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的常见治疗方法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2886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炎是一种比较多见的消化类疾病,胃是消化食物的地方,源源不断地为身体提供能量,一旦胃部出现疾病,将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患者出现了胃部疾病,如胃炎等,应当及时接受治疗,将病情控制住。
  胃炎是因为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胃黏膜炎症,是众多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胃炎主要有两种简单的类型即:急性和慢性胃炎两种;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应激性胃炎等。由于引起的病因不同,其病理改变的方式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包括三个过程: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

胃炎的临床症状


  1.急性胃炎的临床症状:虽然急性胃炎的症状程度不一,但是发病都很急。轻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的患者会有黑便、呕血、中毒及休克等症状。(1)通常会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和中毒的情况。(2)如果严重呕吐和腹泻的患者,会有脱水、酸中毒的症状,情节严重时会出现休克。(3)通常没有明显的体征,在上腹和脐周会有压痛感,肠鸣音多亢进。(4)会有暴饮暴食、食用不干净和腐败变质食物史。(5)起病很急,会有反复呕吐、剧烈腹痛、频繁腹泻等症状,且多为水样便,会含有少量黏液、血液或是未消化的食物。
  2.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病,是以胃黏膜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的病理改变,病变会只出现与胃部的局部区域,也可能会蔓延至整个胃部。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不一致。许多患者没有症状或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比如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变弱、反酸等。胃黏膜糜烂出血的患者会有呕血和黑便等情况。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会有消化不良、贫血、消瘦、腹泻等情况,有些患者会有明显的上腹疼痛,还会出现出血的症状。

胃炎的常见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进行休息,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不能吃油腻食物,严重患者应禁食,以减轻胃肠压力,可以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补充营养、水分等。
  2.解痉、镇痛药治疗。可以肌注阿托品或维生素K;也可以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可以使用哌替啶等镇痛药,但是不宜使用吗啡。
  3.抗菌治疗。例如环丙沙星、甲硝唑等;也可以选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对抗生素进行选择。
  4.利胆。在发作缓解后可以口服曲匹布通、消炎利胆片等。
  5.外科治疗。如果有出现坏死、穿孔、化脓等患者,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

