞。那么清晰,那么遥远。
后记:这是一位后妃人生的缩影,亦是一个朝代盛衰波折的缩影。
这是一个女子生命的终结,亦昭示了这个朝代注定的终结。
本文中映瑄、婉梨等人为虚构,情节所需。题记非原创。
(指导教师 邓济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