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探究性学习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z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教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探究性学习能力进行一些思考。本文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活教材中探究性学习的资源,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教材;兴趣;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C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185-01
  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探究的方法。为此,本文结合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教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探究性学习能力进行一些思考。
  一、激活教材中探究性学习的资源
  現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不少适宜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富有思考价值、探究意义的问题,帮助学生领悟方法,活跃思维。如教学“四边形”时,因为四边形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我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辨一辨、找一找、画一画、连一连、说一说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直观中充分感知四边形,探索发现四边形的特征。在教材主题图的基础上,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实物,让学生从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
  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寻找平面图形,不仅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还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四边形,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通过这种居于教材资源的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性。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过程,对陈述性知识只能采用部分探究,而实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采用完整探究。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上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点的设置要居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性问题的设置,要以学生认知结构内的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数学事实材料,创设铺垫型的问题情境。学生一般能从问题出发,通过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正及反的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联想,变化发展出不同类型的新问题,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合乎情意的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强烈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从而能主动、自觉的进行学习之中,最大可能地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有效的教学情境,在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同时,因为教学情境的直观与生动,往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教学“四边形”之前,我进行课前调查,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四边形并不是一无所知,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且不同学生的认识存在差异。因此,我设计了几个活动,在画一画、评一评、找一找等活动中自我完善、修正对四边形的认识;在分类活动中通过研究四边形的角、边、各四边形之间的联系等等,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和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四边形,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我在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四边形概念的认识,让学生对认识下面一组图并进行分类,学生看到一些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四边形,兴致很高,通过讨论交流,更深入地明确了四边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很多学生从概念上认可了第6幅图也是四边形,初步知道可以将四边形分为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两类。
  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兴致很高,能够充分根据所学知识积极发挥想象力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类基于充满趣味的探究性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方面培养学习的探究能力。
  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探究问题设置还要注意“度”要适中,即学生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有些较难的问题就得想办法,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把大题化小,分步提问,引导过渡,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切不可有意设计太难的题目为难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更强调通过学生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做实验、走访等多种途径,在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进行学习,不仅能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而且能使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手段获取有用信息,培养学生信息搜集的广阔性。因此,教师要拓展数学教学,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广泛的实践运用中提高学习能力。
  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师要亲自带领学生做开放性实验,而不是在黑板上来讲实验,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性学习实践的全过程。如在教学“四边形”时,我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在学生列举四边形物体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动手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出四边形。学生用小棒摆,用铁丝围,用笔画,用纸剪之后,通过分开展示,学生体会到四边形是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认真分析现实问题的各种条件和情景因素,又能严格遵循科学的基本原理,做好探究资源的归类,根据所学知识对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问题的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激活教材中探究性学习的资源,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凌秋虹.基于“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1(06):95-98.
其他文献
中国服装年度品牌巡演  由中国服装协会、宁波国际服装节组委会主办,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波市服装协会承办的“海阔宁波”——中国服装年度品牌巡演于10月24日晚在和丰创意广场珍珠贝大气上演。  四个篇章展示了本次巡演的12家中国服装年度品牌:第一篇章以“碧海”为主题,展示了杉杉、流行美、依文;第二篇章以“壮阔”为主题展示了太平鸟、GXG、舒朗;第三篇章以“常宁”为主题展示了卡宾、歌莉娅、比音勒
出版此书的目的在于以其作为在蒙古桦皮文献研究上所取得的新成果.1970年,蒙古史学家兼考古学家Х.普尔列(Х.Пэрлээ)及其俄罗斯同行э.В.沙符库诺夫(э.В.Шавк
为了改革现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西北地区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文章运用问卷法对甘肃省3所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了实证
所谓教育是以“教”的方式达到“育”的目的,教育的落脚点应该着重落在“育”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育人的重要性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要
摘 要 社会飞速发展,事物不断变换,可翻开现行使用的小学科学教材,不难发现,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改进,教材內容多数贴近现实生活,但有些内容则离学生实际较远,难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通过实验等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C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182-01  一、正确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
期刊
期刊
摘 要 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个好习惯。”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他的思想就会得到解放。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可以取得好成绩,而且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应当重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内容浸润着人文的色彩,传承着人类文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是新课程以来广大一线教师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 学习习惯;写字习惯;阅读习惯;创新精神  中图分
数学在许多人心目中,往往是一个枯燥乏味、充满着各种怪异符号的学科,加之数学学科抽象性高、连贯性强,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失去了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