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到中年,骨量“入不敷出” 强健的骨骼是健康生活所必需的。人们常说的骨强度包括骨量和骨质量。由于缺乏测定骨质量的恰当方法,目前仍以骨量作为评判骨骼强健与否的标准。骨量,即骨密度,指每平方厘米骨矿物质含量。骨骼通过成骨细胞(新骨形成)和破骨细胞(旧骨分解吸收)进行新陈代谢。在不同年龄段,由于新骨形成和旧骨吸收的速度不同,骨量也会不同。骨量高,意味着骨骼相对坚韧。 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新骨形成速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到中年,骨量“入不敷出”
强健的骨骼是健康生活所必需的。人们常说的骨强度包括骨量和骨质量。由于缺乏测定骨质量的恰当方法,目前仍以骨量作为评判骨骼强健与否的标准。骨量,即骨密度,指每平方厘米骨矿物质含量。骨骼通过成骨细胞(新骨形成)和破骨细胞(旧骨分解吸收)进行新陈代谢。在不同年龄段,由于新骨形成和旧骨吸收的速度不同,骨量也会不同。骨量高,意味着骨骼相对坚韧。
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新骨形成速度大于旧骨分解吸收,骨量迅速增加。通常在30岁左右,骨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值,称为峰值骨量。此时的骨量最高,骨骼也最强壮。30~40岁人群,骨形成和骨吸收基本平衡,骨量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女性40岁、男性50岁以后,骨量开始“入不敷出”。女性绝经后1~5年,由于雌激素迅速减少,骨量快速丢失,每年丢失1%~3%,有些人甚至超过3%,骨量被逐渐透支。当骨量减少到一定值后,骨质疏松症便出现了。
拒绝中年“发福”
中年“发福”对健康有弊无利。尽早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坚持科学地锻炼身体,中年“发福”完全可以防范,由“发福”导致的许多常见病也可以避免。
·合理饮食由于中年人基础代谢减慢、体力消耗减少,应适当减少进食量,并放慢进食速度,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增加新鲜蔬菜、全谷物、豆类等食物的比例。重点控制晚餐,拒绝吃宵夜及晚饭后吃水果等夜食行为。少吃零食和饮料,多喝茶水。
·适当运动中年人要坚持有规律的运动,如大步快走,每次30~45分钟,每周3~5次;适当做负重运动,如举重或拉弹力带,预防或延缓肌肉萎缩。有条件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中年人要密切关注自己的体重和腰围变化。家里不妨准备一把皮尺,养成定期测量腰围的习惯。
肥胖的中年人每年应去医院测量血压,化验生化指标,并做上腹部B超检查。有吸烟、饮酒以及肿瘤家族史者,还需定期筛查冠心病、结直肠肿瘤等严重疾病。
专家提醒
什么是腹型肥胖
腰围增粗(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或者腰臀此(腰围和臀围的此值)增大(男性
其他文献
我母亲最近被诊断为肺结核,治疗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女儿还小,家庭预防方面又应该怎么做呢? 安徽 张女士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艾滋病防治所副主任医师沈鑫:首先,你母亲应前往結核病诊疗定点机构进行治疗,并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认真执行。其次,你母亲应注意增强营养,多食用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增加在室外开阔环境活动的机会,并保证充分休息。第三,家属应关心照顾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通过山野徒步旅行放松身心、释放压力、领略自然风光,已逐渐成为不少都市人的一种新兴时尚。“漫游”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野之间,吃什么、喝什么?一般情况下,只能自备“路餐”了。而准备 “路餐”,适宜、健康、安全都得兼顾。 路餐必备食物清单 主食 外出旅行时,机体消耗的能量远超平时,“路餐”的能量一定要充足,可选择压缩饼干、面包等。 蔬果 可以带一些水分含量高的新鲜蔬菜
科技创新中确有灵感会偶尔突然出现,它像黑夜迷茫中的一缕闪电瞬间照亮了前进的方向。灵感青睐那些勤于联想、思索的人…… 我走上中西医结合之路最初并非自觉,但一旦自觉了,就抓住不放,进行长期的积累,这大概是因为我处事有一定的毅力,坚持就来自毅力。但这个伟大的事业吸引了我,令我在这条道路上一走就是半个世纪,必然因为她有独特的魅力。 中医学根源于华夏文明,是寓于哲理的理论体系,而辨证论治却具有艺术特征。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此前不久,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正式发布。其中特别强调:健身和其他事业一样,都要讲科学,因此一定要科学健身,提高健身的水准和素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指出,提倡科学健身首先是因为健身中存在不少误区。比如,很多老年人经常爬山,认为这样能锻炼自己,但中老年人大多都有关节软骨退化,而爬山会加重膝关节的负重,加速其退化和磨损,故不适合老年人。其次,体育锻炼中,最
生活实例 小张是一名爱好运动的大学生,平时经常打球或跑步。近几年,他在久坐或久站后,会出现腰骶部疼痛,活动一下就能缓解。开始,他一直以为是运动引起的损伤,没有重视。近几周,他只要坐得时间久一些,就会感到腰骶部疼痛或发僵,严重时还会有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早晨起床时也会感到腰部明显发僵,活动后症状能减轻。为了明确病因,小张去医院就诊,经一系列检查,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且已有骶髂关节面骨质破坏,错过
网络资讯发达、便捷的今天,人们患了病、拿到检查报告,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上网看看。可是,比症状、查治法,越看心里越慌;找好药、搜新技术,跳进眼帘的先是“祖传秘方“;找合适的医院,家家都说自己最好;找靠谱的医生,一不小心被热情的骗子钩上……网络问医危机四伏,可是人们却离不开它。 网络问医,这里有安全岛和防骗术 医疗虚假信息是严重的社会公害,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曾出台一系列监管和处罚措施,
读者咨询 我今年55岁,前年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偏高,为7.2毫摩/升,我进行了饮食控制。去年复查,空腹血糖为7.6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8.1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为5.6%。今年复查,空腹血糖为7.8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7.6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为5.4%。为什么餐后血糖反而比空腹血糖低呢?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是餐后血糖比空腹(或餐前)血糖高,但也确实有一些患者,餐后两小时血糖比空
学龄儿童是指从6岁到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学龄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均衡的营养是其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基础。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学龄儿童健康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对其积极开展饮食营养教育。 定时定量,合理安排三餐 学龄儿童的一日三餐时间应相对固定,做到定时定量,进餐时细嚼慢咽。对于学龄儿童,早餐尤其重要。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
特应性皮炎,又称特应性湿疹、遗传过敏性湿疹。特应性皮炎患儿一般自出生起就有不同程度的“奶癣”发生,在成长过程中还常出现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往往搅得一家老小吃睡不宁,到处求医问药寻求“根治”。 发病因素:部分可防可控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因素主要有几点:一是遗传过敏性,即直系亲属中有过敏史,无法根治;二是患者存在表皮屏障功能缺陷,病情轻重与后天保养密切相关,部分可防可控;三是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接触
市场上的钙剂铺天盖地,让担心宝宝缺钙的妈妈们不知如何选择。而近期,包括光明儿童奶酪、乳加力胶丸、恒寿堂宝素康乳胶丸在内的多款婴幼儿食品和补钙产品被曝含卫生部禁止添加的乳矿物盐,又让选择乳钙为宝宝补钙的妈妈们心惊胆战。宝宝到底缺不缺钙?应该怎么补?乳矿物盐对婴幼儿有没有健康危害? 给宝宝补钙的困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主任医师 盛晓阳 困惑1:宝宝到底缺不缺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