胃炎的护理


  1.保持情绪积极、乐观
  精神萎靡不振、伤心抑郁、情绪低沉,患得患失,看似不重要的因素却是引发或加重各类胃炎的祸首之一。情绪的波动往往影响到其他方面比如饮食,当你陷入争论、发泄时往往会影响你的食欲,食欲的降低会影响到各消化道,消化腺分泌减少,如果在此时进食,由于肠胃道的蠕动随着消化腺降低而变得缓慢,食物就不会被完全消化,容易引起腹胀、对食物没有兴趣等现象。所以,要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让我们的生活过好,也只有我们的身体变好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也才会越来越好。
  2.飲食卫生
  胃是我们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为它为我们身体内各种细胞、组织提供营养了保障。在摄取营养的同时我们也要爱惜自己的胃。在患慢性胃炎时,我们要避免食用太辛辣、过冷或是过热的食物,不抽烟不酗酒。当发现自己上腹有不良症状时,要避免食用太刺激性的食物,如生蒜、大葱、芥末等。在吃饭时要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规律饮食。由于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养成了不吃早饭的习惯,然而这并不值得提倡,统计资料表明,长期不吃早餐的人容易患胃炎。
  3.自我按摩
  自我的运用按摩方法在相应穴位部位进行按揉。现代实验研究表明,在腹部做按摩,有助于胃肠的蠕动和排空,能够增强胃肠分泌腺功能,提升消化能力,而且还有解痉止痛作用。
  4.常吃护胃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杂粮,因为杂粮可以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一般粗杂粮包括小米、大米、玉米、小麦等,这些粗杂粮在营养方面比精米、精面更全面。如鲜牛奶、豆浆、鸡蛋、各种红枣粥、山药粥、细面条、豆腐、嫩菜叶等,这些食物都能够起到保护胃黏膜,疏通胃肠道的功能。
  (作者单位:四川省会理县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某项运动技术一个阶段后,教师都会对学生的学练情况进行测试,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所学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通过检测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制订解决方法和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但有时会因为班级人数多、场地小、器材缺乏等限制,测试过程会变得费时费力。笔者结合本次研讨谈一谈个人的做法,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巧变场地  存在问题:场地是体育课堂测试的基本保证,但现在的一些学校仍存在学
慢性肾炎的全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以高血压、血尿、蛋白尿以及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的疾病,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会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的危害性较大,对于普通人而言,慢性肾炎只要积极接受治疗即可,但对于孕妇而言,她们就需要面临抉择,那就是是否留下宝宝。如果患有慢性肾炎的孕妇继续妊娠会担心疾病给宝宝带来影响,如果选择终止妊娠又舍不得放弃一个新生命,因此本文将针对患有慢性
乙肝肝硬化是一种因乙肝病毒所引发的肝硬化疾病,目前临床尚无治愈的办法,如果是病情较为轻微的患者,在早期经过正规的保肝和抗病毒治疗还有治愈的希望。但是病情严重的患者,比如病情达到失代偿期,肝脏已经严重受损的患者则无治愈的可能,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对于乙肝肝硬化的治疗只能以控制病情,延缓其发展为主,尽量改善肝功能,逆转纤维化。  乙肝肝硬化主要是因HBV所引起,即乙型肝炎病毒,而目前临床采用的
脑梗也被称为脑梗死、缺血性中风或缺血性卒中,主要是因为患者脑部血压供应出现问题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血阳性坏死或者软化。脑梗是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不限年龄,患者脑组织坏死程度根据血栓的部位和大小而异。  脑梗致残率较高,且恢复时间比较长。脑梗会给患者的健康、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患者患病后会出现智能减退、偏瘫、失语以及眩晕的情况。康复训练可以缓解脑梗患者的功能性缺陷,帮助患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人
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通过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从而实现从发现美到创造美的转变。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黄金时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特点,阐述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策略,探究小学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义。一、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中面临的问
案例描述:近年来,笔者学校增至56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学校人均体育活动的场地面积大大“缩水”,上课场地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后,体育课的课时数增加,十几个班同时在操场上体育课成为常态,这么多班级如何在操场上“同场竞技”,如何解决在多班上课的问题的基础上上好体育课,成为笔者学校近几年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未雨绸缪早打算  每学期的开学之初,在确定
开展体育校本研究是践行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体育课堂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最行之有效的路径之一。体育校本研究是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兴起的有关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研究的一种范式。校本研究是“以校为本,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其根本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以及家校共商、共育、共赢等。  一、确定校本研究范围,厘清研究方向  体育校本研究应着重以下领域:1.常规课堂领域;2.各类体
说起子宫瘢痕妊娠,很多女性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究竟有什么风险,自己该怎么办。前不久一位育龄女性到医院妇科门诊咨询,说自己第一胎是剖宫产,现在开放二胎了,自己和老公还想再要个孩子,询问是否还能怀孕,有没有什么风险。当医师问她子宫瘢痕妊娠多久的时候,她对此一头雾水,不知道什么是子宫瘢痕妊娠。医生给她详细讲解了子宫瘢痕妊娠的知识,她不仅弄清了什么是子宫瘢痕妊娠,也知道了自己备孕该注意什么。什么是
一、“课课练”的发展历程  “课课练”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主要探讨体育教学中“课课练”运用的效果及如何进行“课课练”。第二阶段是衰退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0世纪初):不仅研究的成果数量少,而且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探索与尝试层面都没有创新和突破。第三阶段从2010年至今,由于学生体质健
编者按:湖北省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全面实施,深入研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2016年11月22-25日,在湖北省孝感市举行“湖北省第十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活动”,本届活动是以“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学改革,落实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方法”为主题的体育教学专项性评比活动。本届活动共有17个代表队参与,活动分5个组别以81节现场课